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

2017-08-21 02:48杨正应
魅力中国 2017年28期
关键词:情景化物理教学创新

杨正应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因特网与校园网的完美接轨,为教学工作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教育工作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怎样以课程为立足点,使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得以优化整合,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物理教学,成为新时代初中物理教学中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物理教学;创新;情景化

传统的物理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书面知识讲解,而对于物理这门抽象知识较多的学科,显然光靠板书和口头讲解是不够的,这种方式已经无法吸引住学生的目光,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信息技术的融入,使物理教学发生了质的改变,它的加入,丰富了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物理教学不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并未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深入探究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对我国物理教育具有非凡意义。

一、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有机结合的意义

1.对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激发。信息技术通过对现代化手段的运用,对物理信息进行加工与处理,将许多在一般条件下难以观察或实现的物理过程与现象生动地展现出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听觉与视觉,缩小理论与现实的差距,实现理论的简单化、内容的形象化以及概念的清晰化,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印象,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促进其强烈的学习欲望的产生,提高物理课程的教学效率与质量。例如,在学习《光的色散》时,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将处于光照下不同色彩的动植物图片展现在学生面前,并结合动听的音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对物理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得不是教师的讲授,而是学习者在特殊情境中,通过别人的帮助,并利用学习资源,经过意义建构获得的。人类是通过外部刺激来获取信息的,多媒体为学生提供的刺激是多种感官的整体刺激,因此通过信息技术,学生可以更好地获取知识,并对其持久保持。例如,在学习《声音的特性》时,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分别播放高、低音歌唱家的作品,将声音传入示波器,让学生通过视觉观察不同音调下的声波变化。

3.对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整合教学不仅坚持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而且丰富了教学手段,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与教师教学形式的转变。在物理教学中,通过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更多探究情境,促进物理课程的开放性教学,实现了新型教学模式的重现建构。例如,在学习《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教师可将实验得到的各种数据输进电脑,并通过多媒体处理数据,使学生对物距、像距、成像规律以及“2倍焦距”得以深入理解。

二、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有机结合的方式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结合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阶段、信息技术辅助学习阶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有机整合阶段,辅助教学阶段中,教师作为应用主体,辅助学习阶段中,学生作为应用主体,而与课程教学有机整合阶段,则是关系着整个信息化教学成败最重要阶段。

1.创新物理教学理念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整节课程学生的参与度都很低,从而使学生无法主动思考、学习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这种模式,根本无法适应全球化高度发展的需求,因此,必须要改进与创新,教师不应以完成教学目标为最终目的,应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将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作为最终目标,这样才能加深学生的记忆,并为社会培养优质的人才,而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引导者的身份加入其中,多与学生互动,从旁协助解决问题,并最终对知识点进行总结,既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又活跃了课堂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正视信息技术,要充分认识到其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通过其加强师生形成“一问一答”的互动交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才是最终目的。

2.情景化物理教学情景化物理教学可以使学生更直观的学习物理知识,教师将知识以视觉、听觉、触觉等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有种置身其间、身临其境的感觉。而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利用信息技术解释物理知识,演示实验及自然现象,目的旨在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情景化物理教學,将实验室搬到网络上,虚拟实验操作。很多重要的物理知识,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更好的表达出来,而信息技术将那些难以在课堂上完成的实验搬到网络上,不但降低了实验成本,而且减小了实验过程中的危险,最重要的是到达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理想的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在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的整合中需注意的问题

1.合理协调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在整合教学中,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动手进行探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完全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合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做教学情境的组织者,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应用信息技术学习物理知识,实现物理整合教学的有效性。

2.在注重整合形式的同时,重视知识的实质。多媒体技术通过向学生提供声、光等信号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只注重整合形式,为追求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盲目使用多媒体设备,而对实际的教学需要产生忽略,这样的后果必会导致无效资源泛滥,分散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重视物理知识的实质,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辅助工具。

3.不可过分夸大整合教学的作用。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整合,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促进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如果在教学中过分扩大整合教学的作用,使传统教学媒体完全被信息技术所取代,教学中所有的环节都通过多媒体手段来完成,甚至学生最感兴趣的物理实验也被计算机模拟来代替,就会使学生自主探索、分析与思考的时间被信息技术占据,严重忽略了对学生探究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脱离了物理课程的教学理念,对物理教学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不可对整合教学的作用过分夸大,要注意对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合理应用,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应用,给教育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改变,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有机整合,让物理教学效果有了极大的改观,学生成绩明显提高,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笔者坚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优化,其必将成为未来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

猜你喜欢
情景化物理教学创新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
基于主题情景化的青少年科普教育与辅导研究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论小学数学教学的情景化手段的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