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

2017-08-17 10:15徐雨明
新校园·上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信息化背景教学改革

摘要:本文针对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计算机的教学改革进行分析,认为当前高校的计算机教学过于重理论、轻实践,教学缺乏趣味。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高校的计算机教学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机制,提高计算机教师的素质。

关键词:信息化背景;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高校的计算机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计算机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今后的工作有紧密的联系,而当前高校的计算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难以满足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因此,对高校计算机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一、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计算机教学的改革趋势及存在问题

高校教学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期为社会输送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高校的计算机教学不仅要促进学生掌握计算机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还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提高学生的创新水平,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熟练应用计算机。在信息化背景下,重视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传统教育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计算机教学中,应逐渐建立起利用知识、共享知识、发现知识的教育目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高校的计算机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

1.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对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校的计算机教学仍然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没有认识到计算机这门课程的特殊性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在教学活动中只重视学生对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很少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这种方法没有很好地把计算机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难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缺乏实践案例,难以引起学生兴趣

计算机的教材内容更新速度慢,没有及时吸纳最新的计算机知识和技术,仍然向学生传授过时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使计算机教学变得枯燥死板,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创新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教师对教学内容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做到“收放自如”,使教学缺乏生动性。学生对计算机课缺乏兴趣,就难以认识到所学知识的用处,也不利于计算机教学水平的提升。

二、转变教学观念,树立科学明确的计算机教学目标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不适应当前的高校教学,计算机课程的特点也使其与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不相适应。因此,高校必须改革教学观念,使其满足现代信息技术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越来越重视对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理论成绩,还应重视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的培养。此外,随着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教师应该不断学习,使自己的教学紧随时代发展,并将这些新知识和技术传授给学生,不让学生与现实生活脱节。

三、科学构建课程体系

传统的教学课程体系不够科学合理,过于简单,在教学过程中仅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没有培养学生在学习计算机方面的综合素质。因此,应该对原来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和完善,构建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课程体系,以弥补传统计算机教学的不足。新的教学体系能使学生牢固掌握理论知识,并把理论知识灵活应用于计算机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计算机的课程设置应做到科学性、稳固性、时期性、灵敏性和动态性,课程内容应注重对计算机应用的介绍和实践。信息时代下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快,因此,计算机的课程内容应该及时借助先进的技术和软件,使学生学习到的计算机技术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和市场的要求。

四、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计算机课程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意识到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从而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并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术和相应的思维方法。高校要想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就应该做好计算机课程的基础教育设施建设,及时引进最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和技术。

计算机课程虽然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是要学好相关的理论知识,在上机操作的过程中要对一些应用软件进行反复练习。这时学生可能会感到枯燥无聊,其刚接触计算机时的热情和积极性很容易被打消。要想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计算机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营造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机课程的趣味性,才能促进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提升,增强其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多种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计算机技术。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考水平,锻炼学生的课堂思维。学校可以为计算机教学专门构建一个平台,让教师将教学讲义、试题、实验指导等网络教学资源共享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外时间也可以进行计算机的学习。

五、建立完善的计算机教学机制

完善的教学机制能促进计算机理论知识与实践的充分结合,保证计算机课程的有效开展,学校应该结合计算机课程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构建具有特色的完善的计算机教学机制。学校可以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鼓励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根据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构建计算机教学机制。

六、提高计算机教师的素质

目前很多高校计算机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没有转变,仍然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有关于计算机的知识和技术也没有及时更新,导致他们的课程体制、教学内容、思维方式等与时代发展相脱节,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高校应重视对教师的培训,构建计算机教育师资团队。在对计算机教师进行培训时应该分析他们在教学时存在的不足,然后选择有针对性的方案进行培训。对计算机教师的培训不仅要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培训,还应该培训教师掌握计算机领域新的知识和技术,了解计算机技术的最新状态和发展前景,使其能够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对计算机教学进行合理的改革。

七、结语

当前高校的计算机教学改革正在蓬勃发展。计算机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牢固掌握计算机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在信息化背景下,这种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杨姝.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路径[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5(1):14-15.

[2]胡德鹏.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教改探究[J].科学与财富,2015,7(36):256.

[3]鄒祎,徐雨明,魏书堤,等.计算机硬件课程新型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初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11).

[4]邓红卫,徐雨明,王樱,等.《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31(3):165-169.

[5]卢湘鸿,徐雨明.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6]郑光勇,徐雨明.非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5,2(23B):177.

猜你喜欢
高校计算机信息化背景教学改革
信息化背景下企业档案管理改革研究
信息化背景下军队文件档案管理探索
大数据时代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背景下微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浅论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与发展策略
信息化背景下的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