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17-08-21 00:45陈忠婷
魅力中国 2017年28期
关键词:自主性兴趣小学数学

陈忠婷

摘要:小学数学是小学学习阶段最为重要的课程之一,在这段时间里,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思维模式。而在新课程中就提出了自主学习的概念,在这个概念里,主要提倡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以及自主性,善于利用有效的方式根据自身的体验,以一种开放、积极、自由的态度去探索、获取知识。”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当将对于如何有效的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自主性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以自主性为特征的学习方式的實验已成为近几年来教育改革与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构建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可能挖掘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创造,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树立新理念,吃透教材,讲究教学方法,努力构建自主学习的崭新学习方式,让课堂涌动生命的灵性,焕发出自主学习的精彩。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在学生学习活动中起着定向、调节、维持和强化的作用,它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原动力和前提,是一种带着浓厚情绪色彩的定向活动。当具备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才有可能,我的做法是:根据学生实际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耐心启发诱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知识价值观念和明确的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

例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三角形,分别量出三个内角的度数做猜角游戏。任学生报出两个角的度数,让老师猜出第三个角的度数是多少? 经过几次试验,大家都为老师能准确说出答案而惊奇,我就适时点拨: 大家想不想知道老师用什么方法呢? 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已被“猜角游戏”激发,学生自然地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知识上来了。紧接着我又让学生通过计算和拼角操作来寻找答案。这样,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其主动性得到了发挥,质疑、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二、精心编拟自学提纲,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自学提纲是学生思维的指路灯,也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教材的难点和关键,针对学生的疑难之处和所教知识的重点,设计出富有现实意义和启发性的问题,并提前分发给学生,起到自学思维的导向作用。教师可让学生在教师正式授课之前按自学提纲在课前或课内自学课本。例如,教学:“个数除以小数”,我拟的提纲是: 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该怎样计算呢? 为什么?2.为什么要把除数和被除数一同扩大100 倍? 3.为什么要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呢? 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认真学习,然后把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里交流和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鼓励学生大胆生疑,勇于发问。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学生可以逐步从依赖自学提纲过渡到不依赖自学提纲,最后教师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因为许多创造发明正是从质疑问难开始的,把疑难问题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善于提问和质疑的能力,启动创新的观念。

三、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创造主动学习的机会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多让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要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就要求教师应尽力创造好的学习条件,营造主动学习的氛围,让学生来表现自我。我的做法是:(一)尽量为学生提供多样、典型、生动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多感官地参与活动; (二)简化教师讲解,留有充裕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去交流和操作;(三)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相信学生,鼓动学生各抒己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完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之后,我提出一道题目让学生思考:“据大家所学的知识,选择30、6和5中的两个数说一句话,比比谁说得多,谁说得新?” 于是,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 “30是6的倍数,6是30的因数。”“30是5的倍数,5是30 的因数。”“5是30的因数,6是30的因数。”“30是5的6倍”……比赛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自觉地沟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既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又留给学生选择的余地和探索的空间,营造学生创新的天地。

四、指导学生思维的求异性,突破定势、打破常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当一般的解题思路受阻时,教师应有意识引导学生打破解题时的常规想法,对题目和计算公式进行变式思考,以求寻找解题的突破口。例如: 已知正方形的面积为20dm2,它的内切圆面积是多少? 同学们如用常规想法要先求半径,而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20dm2,要求半径则需用到开方,小学阶段还没有学习开方,同学们就不懂得做了。因此必须打破常规想法,只要知道半径的平方就可以直接求圆的面积了,即r2 = 20/4 = 5,圆的面积就是3.14×5 = 15.7(dm2) 。让学生多求异,要求学生在求“变”、求“新”中学习知识,获得思维的发展,让学生读与别人不同的话,用与别人不同的方法,提与别人不同的问题等可以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方式,使其养成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教师在教学中多设计一些与例题相关的变式题,或者设计一些一题多解、简便算法等,可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结:

总之,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必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才能达到让学生学会学习的目的,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曹迎辉.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文理导航.2013(7)

[2]范晓峰.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新课程.2014(11)

猜你喜欢
自主性兴趣小学数学
自主性数学课堂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无人机自主性分级标准浅析
乐学善悟,让数学复习更有效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