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教材初探

2017-08-14 03:08陈春连
新课程·小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科学探究实验

陈春连

摘 要:怎样让孩子真正地利用实验学会科学地思考,如何充分利用实验器材达到科学课的实效性,抓住中心环节合理调整内容,集中实验;合理取舍教材内容,主攻重点实验;选择实验材料,侧重探究实验后分析。

关键词:科学;实验;探究

科学新课程实施以来,科学实验教学中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惑:有几个实验活动不落实,感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假如每个实验活动都要落实,教学时间不够,也达不成明显效果。我常常思考:教材上安排的内容怎么处理呢?怎样使科学实验课上得既有高容量,又有高质量?经过科学课的教学实践,发现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对教材做合理调整,对实验小组做合理安排,对实验器材做有效选择,对探究实验做有效指导,都能提高教学有效性,这些因素都需要教师来有效组织。下面结合“食物”单元的实验教学,谈谈教师如何有效组织,使“科学”课教学既节省教学时间,又提高教学效果,实施最优化教学。

一、抓住中心环节合理调整内容,集中实验

根据学生爱玩、贪玩的特点,组织探究实验活动时,要让学生人人都有任务,要让学生尽兴地探究,要激发出探究的兴趣,而且要有所收获。有些科学实验课,按照教材的编排来上,课堂上很难完成任务。教师要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抓住探究实验中的核心环节,有目的地把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再合理安排好实验小组,把做做停停的分散实验改为人人有事干的集中实验,以节省探究实验的时间。便于花更多的时间用于讨论分析现象,得出结论,上升到对概念的理性认识,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食物中的营养”一课的教学活动中,教材安排了三个有结构的活动。活动一:探究食物含有哪些营养成分。活动二:探究在一天的食物中,我们能获得哪些营养。活动三: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第一次教学时,我按照教材的安排,实际操作时分了五组学生实验。活动一:交流食物含有哪些营养成分。活动二:讨论在一天的食物中,我们能获得哪些营养;将我们一天所吃的食物中,每种食物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补充记录在卡片上。活动三,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结果发现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没有查阅相关资料,以致小组交流时只有个别人发言;还有,组织之间不会配合,其中有一部分学生一直无所事事。再则组织学生做分散实验,做做停停,花费的时间很长,学生实验不能尽兴,也不利于归纳分析。如果分两人小组实验,准备各种实验器材的工作量很大,分发实验材料也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

第二次教学时,分五人小组实验,把某些教学环节稍作调整,减少活动环节,学生探究更尽兴了,时间也节省了。我是这样教学的: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联系生活实际恰当地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教学营造最佳的学习氛围,从而揭示课题。

2.初步感知,实验探究

(1)认识营养成分(食物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结合课本中的内容,充分熟悉六大营养成分。并运用小组合作交流完善食物中哪些食物中含有这些营养成分。

(2)了解营养的作用(食物中营养对身体的作用)

让学生对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教材等途径获得的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很感兴趣,成为更加主动、自主的学习者。

3.自主探究,实践新知

做实验,辨营养成分(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1)寻找脂肪(2)寻找淀粉(3)寻找蛋白质

新课程强调从学生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自我学习的能力。因此创设动感探究式教学模式:讨论猜想、实验研究、互动交流、总结归纳四步骤,努力营造一个以学生为活动主体、和谐平等互助交流的学习方式,充分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学是为了应用,要让学生学以致用。课后布置作业:自己设计营养丰富的午餐。让学生学以致用进行探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合理取舍教材内容,主攻重点实验

科学教师都有同感,科学教材有些章节的编排内容在一个课时上安排偏多,但仔细分析教材,发现有些内容是同类实验,教学时完全可以选用。教学时,一堂课上抓住一些重要的探究实验,做透这一部分,可以带动这一类实验,同样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食物中的营养》一课教学活动中,教材安排了三个活动环节,在一节课中无论如何是完成不了这三个探究活动的。在这节课中,告诉学生一些搜索信息的方法,让他们课后去查找这些相关的信息,再把这些收集来的证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试着作出自己认为合理的解释。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获取知识是主动的,这是一种发现式探究。通过搜集整理信息进行发现式探究,能让学生亲历科学,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科学素养,我将“我们一天中获得的营养成分”环节一带而过,让学生充分地合作探究,主要进行鉴别脂肪和淀粉的实验,把这一部分做透,做细,学生不仅能在知识与技能上得到收获,而且更能增强学习的有效性。课后让学生自行探究食物中的营养,应该不是困难的事情了。这里也可以由学生自由选择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对实验效果都没有什么影响。但是每次实验结束后,都必须组织好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与分析,以得出科学的结论,同时要让学生学会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第三个教学环节,最后花几分钟指导学生去交流讨论实验结果,并要求学生在活动手册上作好记录,下一节课检查。

我认为,科学探究实验,实验小组的安排也很重要。如第一次教学时,我没有对小组成员进行具体分工,结果由于学生不会合作,也不认真听老师的要求,同学们不知该做什么,实验时都自己做自己的,教学完全失败。第二次教学,采用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操作员、记录员、观察员等,教师边演示边指导学生做分组实验,实验操作面广,人人动手,人人参与活动;便于观察,更便于管理,课堂秩序好;教学环节安排得非常紧密,节省了很多时间。

三、选择实验材料,侧重探究实验后分析

教材包括材料,材料是教材最重要的部分,一套好的材料可以促成一节好課。对此,我很有同感,在教学中也深深地感觉到材料选择得当,可以使探究实验省时而又有效。要使探究有实效,让学生做好探究前的方案设计很必要。但是设计实验方案很花时间,在一节科学课中既要让学生自己设计好实验方案,又要学生亲自经历实验探究过程,还要引导学生作好实验分析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要照顾到个别现象、面向全体学生。这就更需要教师要有精明的组织能力,充分发掘实验材料,并能提前让学生自己准备生活中容易找到的实验材料,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将科学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省时省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验结束后,不仅要重视多数人的结论,也要重视分析个别现象。因为这些特殊现象背后隐藏着学生的疑惑,也隐藏着学生在探究实验中的情感态度,揭开疑惑可以让学生对知识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因为教学中对有些实验材料作了调整,学生在取得同样的学习效果的基础上,有充足的时间对特殊情况作具体的分析。既要照顾到个别现象又要面向全体学生,还要合理进行分组,这些都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对于不同材料的不同选择将会影响着课堂的结构,也决定着课的成败,所以教师为学生选择好有结构的实验材料很重要。

科学新教材注重让学生体验探究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探究活动的落实要靠教师的有效组织。科学教学提倡“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敢于树立“用教材教”的意识,学会取舍。教学实践发现,教师只要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把握重点,合理调整探究活动内容,合理安排实验活动小组,善于选择有结构的实验材料,组织好有典型意义的探究活动,授学生以渔,就可以节省教学时间,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教学达到最优化。

参考文献:

[1]何振华.浅谈小学科学实践材料的开发[J].中国校外教育,2017(2).

[2]韩婧.德育渗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7(2).

编辑 李博宁

猜你喜欢
科学探究实验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做个怪怪长实验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