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生命通道”大救援

2017-08-18 16:26羽陌
小学生时代·综合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空降兵茂县小分队

羽陌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1秒,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8.0级强烈地震将四川龙门山脉震得天翻地覆,曾经的家园瞬间被夷为平地,无数鲜活的生命被灾难吞噬。持续不断的余震中,山崩!路断!河流阻塞!被困幸存者难以逃生,外援队伍无法进入。危难时刻,空军最先赶来了!这些“长翅膀的战士”第一时间从祖国各地飞来,用无畏和忠诚为大地震的幸存者打开了一条生命通道,创下我军高空、超气象条件下,昼夜不断向四川灾区空运、向震中空投、向“孤岛”空降的军事奇迹。

起飞,向着四川地震灾区

“立即起飞,把救灾人员和物资送到灾区!”5月12日16时31分,空军航空兵某团2个伊尔—76大型运输机组紧急升空,从北京运送242名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队员和12条搜救犬、3台搜救车辆、7吨救灾装备,在当天晚上22时25分率先抵达灾区。

挺进!火速驰援灾区!5月12日深夜,空降兵部队临危受命,空中投送、摩托化开进、徒步奔袭,6000余名官兵向灾区赶来。13日,空军运输机部队紧急集结,45个机场、25类保障人员、136个雷达站、96个地面导航台和1.7万余人共同参战,55架各型飞机在57条航路航线上昼夜连续飞行。14日凌晨1时16分,空降兵部队第一梯队官兵6800余人和大量救援物资全部到达灾区,成为第一时间到达并展开救援行动的外区部队。14日,空降兵紧急增派4000多名官兵到达灾区。14日14时15分,空军总医院90名医护人员乘机赶赴灾区。与此同时,空军驻湖北、陕西军用机场共12架大型运输机连续起飞,运载50支医疗小分队,共1500名医护人员和100余吨物资奔赴灾区。抗震救灾的日子里,空军百余架飞机夜以继日,实施空前大规模的空运、空降、空投。截至6月25日,空军共出动兵力80.6万人次,出动各型飞机飞行1778架次,运送人员1.71万人、物资4728.96吨。

这是一段怎样的空中历程啊!万里征程路途遥远,面前的灾区高山峡谷密布,气候、地质条件极其复杂,恶劣天气下的陌生航线,就像是一头头等待吞噬飞行员们的猛兽。5月13日,早上7点45分,广空航空兵某师满载着救援人员和物资的23架飞机刚进入四川上空就遇到紧急情况,强气流和雷阵雨交相袭来,一个个巨大的浓积云像魔鬼一样挡在航路上,机上多个红色警报灯闪个不停。“前进,决不退缩!”这些技艺高超的勇敢飞行员们,驾着“大鸟”穿云破雨,在陌生的机场准确降落。而震后第一天,就有83架次救援飞机经历了这样的艰险,把6932名救援人员和210吨救灾物资火速运到灾区一线。

连夜查找资料,收集数据,制订方案,甚至是边飞行边准备,面对陌生地形、陌生空域、陌生机场,广空航空兵飞行员们无所畏惧!常常是一个任务没有完,另一个任务已下达;有时飞机还没落地,就在空中接到新的任务;有的机组在空中一次飞行,因任务紧急临时调机被多次改变航线。飞行员饿了啃一口随身面包,困了等飞机着陆停稳靠着打个盹。仅灾后7天7夜,他们就转战36个机场,26架飞机在83条航线上来回穿梭。每个机组平均每天飞行近10个小时,连续工作时间20多个小时,飞行员每天睡眠不到4个小时,是平时工作量的3倍以上!1100余名空降兵空投员们每天在4000多米的高空作业长达16个小时,平均日空投总重量达60多吨。

4999米高空跃下15位勇士

“我先跳了,大家跟着上。” 5月14日12时25分,空降兵某研究所所长李振波,率侦察小分队在阿坝州茂县上空4999米高度,跃出伊尔—76飞机舱门,身后14名通信兵紧跟着跳下,朵朵伞花绽放在浓密的雨云和近5000米的高山层峦间。这是他们从未进行过的超高难度伞降,空降兵们小心地调整着降落位置。他们使用的是能调控方向的翼形伞,它必须通过运动制造浮力。如果降落时人撞到崖壁,伞面就没有升力把人再抬起来,人会直接滚落崖底的滔滔江水中。

地震发生后,茂县与外界失去联系长达40多个小时。依靠空降兵进行极限空降勘查灾情、建立联系,成为唯一选择。伞降小分队成员、32岁的雷志胜在请战书中悲壮地写道:“我愿付出自己的一切,去挽救灾区人民的生命,实现我们军人的价值!”

伞降的几分钟漫长得就像一个世纪。翼形伞的自动打开阀只能在4000米以内使用,大家只能择机手动开阀。下降了700多米,李振波的主伞怎么也打不开,“如果副伞再打不开,就死定了。”技术加上幸运,15名勇士成功空降。接下来的7天6夜,小分队冒着余震和滚落的飞石,徒步行军220公里,穿越茂县、汶川2個县7个乡55个村庄,向上级报告灾情20次,选择8个机降场,引导救援飞机10多架次,转移疏散1000多名群众。茂县县长高加军泪流满面地说:“解放军来了,我们有救了!”

与死神展开“争夺战”

15日凌晨1点,已经奋战了3天4夜的广空航空兵某机组,再次接到指挥部命令,立即空投救援绵竹市清平磷矿5000多名被困群众。这些老百姓已经断水断粮60小时了,飞机上哪怕多装一瓶矿泉水、多装一包饼干,或许就能多救一条命!

航空兵们临时改进装载方法,满载救灾物资,直飞灾区。“高度4800、高度4700……”当飞机与矿区附近的高山平行时,无线电高度表提醒机组已经过了最低安全高度。这时飞机每下降1米,空投的准确度和危险系数都相应提高。忽然,结冰信号灯闪个不停,飞机剧烈颠簸,轨道上的空投台不断滑动,空投员们马上用身体死死地抵住了空投台。这种情况下稍有不慎,就会机毁人亡。机长邱德甫紧紧握住驾驶杆,继续下降高度。他知道,空投物品和人不同,人会操纵伞,而物品不会,只有飞得低一点,再低一点,才可能准确投向目标。当海拔高度表指向4000米、实际距离地面高度600米时,他立即下令——空投。2点38分,第一批30件共5吨救命食品、药品和矿泉水准确投向目标点。紧接着,邱德甫紧急拉起飞机,再次建立空投航线,把握仅有的30秒空投时机,再次将第二批物品准确投向目标……

哪里有呼救声,哪里就有11000余名空降兵官兵奋战的身影。

洛水镇小学4层楼全部坍塌,160名师生被掩埋。5月13日晚,大雨倾盆,奔赴洛水镇抢险的空降兵某部800余名官兵冲向学校废墟,借着车灯光亮拼命挖掘。工具使不上劲,就用双手扒。一整夜,他们从废墟中救出了17名学生。5月17日,官兵们按照空军指挥部命令,编成小分队,翻山越岭,风餐露宿,在灾区数十个乡镇的农村、上百个受灾点展开拉网式搜救……几天时间里,空降兵勇士冒死紧急赶赴麻柳坪,解救3000多名被困群众,救出十多名伤员;拼命大战3昼夜,在小木岭成功救出756名受困矿工。5月20日17时,成空部队派出“敢死队”,到因道路阻断难以深入的小龙潭银厂沟地区搜救。许多被困近200小时,已经奄奄一息的百姓的生命得到了拯救……截至5月底,空降兵们先后转移受灾群众8498人,运送伤病员2431人,被人民群众誉为“生命的救援队”。endprint

猜你喜欢
空降兵茂县小分队
古蜀之源:茂县营盘山遗址
穿越火线之排雷小分队
空降兵突击
赶潮小分队——潮汐能
空降兵进阶课
长大我当空降兵
我们是谁?我们是拖稿小分队!
劳动小分队,出发!
一刻不曾停歇的茂县大救援
女空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