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功能评价研究

2017-08-16 10:26刘群阅林毅伟潘明慧黄启堂兰思仁
林业资源管理 2017年3期
关键词: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公园福州

刘群阅,林毅伟,潘明慧,尤 达,黄启堂,兰思仁

(福建农林大学 园林学院,福州 350002)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功能评价研究

刘群阅,林毅伟,潘明慧,尤 达,黄启堂,兰思仁

(福建农林大学 园林学院,福州 350002)

以问卷调查资料为基础,运用语义解析法(SD法)和模糊评价法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6个方面的功能进行感知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游客总体上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功能、自然保护功能、科研功能和经济发展功能评价比较好,而对文化保护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评价较差。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福州;SD法;模糊评价;国家森林公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市场[1]。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行生态文明建设,人们逐渐由传统的旅游景区转向以自然资源为特色的生态旅游景区,尤其是面对近年来频发的城市雾霾、污染问题,使得集生态、旅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国家森林公园尤其受到人们的青睐。森林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产业,不仅能够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基本需求,还能够达到保护湿地、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的环境保护功能,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发展方式。自从1982年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设立以来,森林公园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森林公园3 100处(含白山市国家级森林旅游区),规划总面积近1 800万hm2,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826处;同时,全国森林旅游游客量达10.5亿人次,同比增长15%以上,创造社会综合产值超8 000亿元[2]。

国内很多的学者对森林公园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如谷晓萍等[3]对本溪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的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总体上游客对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总体满意度比较高,重游意愿高,但是游客对景区的卫生评价比较差;李东瑾等[4]基于GIS和空间地理学方法对2013年中国780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格局和分布均衡性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发现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景区在全国各省区、不同区域都呈现不均衡的分布特征;吴小旋等[5]对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运用旅行费用法进行了定量估算,结果表明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具有巨大的游憩价值和开发潜力。总结当前学者对森林公园的研究,大部分还集中在针对森林公园的游憩承载力、旅游资源、旅游满意度的评价,而针对森林公园的功能的相应研究却少见报道。本文以2016年度“国家级森林公园自然教育示范点建设单位”之一的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和实际考察为基础,针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6个方面的功能进行了感知评价研究,以期了解福州国家森林公园6个功能现状,从而探寻改善森林公园功能、促进森林公园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实施。

1 研究区概况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福州市北郊新店镇赤桥村,是福建省首家国家级别的森林公园,是全国十大森林公园之一,是集科研与游览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公园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总体面积达860hm2。由于公园内地势多样,植被类型丰富、种类繁多,有人工林和天然的次生林2种类型,形成了特有的气候,比福州市区平均低3~5℃,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目前公园已经建成人文景观区、森林博物馆、龙潭风景区、鸟语林、珍惜植物园等景区,并免费向社会开放,成为福州市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6-8]。

2 研究方法

2.1 景观感知的SD法及模糊评价法

1) SD法。即语义解析法,又称感受记录法,是一种通过言语尺度进行心理感受测定的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建筑室内空间、街道空间、植物景观评价等各方面[9-11]。它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感受尺度测定,从而来定量描述研究对象的概念和构造。

2) 模糊评价法。由因素集U、评判集V、评判矩阵R、权重集A和模糊算法⊙组成。模糊识别主要解决因素的排序问题,本研究中针对森林公园功能的评价与排序就是基于这2个模型。

针对功能因子的排序问题,本研究主要采用海明贴近度模型:

式中:H(A,B)为糊向量A与B之间的贴近度;n为向量中元素的个数;A(Ui) 和B(Ui)分别为向量A和B中的相应元素;向量A为标准的模式,是一定范围内功能因子可能获得的最优评价集合;B为待识别的功能因子决策向量[12]。

2.2 问卷设计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游客的社会特征和功能评价两部分的内容。游客社会特征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和居住地等方面的信息;功能感知评价主要是基于SD法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各个功能进行评价,主要包括旅游功能、自然保护功能、文化保护功能、科研功能、社会发展功能、经济发展功能等6个方面功能的评价[12]。

2.3 选取形容词对与评价尺度

1) 选取形容词对。针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功能的总结主要借鉴相关的研究及现状调查,基于SD法选取的形容词对则是综合多个关于森林公园功能与人之间的感知研究中常用到的形容词对[13-14],以及游客对森林公园功能的一般认识和心理感知,最终确定了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功能、自然保护功能、文化保护功能、科研功能、社会发展功能和经济发展功能等6个功能,以及描述6个功能的具体评价项目的21对形容词,并采用专家咨询法获得了30位专家的问卷评判,据针对专家的问卷调查,得出相应功能的权重,最终形成的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表1)。

表1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功能评价指标体系

注:括号中数值为相应的权重值。

2) 评价尺度。一般经验认为评价尺度以5~7级为宜,本研究确定的主观评价等级为5级,使用“非常”、“较”、“一般”、“较不”、“非常不”来区分,从左到右分别赋予2,1,0,-1,-2,同时也作为相应的标度,以便进行定量分析,如表2所示。

表2 被访者语言判断的数量标度

2.4 测试过程与问卷整理

2016年3月18—20日,在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内进行问卷调查。首先向游客解释解释相应评价项目形容词对的含义,然后由游客逐一作答,最后收回问卷。共发放32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85份,有效率为89.06%。

3 结果与分析

3.1 知形容词频次分布

为了获得游客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功能总体感知情况,将得到的问卷进行量化处理,然后进行赋值等级分析,分别统计描述功能的形容词对中不同分值档出现的次数(图1),并绘制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总体的功能感知SD图(图2)。结合图1,可以看出,绝大部分游客实际上是在0,1,2分这3档上进行功能感知评价,评价值分数为-1,-2等级的出现的频次很少。说明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发挥的功能得到了大家普遍的肯定。其中,有明显感知倾向的有13项:观赏性弱—强(观赏性较强和非常强频次为198次)、休闲效果差—好(休闲效果较好和非常好的频次为217次)、疗养性弱—强(疗养性较强和非常强的频次为218次)、生态不好—良好(生态较好和非常好的频次为184次)、破坏严重—保护良好(保护较好和非常好的频次为185次)、生物多样性低—高(生物多样性较高和非常高的频次为205次)、对社会科学研究没有价值的—有价值的(较有价值和非常有价值的频次为214次)、对人文科学研究作用小—大(作用较大和非常大的频次为193次)、自然资源单一—丰富(较丰富和非常丰富的频次为231次)、对促进社会发展作用弱—强(较强和非常强的频次为153次)、旅游效益差—好(较好的频次为181次)、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影响小—大(较大的频次为198次)、对周边经济带动作用小—大(较大频次为198次),其余8项形容词的评价的众数没有表现出明显偏向。由图2可以看出,游客除了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民俗现状的评价为负值以外,其余均为正面的评价,因而,总体上游客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各个功能情况给予肯定态度。

3.2 森林公园功能评价

为了研究每个功能的情况,运用模糊评价法进行相应的计算,得到针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功能的评价矩阵(表3)。

从矩阵中可以看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在旅游功能(U1)、自然保护功能(U2)、科研功能(U4)和经济发展功能(U6)4个方面表现的较好(V2),而在文化保护功(U3)和社会发展功能方面(U5)评价一般。这与图1、图2中显示的结果特征相一致,说明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文化保护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评价比较低外,其余的几个功能都得到了较好的评价。同时,为了比较几个功能的强弱,运用S=V×XT计算出了各项功能及整体功能的指标值,得图3。公式中S为指标值,V为表1中的评语向量,X为表2中的评价向量(T为转置向量)。可以看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整体功能良好,各个不同功能的优劣为旅游功能(U1)、经济发展功能(U6)、科研功能(U4)、自然保护功能(U2)、社会发展功能(U5)文化保护功能(U3)。说明了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社会发展功能及文化保护功能方面还比较薄弱。

图1 各形容词对的评价得分等级的频次分布

图2 福州总体功能SD曲线感知图

V1V2V3V4V5U10 3140 4340 2060 0390 007U20 3030 3960 2170 0610 023U30 1590 2140 4270 1730 027U40 2370 3980 3140 0430 008U50 1790 2610 4310 0850 044U60 3190 4050 2160 0600 000U0 2980 3510 3270 0180 006

图3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功能情况

为了进一步了解各个功能内部的指标相对优劣情况,对第3级功能指标的分组贴近度进行计算,结果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森林公园的科研功能的3个评价指标的值相对比较均衡,其它几个功能的内部评价指标的值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在旅游功能中,森林公园的疗养价值得到了人们最高的评价,说明,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驱使人们前往的重要因素;在自然保护功能中,景区的森林生态也得到了较高的认可,说明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在森林植被景观的保护方面做的比较好;在经济发展功能中,3个指标虽有一定差异,但差异不大。文化保护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发展,都出现了较低的评价,说明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在传承地域文化方面以及对社会发挥的教育功能方面还有待于加强。

图4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第3级功能分组贴近度

4 结论及建议

4.1 结论

1)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综合功能较多,发挥的综合效益也较好,但文化保护功能和社会发展功最为薄弱。造成文化保护功能薄弱的主要因素是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消失、民俗文化表演的缺失,取而代之的是毫无地方特色的钢筋混凝土平房及一些毫无文化特色的活动,这些忽略了地域文化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发展的影响,今后应该适当加以考虑。

2)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功能发展最好,经济功能次之。旅游度假功能的发展说明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对人们具有比较大的吸引力,形成比较大的效益,在吸引人前来旅游的同时无形中也相应地带动了经济方面的发展。同时,人们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所发挥的自然保护功能和科研功能也相对比较肯定。总体上,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整体功能还是比较好,但是,今后应该在文化保护和社会发展功能方面加强建设。

4.2 建议

1) 在今后的改造设计中加强对传统元素的运用。通过提取应用福州地区传统建筑、民俗文化等元素,融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景观节点设计当中,以加强文化地域性,从而提高游客对地域文化的认同,加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文化保护功能。

2) 增加对当地民俗文化的表演活动。民俗文化的表演是传统文化再现的重要形式,当前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很少会举办一些民宿文化表演活动,使得整个森林公园缺少生气。今后可以适当增加策划一些活动,增加民俗文化表演,这不仅可以丰富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功能,还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流。

3) 增强环境教育活动,促进科教功能的发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不仅是人们的旅游地,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人们保护自然、保护文化的意识。在游客自己观赏的同时,公园应通过多种形式来宣传环保意识和保护意思,做到寓教于游,同时应增强其社会发展功能,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自然教育基地建设创造更好的条件。

4) 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促进科学研究。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再加上交通便利,方便开展一些关于植物学、动物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研究,应加强与相关科研单位的合作,继续充分挖掘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科研价值。

[1]廖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J].中国财政,2013(12):62-63.

[2]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2015中国森林公园与森林旅游研究进展——新常态下森林公园与生态旅游产业创新发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6.

[3]谷晓萍,李岩泉,牛丽君,等.本溪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行为特征[J].生态学报,2015,35(1):204-211.

[4]李东瑾,毕华.中国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1):274-277.

[5]吴小旋,张合平,田红灯.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评估[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32(10):113-115.

[6]邱勇.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内部交通管理模式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16(5):117-118.

[7]郑耀星,阮永明,储德平.善行旅游在生态型森林公园中的良性实践嫁接与再造——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30(1):93-95.

[8]杨建明,余雅玲,游丽兰.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游客市场细分——基于游憩动机的因子-聚类分析[J].林业科学,2015,51(9):106-115.

[9]章俊华.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分析法——SD法[J].中国园林,2004(10):32-35.

[10]Osgood C E,Suci G J,Tannenbaum P H.The measurement of meaning[M].Chicago:Illinois Univ Press,1957.

[11]矫明阳,高风,郝培尧,等.基于SD法的城市带状公园植物景观评价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3,28(5):185-190.

[12]康永祥,陈亚萍,莫春雷.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综合功能数量评价[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7):35-39.

[13]苟爱萍,王江波.基于SD法的街道空间活力评价研究[J].规划师,2011(10):102-106.

[14]矫明阳,高凤,郝培尧,等.基于SD法的城市带状公园植物景观评价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3,28(5):185-190.

The Function Perception Evaluation of Fuzhou National Forest Park

LIU Qunyue,LIN Yiwei,PAN Minghui,YOU Da,HUANG Qitang,LAN Siren

(CollegeofLandscapeArchitecture,FujianAgricultureandForestryUniversity,Fuzhou,Fujian350002,China)

Based on the field survey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Fuzhou National Forestry Park,6 functions of Fuzhou National Forestry Park were evaluated in this paper with Semantic Difference(SD) analysis an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st of the visitors had a better evaluation on the function of tourism,nature conservation,research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had a worse evaluation of the function of culture conserva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Finally,the paper analyzed the results of the evaluation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uzhou,Semantic Difference(SD) analysis,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national park

2017-03-16;

2017-05-09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D15B00);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JA15168)

刘群阅(1991-),男,福建莆田人,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Email:876566638@qq.com

兰思仁(1963-),男,福建长汀人,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Email:lsr9636@163.com

F590.75

A

1002-6622(2017)03-0069-06

10.13466/j.cnki.lyzygl.2017.03.014

猜你喜欢
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公园福州
东台黄海国家森林公园:以绿之名,拓荒出“养心”景致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森林公园游记
基于文本挖掘的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逐梦福州 只为“她”
龙架山森林公园
寻味福州
矿区旧址森林公园化改造规划设计
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定位及其市场开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