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2017-08-21 06:22宋晓娟
魅力中国 2017年28期
关键词:提出问题创新意识解决问题

宋晓娟

摘要:想要更好地进行初中数学的教学,教师就需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以学生为中心,把他们的内在动力转化为学习的力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称为适应新时代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意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初中数学的教学方法不外乎以下几点:营造和谐、民主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注重人人参与,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把握“自学、解疑、精讲、演练”四环节;运用激励性教育原則评价每一个学生,教师只要牢牢把握这几个方法,就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和数学能力,

一、营造和谐、民主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从心理学角度看,学生对知识的渴望、需求,是产生自主学习行为的动力源。动力源能否被引发为学习数学的动力,进而产生自学行为,这就取决于教师的如何引发和怎样导向。由于学生的知识、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不同,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不同实际情况和不同需求,创设不同层次的教学情景,努力营造萌发创造欲望,创造热情的心理环境,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行为的产生。如让学生预习《相似三角形》这一章时,教师不能死板地对学生进行作业布置,而可提出这样的问题:不上树你能量出树高吗?这样做,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使预习取得良好的实效。

二、 注重人人参与,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求知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学生掌握知识和思维方法的同时,教师要为之精心营造探求新知识的环境,使学生直接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开展问题,开展创造性的认知活动,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师生互动,教学生动,使教学活动产生最佳效应。

(1)让学生动脑动手,学会自己观察发现问题。如让学生学习平行四边形性质时,先准备好大小不一的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动手测量边的长度,角的度数。这样,让学生通过测量和观察,发现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事实,实践出真知,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理解就较透彻。

(2)让学生人人动口,参与讲座,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教师提出平行四边形一定有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性质吗?请大家想想看,讨论讨论。若是,又应怎样加以证明?又如教师在定理公式的教学中不要过早下结论,而应引导学生参与探索,发现推导过程,搞清其中的因果关系。

三、正确把握“自学、解疑、精讲、演练”四环节

(1)自学:包括学生课前预习、课堂自学。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自学中应用各种手段去发现疑难,提出问题,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也为教师的“导”提供依据。

(2)解疑:依据学生自学中提出的问题,先引导学生自己查资料或进行讨论,自行攻关,在此基础上,教师再适当地辅导释疑。

(3)精讲:学导式教学是指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地学,而不是说教师可以“撒手放羊”,应该是更要讲究“如何善于引导”。实践证明:“导”应当精到管用,包括教学内容的重点讲解和示范、演示、操作。教师都要针对学生难于弄清的主要问题和教材的关键(如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精辟地讲解,或通过示范引导让学生自己做结论,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能。

(4)演练:包括课堂的复习,作业的完成,实际的操作等环节。作业也可由学生自己或师生共同批改,然后评分,这样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除上述四个基本环节外,还有辅助环节,如提示和小结。提示是指上课开始,教师导入新课时,要简要地提出本节课的教学要求,要匠心地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以鼓舞“士气”。

以上各环节之间既密切联系又各有区别,彼此之间互相制约,环环相扣,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其中各个基本环节是学导式的骨架,两个辅助环节是骨架的补充,也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自学是基础,解疑是触媒,精讲是条件,演练是综合发展。学导式教学法没有固定模式,不能生搬硬套,应根据各学科的课程目标、教学任务、学习对象和学生自学能力等不同情况,具体地将其四个基本要素优化组合。

四、运用激励性教育原则评价每一个学生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精神,要鼓励学生学会批判性思维,能批判性地分析教材,大胆质疑,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不要把什么问题都归入“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模式中。这样,才不致把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窒息在一个固定模式中,才能使学生解放思想,更好地培养学生批判意识和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开拓创新的精神。

课堂上应减少对学生不必要的约束,不要将自己的标准强加给学生,应该看到,有些“后进生”往往操作能力强,想象丰富,思维发散而灵活。因此要宽容他们顽皮淘气,欣赏学生的一得之见和特长表现,重视发掘这类“后进生”的创造天性,坦然接纳学生的错误与失败,帮助学生了解错在什么地方,在关心和支持的氛围下,让学生从错误中获得学习的机会,而一旦发现任何一个同学的“闪光点”,当老师的一定要珍惜这美好的火种,用激励评价原则的催化剂去点燃它,让它燃成熊熊的创新火焰。

参考文献:

1.王继伟,《利用图形相似确定点的位置》2015年7期

2.覃秀会,《初中数学课堂之我见》2011年2期

3.李玉荣,《"抛物线为背景的正方形"压轴题》2010年1期

猜你喜欢
提出问题创新意识解决问题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两只想打架的熊
课堂五环节中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中考中笔试考查“提出问题”能力的探索实践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提出问题技能训练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