农作物微灌施肥技术

2017-08-14 01:12陈洪玲
现代农村科技 2017年8期
关键词:间隔期微灌施肥量

陈洪玲

(锦州市松山新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辽宁 锦州 121013)

农作物微灌施肥技术

陈洪玲

(锦州市松山新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辽宁 锦州 121013)

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微灌施肥技术是指通过微灌系统,把化肥与灌溉水一同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中的技术。这种技术是将科学施肥与节水灌溉结合起来,可在作物根系分布的土壤空间内供给最佳的水、肥含量,保证作物科学吸收利用水分、养分,使不同作物在不同土壤条件下都能获得科学可控的水分、养分,从而获得高产优质的农产品和最佳的经济效益。

1 用水量的确定

1.1 单次用水量。单次用水量是指单位面积上的一次灌水量。一般根据作物需水特性、土壤持水能力和水资源情况确定。在作物需水性强、水资源丰富的情况下,单次用水量取决于土壤持水能力。灌溉后特定深度的土壤达到饱和,为最大单次用水量。

1.2 灌水间隔期。灌水间隔期是指作物2次灌溉的合理间隔期。应根据作物种类、土壤质地、灌溉湿润深度等因素合理确定,一般5~7 d。同一作物的灌溉周期沙土最短,黏土最长,壤土处于中间。不同作物或同一作物的不同生育阶段需水量差异较大,灌水间隔期还受到温度、降雨、空气湿度等因素影响。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科学确定灌水间隔期。

1.3 灌水次数。灌水次数取决于灌水间隔期和作物的生育期。采用微灌施肥技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般采用少灌多次的灌水方式,因此作物全生育期(或全年)的灌水次数比传统灌溉要多。北方设施蔬菜一般年灌水20~30次;露地大田作物,在采用覆膜、水资源紧张的情况下一年灌水3~5次即可。

2 微灌施肥技术要点

2.1 合理选择微灌施肥肥料

2.1.1 选择养分含量高、完全溶解于水、溶解度大的肥料。微灌施肥选择的化肥养分含量高才能确保施肥量少而养分量不减。化肥只有完全溶解于水,才能防止微灌系统管路堵塞。化肥溶解度大、特别是在常温下溶解度大,可在单次用水量较少的情况下把定量的肥料完全随水施入作物根系分布的土壤空间。

2.1.2 使肥料溶液保持中性至微酸性。采用微灌施肥时,中性至微酸性肥料溶液是使肥料能够溶解和不发生沉淀的必要条件。为慎重起见,在肥料使用前可将肥料少量溶解后用pH试纸检测一下。

2.1.3 肥料不与灌溉用水或其他肥料发生沉淀反应。一般北方水源钙离子、碳酸根离子含量较高,微灌施肥肥料混合时要注意:第一,先在混肥容器中加入50%的水量,再加入液体肥料,之后加入固体肥料,最后把其余的水量加足;第二,不要将两种或两种以上高浓度肥料溶液直接混合,避免发生沉淀,也要避免将氨水与酸混合,否则会发生剧烈反应;第三,北方水源的钙离子过多时不要选择含有硫酸根离子的肥料,否则出现化学反应后容易形成石膏晶体堵塞管路;第四,注意所选的各种肥料的相容性,同一次施用的肥料间要避免产生化学反应后出现沉淀物或降低养分的吸收利用率。

2.1.4 肥料不能腐蚀微灌设备。微灌施肥设备一般以塑料材料为主,抗酸、碱腐蚀较强,但在选择肥料时,仍要注意一些肥料对微灌设备的腐蚀作用,确保微灌设备正常使用。

2.2 科学施肥

2.2.1 施肥量的合理确定。追求的目标产量越高,整体施肥量越大。各种元素的施用量与土壤中的养分含量有关,与作物对各元素的需求量有关,与各元素肥料价格有关,也与生产者追求的产量、农产品品质有关。

2.2.2 常规施肥与微灌施肥相结合。要将播前(定植前)施用基肥与微灌施肥有机结合起来。如在微灌施肥中提高磷、钾肥的用量,基肥中的磷、钾肥要适当减少;反过来,如果基肥中磷的施用量较大,微灌施肥可选用高氮、高钾的冲施肥,减少磷肥用量。

2.2.3 控制好终端肥料浓度。终端出水口(滴头或微喷头)肥料浓度过高会对作物造成伤害,浓度一般掌握在0.1%以下能保证大部分作物安全。

2.2.4 微灌施肥要做到少量多次。少施勤施,微灌施肥一般每次施肥3~6 kg/亩即可,这样既不会产生肥害,作物又能及时吸收养分而避免养分被土壤固定和随水流失。少量多次的微灌施肥条件下,作物根系分布密集、量大,对土壤养分的吸收依赖性小,效果更好。

猜你喜欢
间隔期微灌施肥量
关于储粮防护剂安全间隔期的问题
蔬菜施肥量控制技术指南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光照条件、施肥量和播种时期等对几种野生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微灌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试验总结
阜新地区玉米微灌节水增产关键技术研究
关于南方多雨区喷微灌发展的探讨
不同追肥时期和施肥量对机插双季晚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定时维修间隔期的优化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