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视野下青少年体育成绩评价新思路①

2017-08-16 09:28武艺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21期
关键词:全民体育锻炼体质

武艺

(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 210023)

全民健身视野下青少年体育成绩评价新思路①

武艺

(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 210023)

面对教育改革的新形式、新发展和新要求,青少年体育成绩评价改革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体育兴趣的培养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当前学校体育课程面临的重要问题。该文运用文献法、观察法,对当前青少年体育成绩评价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建议:(1)运动技能与进步幅度并重,重视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体育成绩纳入期末总成绩,重视运动课堂表现、身体素质的发展,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表》放入家长通知书中。(3)全民健身走进家庭——实现家校互动,布置家庭体育锻炼任务。(4)体育课成绩增设加分项,重视运动参与度与健身习惯的养成,建立多元化的、合理化的评价内容和方法。

学习评价 身心发展 终身体育 体育兴趣

全民健身热潮的推动下,我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青少年作为全民健身的年轻力量,对全民健身的促进有着深远的影响。随着我国的体育教学思想和体育教学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些变革迫切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进行改革,急需解决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以保证和促进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1]。探索体育学习评价的新思路,有效地促进中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体育课不仅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的重要手段,还是促进学生人格发展,全面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树立终身体育的重要载体。体育学习评价目的应该是让学生产生兴趣和自信心,达到放松身心、增强体质、发展体育特长。体育新课程把“健康第一”作为基本理念,要求评价不仅要关心成绩,又要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2]。这就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构建多元化、科学化、合理化体育课学习评价标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改革传统的评价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促进全民健身热潮的发展。

1 青少年体育学习评价的现状

1.1 体育学习评价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评价内容单一、缺乏多样性

体育学习评价内容需要符合全民健身发展的要求。在实地观察的过程中,学生在先天因素、身体状况、兴趣等方面都存在着个体差异。青少年体育成绩评价内容以技术考核的终结性评价为主,评价内容单一,这种方式忽视了学生学习技能的过程和学习的情感态度,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课评价的目的应该是在自身条件的基础上,运动技能水平有明显的提高,有效地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不能单纯的以运动技能水平的高低评价体育成绩。在体育课上无法得到身心的愉悦和体质的增强,这样的评价无法真正的体会到体育项目的价值所在,使学生丧失运动兴趣和上课的积极性。建立多元化的、合理化的评价内容和方法,提高体育课的重视程度。

1.2 体育成绩评价不利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没有受到重视

据了解,许多学生认为体育课是副科,不影响期末成绩排名,多少都不重要。许多学校语数外老师经常会占用体育课,使学生形成体育课不重要的观念,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养成良好的体育卫生习惯都会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体育课成为文化课中最不重要的课程。体育课得不到学生家长的重视。这也是导致我国中小学生体质逐年下降,运动能力降低的原因之一。体育课应该是重点课程,中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形成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阶段。如今我国全民健身的蓬勃开展,应更加注重中小学体育的发展,没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再多的知识也是没有意义的。

2 全民健身视野下的体育成绩评价新思路

《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的决定》指出,从学生出勤、课堂表现、健康知识、运动技能、体质健康、课外锻炼、参与活动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中小学要把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情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运动技能等级纳入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2]。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3]。通过合理的评价方法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2.1 运动技能与进步幅度并重——重视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的评价只重视终结性评价,缺乏对教学过程和学生素质发展过程的评价[4]。体育课成绩评定避免用统一标准评价全体学生。研究表明,合理将进步幅度评定内容纳入体育成绩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学生心理和情感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和练习的积极性。评价时应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导致的不同运动水平和效果。实行阶段评价将一个学期的体育课合理划分阶段,记录每个阶段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根据进步程度的大小和技能水平的高低进行综合评定。体育课成绩评价由注重结果向更加重视学生运动过程的评价与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而转变。

2.2 体育成绩纳入期末总成绩——重视运动课堂表现、身体素质的发展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表》放入家长通知书

体育课堂表现作为体育课成绩可以提高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规范体育活动的秩序。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体育课的出勤、服装、自觉锻炼,主动参与、遵守课堂纪律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可以引导青少年积极追求身体的健康状态,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5]。

体质健康测试表可以综合反映学生的身体状况,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身体发育特点等各项指标,针对不足之处,父母应指导鼓励孩子进行体育锻炼,积极参加业余体育活动。教师以评语方式根据不同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把学生身心发展情况和建议清楚地反馈给家长,促使家长学生重视解决问题,加强锻炼,形成良好的家庭锻炼的氛围。

2.3 全民健身走进家庭——实现家校互动,布置家庭体育锻炼任务

王梅等调查表明,加强父母对子女的管理、增加家庭的集体活动可能是帮助子女改变不健康行为的重要手段[6]。根据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以及自身条件自主完成。由家长清晰地记录孩子每天参与运动的情况。争取做到孩子家长共同锻炼,相互监督促进健康。根据作业的完成情况,可以进行奖励评优。让学生重视假期体育锻炼,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内容,在假期中劳逸结合,达到改善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

2.4 体育课成绩增设加分项——重视运动参与度与健身习惯的养成,建立多元化的、合理化的评价内容和方法

全民健身的大力开展,促进了全民参与体育的热情,青少年的体育锻炼兴趣也将会更加浓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7]指出“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妇联组织的优势和特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外体育活动和团队活动,充实课外生活,努力把更多的青少年吸引到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中来。”通过体育成绩评价促进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锻炼活动,达到身心发展的目的,见图1。

图1 体育成绩评价内容模块

体育成绩=健康状况测试表 +(体质健康测试、体育项目技术水平+进步幅度)50%+课堂表现20%+(课外活动+体育竞赛+特长发展)30%”。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体育成绩评价标准。

体育课增设加分项,可分为以下三项:

特长项目加分: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特长自愿的进行体育项目学习,可以培养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能力和习惯,青少年积极主动的从事业余体育锻炼,掌握一定的体育锻炼发法和手段,促进学生的创造性、自主性、独立性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课外体育锻炼加分:课间操、眼保健操、出勤情况,参加与体育运动有关的各项活动,对积极参加和表现好的同学进行加分。

体育竞赛加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比赛、运动会运动成绩突出者可以给予加分。

3 结语

在全民健身热潮下,逐步建立好完善的体育成绩评价体系,有利于缓解我国青少年体质逐渐下降这一问题。多元的体育成绩评价可以促进体育兴趣的形成。国家应重视体育教育的发展,大力提高体育课程的地位,抓好基础阶段体育课。体育课应从基础教育开始就列入同文化课同等重要的范畴,提高体育课的地位。

建立完善的青少年体育评价体系不容忽视。通过有效的体育成绩评价,促进青少年从小注重体育锻炼,形成热爱运动,注重健康的观念意识。激发青少年主动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积极性,使学校体育、家庭体育、课外体育紧密结合,实现阳光体育运动与全民健身事业的蓬勃开展。

[1] 刘志红.学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与可操作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

[2] 国务院.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5/06/content_5070778.htm.

[3] 杨叔子,余东升.素质教育: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思想一大硕果——纪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十周年[J].高等教育研究,2009(6):1-8.

[4] 贾炜,苏凌云.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校学生体育成绩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5(4):132-135.

[5]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7(Z2):22-23.

[6] 王梅,温煦,吕燕,等.家庭结构对于青少年健康行为的影响[J].体育科学,2012(5):34-41.

[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7(Z2):25-28.

G806

A

2095-2813(2017)07(c)-0237-02

武艺(1992—),女,满族,河北承德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学校体育。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1.237

猜你喜欢
全民体育锻炼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全民·爱·阅读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