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波伏娃《第二性》看卢梭女子教育观

2017-08-16 09:55倪娉婷
科教导刊 2017年17期
关键词:他者性别差异品德教育

倪娉婷

摘要卢梭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汇集于其著作《爱弥儿》。在《爱弥儿》中,卢梭强烈地批判传统教育,强调自然教育,主张培养社会中的“自然人”,其独树一帜的教育思想在当时具有革命意义,被誉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然而与其先进的教育思想相比,卢梭的女子教育观具有较强的保守性,通过对女主人公苏菲的刻画,卢梭在《爱弥儿》第五章中详细地论述了女子教育目的、教育目標、品德教育等。本文主要从波伏娃《第二性》的女性主义角度出发,从时代背景、性别观、女子观、教育目标和品德教育几个方面比较评析卢梭的女子教育观。

关键词女性主义 性别差异 他者 品德教育

1时代印记

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所处18世纪的西欧,正处于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封建社会日趋瓦解崩溃的年代。此时的法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封建专制国家,路易斯十四世统治下的“朕即国家”的法国使得法国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处于无权的地位,在经济上受到残酷的压迫和剥削。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法国资产阶级推翻君主专制及封建压迫的大革命己成为不可抵挡的时代潮流。卢梭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强烈批判传统教育,强调自然教育,其教育思想在当时的法国无疑是振聋发聩的。

自20世纪以来,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在多元文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态势下蓬勃发展,女性主义者致力于争取女性的权利平等、女性地位的提升,要求从根本上建立起一种新的社会秩序、社会关系和社会模式。存在主义女性主义是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第一次高潮中的重要流派,西蒙那·德·波伏娃(SimonedeBeauvoir,1908-1986)作为二十世纪存在主义哲学家,是存在主义女性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其存在主义的女性主义学说从“他者”、“内在性”、“超越性”、“女性气质”等角度论述女性,揭示了女性处于客体的生存处境,无疑具有不同于卢梭的、属于20世纪的思想烙印。

2性别观

依卢梭看来,男女之间最根本的不同在于先天的性的差异,他指出:“就一切跟性没有关系的东西来看,女人和男人是完全一样的,她也有同样的器官、同样的需要和同样的能力:身体的结构也是一样的,身体的各个部分和它们的作用也是相同的。”由此可见,卢梭对性别的分化是基于生理上的差异,性别差异的本质实则就是性差异。

波伏娃从存在主义和现象学角度指出:“女人并非生下来就是女人,她是在社会中成为女人的”。故将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予以区分,认为生理性别是先天的,而社会性别是后天形成的。“女性化是一种从小在女性身上发展起来的特性”,波伏娃说,“事实上,这是社会强加给她的”。在女性的成长过程中,人们把一个外在的东西,即布娃娃,送到女性手中,让它在女性身边完成他我的作用。社会要求女性要像打扮布娃娃一样装扮自己,做到体态优美,举止端庄,女性在男性社会内被要求要有区别于男性的女性气质,从而真正在社会中实现女性化。

3女子观

历史上诸多著名学者都曾有论述女性的观点,亚里士多德说:“女性之所以为女性,是因为缺乏某些品质”;托马斯·阿奎那认为“我们应该把女人的特性看做要忍受天生的不完善”;毕达哥拉斯的观点则带有更大的偏见:“有一个产生了秩序、光明和男人的好本原和一个产生了混乱、黑暗和女人的坏本原”;弗雷泽说“男人造出神,女人崇拜神”;黑格尔认为两性应该不同:一个是主动的,另一个是被动的,被动性是属于雌性的;埃·莱维纳斯在其著作《时间和他者》中指出:“男人是主体,是绝对的,而女人是他者。”

作为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卢梭的女子观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阶级烙印,有着典型的男性主义色彩,他说:“男子是由于他们的欲望而依赖女人的,而女人则不仅是由于她们的欲望,而且还由于她们的需要而依赖男人。男人没有女人也能够生存,而女人没有男人便不能够生存。”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他把女性简单地视作男性的附属品,断言女人注定要延续物种和料理家庭,注定属于内在性,认为即便女性有自身的乐趣、知识与思想以及聪明可爱的心灵,她们也不能摆脱男性而生存,她们的生活必需品和地位都仰赖于男性的供给,显然贬低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存在价值。卢梭的名言:“女人是特地为了使男人感到喜悦而生成这个样子的。”便可以看作是其女子观的精髓所在。

波伏娃作为存在主义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指出:“被动性作为‘女性化的女人特点,是一种从小时候起就在她身上发展起来的特性。事实上,这是教师和社会强加给她的命运。”她认为,在男性社会中,女人从来不构成一个与男性在平等基础上进行交换和订立契约的等级,父系律法对女性身体的物化,将女性仅仅被视为生育工具和家庭附属品,其家庭内部所干的活并未给女性以自主。在这样的社会里,女性从来都只能属于顺从和依附的地位。波伏娃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提出女性命运的问题,主张将女人放在价值世界中,给予女人的行为以自由的维度,从而使女性摆脱从属和依附的他者状态。

4培养怎样的女性

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中塑造了苏菲这一女子形象,以此来论述其女子教育的观点。卢梭并不是想要培养有才华的女人,他认为女人只要受过粗浅的教育即可,太有才华会使女人瞧不起妇人们应尽的职责,而将女子培养成为家庭主妇、贤妻良母正是卢梭所高度提倡的教育目的。对于培养贤妻良母的教育目的,卢梭认为两性之间相互的义务不是也不可能是绝对相等的,这种不平等不是人为的,它是合理的,在两性当中,大自然既然是委她以生儿育女的职责,她就应当向对方负责抚育孩子。他将生育、抚育孩子完全看成是女人的天职,认为这是自然的、合理的,而男人只需不背信弃义、忠诚就是对女人的唯一回报。

显然,在《第二性》中,波伏娃是反对卢梭关于培养贤妻良母的教育目的的。她尖锐地批评指出:“女人在家庭内部所干的活并不给予她自主,家务劳动不是直接有用于集体,它不面向未来,不生产什么。只有融于在生产或活动中向社会超越的存在时,家务劳动才具有意义和尊严:就是说,它远没有解放主妇,而是把她置于丈夫和孩子们的隶属中。”女性作为家庭主妇,仍然处于被动地位,卢梭这一教育目的正是要求女性注定囿于延续物种和料理家务之中,也就是注定属于内在性,而压制女性的超越性。因此,波伏娃主张女性要真正回归主体地位,必然要通过经济地位的转变、摆脱爱情依附、建立手足关系、树立主体意识等途径提升自身地位,从而摆脱“他者”身份。一旦她不再是一个寄生者,建立在依附之上的体系就崩溃了。

5女性的品德

从女主人公苏菲的身上,可见卢梭主张女子应具备怎样的修养和品德。第一,严于律己,宽于他人,对于别人的过失耐心忍受,而对于自己的过失则乐于改正;第二,坚守贞操道德,一生都应该是一个贞洁而诚实的妇女;第三,对人有一定的礼貌,但是对人的礼貌既不落俗套,也不拘泥于时尚,不因时尚的变化而变化,完全是出于一种真诚的使别人感到高兴和愉快的愿望等等。同时,卢梭还认为女人应具备的第一个重要品质是温柔,因为女人生下来就是为了服从有那么多恶习和缺点的男人,温柔的品质能使她毫无怨言地忍受丈夫不公正的行为和错误。女人培养温顺的品质也是必不可少的,卢梭说道:“她之所以必须具备这种品质,是由于她始终要永远听从一个男人或多个男人的评判,而自己又没有办法不受他们的评判的影响。”显然,卢梭非常注重女子内在品德的培养,然而其所言的女子品德多出于男性社会的要求,其实质仍然是要求女性顺从男性。

波伏娃则提倡应该认清社会赋予女性的“女性气质”的实质,她认为“女性化”的女人本质特征就是被动的,是男性根据自身的利益和要求对女性形象的一种奴役和歪曲。在女人的成长的过程中,家长、教师、社会倾向于让女生玩布娃娃而非足球,提倡女生学习烹饪、缝纫而非赛跑或做实验研究,男性社会认定女性没有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同时,女人从小就被灌输女性美德,要求她们文静、端庄,具备社会所要求的“女性气质”。“女性气质”使女人成为顺从、被动、依附于男人的“他者”,由此可见,卢梭所言的女性品德在波伏娃看来仍是男性社会要求女性具备的“女性气质”,女性仍然被视为“他者”,仍然是被动的客体。

6结语

纵观卢梭与波伏娃的女子教育观,我们可以看出18世纪和20世纪两个时代下女子教育观的鲜明差别。卢梭的女子教育观总体上是趋于保守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个人思想局限性,他将女性全部的生活意义定格于依附男性的论调上,忽视了女性的主体价值。而波伏娃的存在主义的女性主义,抨击了传统的女子教育,主张变革女性作为他者的命运,为我们提供了完善女性教育的理论思路。在新时代下,女性解放的道路依然是漫长而艰辛的,女子教育应当改变传统的两性教育结构,降低性别在教育中的作用,只有女性的教育不再受到性别的影响时,女性才能从内在性和依附性中摆脱出来,在教育中真正改变他者的地位,成为教育的主体。

猜你喜欢
他者性别差异品德教育
提高相对贫困识别质量:性别差异视角下多维动态测度及分解
不同任务类型中性别差异对外语效应影响的实证研究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新加坡小学品德教育目标刍议
浅谈小学品德教育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他者”眼中的“她者”
“莉迪亚死了”——《无声告白》中他者的悲剧解读
他者视域下曹保平作品的文化反思
为“他者”负责: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