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列的有效教学

2017-08-21 10:20陈雷
魅力中国 2017年28期
关键词:数列高中数学

陈雷

【摘要】数列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在整个高中数学的教学中都占据着不可忽略的位置。因此,老师们应该把加强高中数列的有效教学作为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通过对高中数列现状及特点的分析,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促进高中数列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高中;数列;教学;数学

0.引言

高中数列知识主要包括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这两大重点。在这两大重点中存在着定义,特点,公式,运算及各自的具体运用等很多知识点,对于学生们充分掌握具有一定难度。因此,老师们必须提高数列的有效教学,运用有效教学激发学生们的数列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们对于数列的理解与运用,提高数学课堂效率与质量。

1.高中数列教学的现状

数列既是一种描述客观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也是一个特殊的函数。它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它常常作为一个重要的数学模型来反映我们社会中的实际问题。 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高中数列具有以下现状:

1.1学生的数列兴趣匮乏

高中數学与初中数学比较起来具有更加复杂的逻辑性与抽象性,因此,很多学生感觉很难理解,并产生了抵触与恐惧心理。而高中数列知识也是高中数学中一个比较具有抽象性与逻辑性的知识点,这就导致了学生们对于数列知识的兴趣比较匮乏,严重影响了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提高,当然,也不利于学生们的自身发展,所以,提高学生们对于高中数列知识的兴趣是老师们应该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

1.2忽略多媒体的功能

很多数学老师们都认为多媒体技术适应语文,历史,政治等偏文科类的科目,而数学则不需要用多媒体,只需要黑板与粉笔就足够了。而我恰恰认为这种观点是比较片面的。在信息技术高速发达的当今社会中,我们学习任何东西都要合理运用工具,这样才能事半功倍,获得更大的收获。所以,多媒体技术就是很多数学教师们的有利工具,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老师们增强数学课堂氛围,发挥学生们的积极性,提高数学课堂效率,促进数列有效教学。

1.3忽略小组合作探究的作用

高中学习任务非常繁重,时间非常紧迫,老师和学生们都在努力的争分夺秒。所以很多高中数学老师会认为,数列教学本就任务繁重了,在课堂上开展小组探究活动,不仅会浪费学生们的学习时间,还会使学生们彼此之间趁机说话,交头接耳,严重降低了课堂效率,不利于学生的数列学习。

2.高中数列有效教学的措施

在新的时代背景和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列的有效教学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高中数学老师们应该通过丰富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兴趣,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发挥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来促进高中数学数列有效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2.1丰富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或者做任何一件事情的过程中都发挥着激励和导向的作用。正因为我们对太空充满了兴趣,我们人类才能发明宇宙飞船等航天科技。也因为我们对神秘的海洋充满兴趣,我们人类才能发明潜艇等科技产品。在数列的教学中也是这样的。老师们要积极地采取措施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使学生们进入一种自己想学的状态,而不是被迫的接受。老师们可以运用情境教学等方式来培养学生们的兴趣。比如,在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教学中,老师们可以运用学生们喜欢的明星人物作为故事主人公,进行故事情境设计:张艺兴和孙红雷闲来无事,比赛堆叠酒杯,张艺兴整堆酒杯的最底层有16个酒杯,上一层是15个酒杯,再上一层是14个酒杯,以此类推,最上面一层有2个酒杯,提问张艺兴一共堆叠了多少个酒杯?老师们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故事情境,会使很多学生们感到新奇,增强好奇心与专注力,有助于数列的有效教学。

2.2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随着经济的突飞猛进,我们的科技也实现了重大的突破,在教育方面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多媒体技术越来越频繁的应用到教学中去,那么数列教学也应该摒弃传统的,死板的教学模式,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使抽象的数列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还拿上述等差数列的例子来讲,老师们通过多媒体放映几张图片,再加上生动的演示,把学生的视、听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使知识更加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增加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促进数列的有效教学。

2.3发挥小组探究的作用

我们的班级是一个集体,所以应该发挥集体的优势。老师们在教授数列知识时一定要重视小组合作探究,通过合作促进问题的解决。采用小组探究不但能够激发学生们大胆发言,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探究解决难题,还能促进学生们之间的友谊发展,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比如,老师在教授等比数列前n项和这个知识点时,老师先提出问题:在植树节这天,甲学生种了一棵树;第二天他动员他的两个好朋友乙和丙一起种树,每人各种下一棵树;第三天,甲乙丙这三个人又每人动员了两个人加入他们的队伍开始种树。这样持续种植了30天,提问他们一共种植了多少棵树呢?然后老师们把全班学生分成1至6个小组,给5分钟的组内讨论时间,时间结束后每小组内各派一代表发言,阐述本组的观点。每个小组的代表发言完毕之后,开始组间的讨论,最终得出一致性的答案。通过这样的小组探究活动,各个学生可以更充分的理解等比数列这个知识点,更灵活的运用该知识,提高了课堂效率。

2.4优化课堂流程,巩固数列知识

高中数列知识是一门具有逻辑性的科目。所以,首先,高中数学教师应该保证数列教学的连续性与顺序性,做好课前准备,积极备课,将课堂教学与课后练习结合起来。其次,老师在讲授数列知识时,一定不能忽视数学的逻辑思路,在验算的过程中使每个步骤都环环相扣,确保思路清晰的解出数列题目。并且在讲解过后一定要配合相应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再一次回顾课堂上的知识,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使用多种技巧而不是单一的模式来解题。最后,课后的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因此,教师要在课后及时的布置作业,让学生查漏补缺,加强反思与思考,最终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提升数列学习的办法。

3.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数列知识对于整个高中数学的学习来说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基础性的作用,从而影响着学生们的更深层次的发展。所以,数学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运用多种新颖的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创新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们对于数列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提高数列的有效教学水平。

猜你喜欢
数列高中数学
高中数列的几种解题思路分析
高中数学数列试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分析
数列求和与数列极限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列的教学方法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