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的忧思与出路

2017-08-16 07:22
中华儿女 2017年15期
关键词:保护模式文化遗产物质

随着全球化进程,各民族、各地区发展程度不一,使得保护世界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多样性成为从联合国到各国政府关注的重大问题

自2012年起,中国超过此前长期占据前两位的德国和美国,成为境外旅游消费第一大国。在旅游业日益发展的进程中,地球42亿年生命进化史的自然、生态遗产,人类8000年文明创造的文化遗产,如同精美深幽的画廊逐一展现在大众面前。

目前,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已达244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达87万顷,全国不可移动文物达近77万处,是当之无愧的文化遗产大国。随着人们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逐渐深入,大众逐步将更多的目光投向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更为有效地保护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切而必要。

保护文化多样性势在必行

2004年,我国正式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并着手制定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由此正式拉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幕。在政府的推动下,相关机构、学术团体及社会组织在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逐步形成一套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也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制定相关法规,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加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文化生态区保护……

然而,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文化遗产的生存状态依然脆弱,需要我们加快保护的步伐。根据由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发布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6)》,非遗保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其一,如何正确理解和贯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精神,确保非遗保护不离题、不走样,仍然任重道远。其二,如何理解国家战略与非遗保护的关系,做到既能够适应国家战略,又能够保持非遗保护工作的独立性,使二者协调发展,仍然需要努力。其三,如何在实践中真正克服“重申报轻保护”“重开发轻传承”“重技术轻文化”“重形式轻内容”的顽疾,依然是非遗保护实践面临的主要障碍。其四,在非遗研究上,如何既能摆脱本本主义,又能避免拘泥于经验主义,能从实践中概括出既有中国特色又有普遍价值的非遗理论,是目前非遗研究最大的挑战。其五,非遗保护的规范化工作仍然进展缓慢,非遗行政法实施缺乏操作性。非遗保护的知识产权建设,仍然处于讨论阶段,未获得实质性进展。其六,非遗保护技术提升仍待加强,非遗生产的低水平、低效率、低附加值现象依然存在,科技手段介入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力度有待加强。

此外,非遗保护工作需要大批具备一定专业素质且能吃苦耐劳的专家,目前这方面的人才较为缺乏,特别是在非遗资源丰富聚集的偏远地区。这无疑影响了非遗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非遗如何保护?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目前已经取得了不少经验,并且取得了一定效果。那么,非遗保护主要有哪些模式?

以人为本模式。“以人为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的强调的是“对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选择与尊重”。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和传承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活与发展都在于人。“人在艺在,人亡艺亡”是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面临的危机,因此,一定要以人为本、给予传承者应有的尊重。

以内蒙古科右中旗为例,当地是著名的“草原文化之都”“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四胡之乡”“乌力格尔之乡”“安代之乡”……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百花齐放,不论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是自治区级、盟级、旗级的申报评选中,上百名旗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与科右中旗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坚持以人为本,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密不可分。

档案保护模式。这是将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用文字或形成图像的手段将其保留,并按照特定的方式存档。这种保护方式可以分为五个步骤:普查(征集)、记录、整理、鉴定、立档。江苏四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即采用这种方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6年,南京云锦、金线金箔、金陵刻经、秦淮灯会成为江苏省著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苏省档案馆为了使得这些美妙精湛的工艺技术能够被后人享用和欣赏,耗时半年,为这四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部建立档案,成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的精彩篇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不仅要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形式,而且要反映人们如何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活动,为该项目后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和其他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提供相关资料和原始数据。例如在收集金陵刻经档案的过程中,不仅记录了刻经的过程,反映了刻经的整套工序,而且留存了拍摄人员如何拍摄刻经过程的影音资料,这也是保护活动本身的档案形成和建立过程。

博物馆保护模式。通过专业的文物管理经验和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化载体进行管理。博物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以下的可行性和优越性:(1)守护各民族文化特性和多样性;(2)博物馆传统的管理理念和完备的操作程序基本可以移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3)博物馆有一套保护、保存遗产的科学设置,有一批保护、保存遗产的专业人员,是遗产保护界唯一的永久性机构。此外,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可以承担起收藏、保管、研究的功能。

比如,江苏省南通市风筝博物馆就是通过博物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案例。南通风筝俗称“板鹞”,为世界一绝,历来以其造型优美、工艺精巧和音响效果独特而闻名于世,有“空中交响乐”之称。南通风筝博物馆馆藏内容主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实现其功能的重要形式,通过展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性、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观赏性展现给人们,宣传无形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

活态保护模式。这种模式被认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佳方式。该模式是指在一个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时间三个部分组成的动态文化场中进行疏通文化渠道、存留文化空间、延续文化时间的工作,以此达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

“广东莨绸”的成功活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模式有效性和科学性的有力证明。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莨绸曾是贵极一时的时髦衣料,但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纯手工制作的莨绸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到八九十年代近乎绝迹。在某企业团队的努力下,2007年莨绸制作工艺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此,坚持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融入到人们的文化生活中去,以及始终葆有企业的责任感才使得莨绸制作技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多种多样,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都始终离不人,离不开一定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要唤起全社会的文化自觉意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关注,理解和尊重蕴涵其背景后的文化内涵,逐步形成全体民众共同参与的保护体系,才能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道路上愈走愈远。

(主要来源:《中国非物質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6)》、《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经济研究》周耀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模式研究》张国超等)

猜你喜欢
保护模式文化遗产物质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猫科动物的保护色
Tough Nut to Crack
域外信用的立法模式对我国信用权保护的启示
民族文化传承视域下楚雄彝族民间艺术档案保护模式研究
新农村建设导向下耕地保护研究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质推断题
抓物质特征 巧解物质推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