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历史,唱响校园
——咸水歌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路径探讨

2017-08-24 01:13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大元帅府小学
辅导员 2017年22期
关键词:咸水歌海珠区杜鹃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大元帅府小学 刘 茵

传承历史,唱响校园
——咸水歌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路径探讨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大元帅府小学 刘 茵

咸水歌属于疍家人口耳传唱的口头文化,清人屈翁山的《广东新语·诗语》中记载:“疍人亦喜唱歌,婚夕两舟相合,男歌胜则牵女衣过舟也。”可见,咸水歌早在明末清初就很流行了。咸水歌是劳动人民劳动和精神生活的真实写照,是劳动者自娱自乐时唱的民歌,是他们生活状态的反映,其传承下来的古朴的民风,体现了当地劳动人民热爱生活的美好品质。它是独具岭南文化特色的广府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广州市海珠区大元帅府小学地处岭南文化和广府文化聚集的海珠滨江地区,是岭南水上居民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我校一直致力于研究和传承咸水歌,并于2011年4月被确定为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咸水歌传承学校。

咸水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单位挂牌仪式

在传承咸水歌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前像咸水歌这样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教育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文化类课程在学校课程中所占比例较小,不足以营造稳定的传统文化教育大环境;大多数师生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了解还只是一种被动的学习和模仿,而非理解并弘扬其精髓;传扬范围窄,没有在大众传媒上普及,缺乏一个系统、综合的推广平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中也需要注入新的活力……针对这些问题,我校将咸水歌传承与少先队工作相结合,不断探索新的路径,为咸水歌文化进校园铺设新路,使之焕发新的活力。

一、了解咸水歌,为少先队活动添光彩

我校将学习咸水歌纳入少先队活动,从活动组织上保证了队员们学习咸水歌的时间和空间。比如,2012年,我校联合广州市南武中学、基立道小学和同福中路第一小学开展了“团队手拉手,共创新辉煌”海珠区中小学四校团队手拉手活动,我们组织四校的团员、队员参观了广州咸水歌博物馆,并跟咸水歌传承人谢棣英学唱咸水歌。通过活动,队员们在增强爱党之情、提升少先队员光荣感的同时,了解了咸水歌这一独特的传统文化,向更多的人宣传、推广了咸水歌。学校还将设计并开展更多的与咸水歌有关的少先队活动,旨在将类似咸水歌这样的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学校教育,使其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学校的少先队活动增添别样的活力。

二、学习咸水歌,传统文化进社团

很多队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层面,是一种被动的学习和模仿。让传统文化走进红领巾小社团,聘请相关领域的辅导员指导队员,既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又能促进红领巾社团的发展。比如,咸水歌有长句、短句两种形式,有不同的音调和拖腔,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等。为了帮助队员全面深入地掌握咸水歌的演唱方法,我校聘请广东咸水歌传承人谢棣英担任红领巾小社团——“小杜鹃”社团的校外辅导员,还定期组织队员们到咸水歌博物馆开展社团活动;聘请音乐学科教师黄健彩老师担任校内辅导员,在每周一次的红领巾小社团活动中对队员们的日常学习进行指导。校内外专业指导共同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宣传咸水歌,搭建校内外平台

为了引导队员们学唱咸水歌,我校不仅组建了“小杜鹃”红领巾小社团,大力开展有关咸水歌的社团活动,还开办了咸水歌培训班,通过校内社团活动和少先队活动课,带领更多队员传承咸水歌文化。

“小杜鹃”社团的队员们与辅导员一起设计社团活动手册——《咸水歌口袋书》

在搭建好校园内部平台的基础上,为使咸水歌穿上校园文化的新衣融入社会,得到更好的传承,我们带领“小杜鹃”社团走出校门,参与校外的演出,广泛宣传咸水歌。比如,在市政府文化部门开展的优秀传统文化交流日、学校共建单位大元帅府纪念馆的社会公益性活动、社区滨江街文化站“羊城之夏”等活动中,“小杜鹃”社团的队员们展现着红领巾的风采,传播着咸水歌文化的魅力。学校少先队大队还通过《岭南少年报》《现代小学生报》、广州电视台《少儿频道》等媒体,传播弘扬咸水歌文化,并在资源整合中,促进少先队工作影响力的提升。

“小杜鹃”社团的队员们来到社区向广大市民展示咸水歌的魅力

“小杜鹃”社团编排的咸水歌情景剧

在“2016年校内外少先队教育协调发展研讨培训班”观摩活动中参加表演的“小杜鹃”社团的队员们

四、创新咸水歌,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活力

在传统文化传承活动中,队员们发现: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元素的不断更新,作为传统文化的咸水歌在自身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歌词旧,内容脱离现代生活;虽然音韵优美古朴,但与现代主流音乐截然不同,难以引起年轻人的共鸣和喜爱;咸水歌以地方方言演唱,由民众口口相传,并无特定的词曲,只能参照老一辈人的口述、演绎来改编成曲等。因此,要传承发展咸水歌,必须对其进行创新。

2012年,“小杜鹃”社团的队员们与咸水歌传承人谢棣英一同改编了咸水歌《和谐海珠,文明广州》,传唱家乡在党的领导下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及人民的幸福生活。这一贴近队员们生活的歌迅速传唱开来。我校还在参加海珠区少先队文化节童谣演读比赛时,将队员创作的童谣《核心价值是瑰宝》结合咸水歌《渔歌轻唱和》的曲调进行了展演,以咸水歌的曲调歌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这些改编只是尝试,但我们为咸水歌寻找新的合适载体和创新表现手法的行动在持续。

如今,传唱咸水歌的队伍正在不断壮大。伴随着队员们的成长和积累,他们对咸水歌文化的认识和把握也日渐深入。我们将咸水歌传统文化引进校园,帮助队员接触和感受优秀传统文化之美,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起民族自尊心。通过这一活动,我们也达到了以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和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栏目编辑 王晓颖)

猜你喜欢
咸水歌海珠区杜鹃
非遗音乐咸水歌融入中小学合唱教学的传承与保护
郭锦生编著《榄核咸水歌》出版
杜鹃红
广州市海珠区培红小学作品集
广西北海疍家咸水歌的价值及其翻译效益探析
广州市海珠区培红小学作品集
杜鹃
A Corpus-based Study ofThe vocabulary collocation in Adult EFL Learners’ Writing
百里杜鹃百里歌
百里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