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曾于发达地区学习的“留守学生”尽快适应农村普通高中教育

2017-08-24 07:50黎红颜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留守学生科任普通高中

黎红颜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人们生活水平蒸蒸日上。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深入,人们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经济压力。许多人纷纷到经济发达地区(如广东、深圳等地)务工,就连有的早已认命“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本分农民都不得不离开那块赖以生存的土地,投身民工大潮。接踵而来的问题就是他们的孩子该怎么办呢?我想,要解决这个问题

一、我们必须先分析这部分同学存在哪些方面的不适应

1.对学校管理方面的不适应

在对我校部份曾于发达地区学习的“留守学生”及他们的班主任的了解中得知,发达地区的学校管理相对比较严,学生均用“军事化管理”、“很严”等词语来形容,学生对学校违纪处理的印象比较深刻,其他方面倒是没多大印象。比如,有的学生描述:那边学校的管理类似军事化管理,平时由退伍的军人当教官,进行纪律管理,学生一旦违纪,初次即被要求见家长,共同教育,并且回家反省三天;第二次违纪,全校点名批评;第三次违纪,直接给予退学处分,没有什么人情可讲。但是回来后,发现这边的学校管理相对较松,比如一些同学天天穿奇装异服(不合学生身份的),学校也没有什么有力的措施,这让穿惯统一校服和留统一发型的我很不习惯,甚至有些不爽。有的班主任也反映,有的同学刚回来时纪律还蛮好的,但过了不就放松发了对自己的要求,主要是因为他所在的前后两所学校的管理相差太大了,以前绷得太紧了,同时又有父母盯着,不敢放肆。现在回到这边读书了,管理没那么严格了,父母又不在身边,没那么多顾虑了。

2.课程方面的不适应

我们知道,广东等发达地区早已经进行新课程改革,而广西到2012年秋期才全面铺开,两地学生所用教材自然也就不同。导致了在那些发达地区回来的学生遇到了许多已经学过的课文和知识点,上课提不起兴趣。

3.教师教学方式的不适应

广西的农村普通高中因刚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许多教师的授课方式都还比较传统,自然与早已课改的地区的教师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别。而那些学生早已适应了新课标指导下的教学方式,很难接受传统的方式,有一个学生还把这方面的差异,看作是教师能力水平和教师责任心的差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排斥我们的老师。

4.环境的不适应

主要是在教学设施方面,我们农村普通高中的教学设施设备相对比较落后,满足不了学生学习的需求。曾有学生这么问我:“老师,学校干嘛都不让我们多动手的?以前我在广东的时候,某些物理和化学等知识点,做了一遍实验就理解了,也记住了,可现在,学校都不给我们实践,什么都是靠死记硬背,难死了!”

以上四上方面的不适应,虽然简单看起来是学生的情绪问题,但絕不仅是学生个人的问题,而且还是家长的问题,学校的问题,甚至还是政府和社会的事情。

二、为了正确引导这部分“留守学生”适应农村普通高中教育,我们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班主任做个“有心”人,多关注,适时引导,使其怀着积极的心态

刚才已经说过,由于所处地区不同,授课内容不同,老师教学风格不同,学生基础不同,所以转进来的学生很难较快适应新的老师,新的课堂,从而对新的学习环境有着较强的戒备心理。因此,转学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对象。

为了让转学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班主任应做好接纳的思想准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首先,可通过学籍卡或与家长联系等对学生有个初步了解,以便与该转学生的谈话能有的放矢。接下来,在班上热情地向全班同学介绍新转入的同学,告诉他们班级这个大家庭又添加了新成员,希望大家能关心帮助新同学。然后,指定班干部当小老师,对其更为细致全面的帮助,在学习习惯等各方面起到带动的作用。这样,让转学生产生一种到新学校后被关心的感觉,从而对新老师产生亲近感,便于班主任今后工作的开展。

2.科任教师做个“有责任心”的人,多沟通,适时传递关心,因材施教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一位科任教师如果只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他只履行了教师职责的一半,而另一半职责则是配合班主任的工作,共同管理好班级。因而作为科任教师,要做个“有责任心”的人,多沟通,适时传递关心,因材施教。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得好:“无论哪一个教师,都不能单独地进行工作,都不能作个人冒险,不能要求个人负责,而应当成为教师集体的一分子。”科任教师与班主任共同协作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

首先,科任教师要以关爱学生为己任,注重师生间的交流沟通。班主任管的事情太多,关注的学生也多,科任教师除了认真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还应细心观察,发现学生中的不对或不好现象,要深入了解,加强师生间的了解和沟通,并主动向班主任反映,共同解决问题。

其次,科任教师要认真处理教材。发达地区的教材与我们的不同,学生有的已经学过了相关内容,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其实,就是在本地,也出现这种情况,因初中和高中的教材衔接不好,有很多内容,我们的同学也学过。那么这就更要求我们的老师要有更强的责任心,认真处理教材,真正做到“因教材施教”和“因所教之材——学生施教。”使课堂充满新鲜感,充满乐趣。

再次,科任教师还有适时兼任“心理教师的角色”。注意引导学生明确一个问题:“教材和教师授课方式存在差异已经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不管他是否喜欢,教材就是这一套,而且,老师也切切实实地成为了你的课任老师或朝夕相处的班主任。”进而告诉他:“学生因为喜欢老师,所以喜欢老师教的课;因为喜欢这门课,所以学得轻松并优秀,让他们用欣赏的心态去接受教材和老师。老师的教育方法和个人风格肯定有差异,抱怨和拒绝的结果,只能是使自己因无法适应新环境而停滞不前。

三、引导学生承认现实,然后争取学校或政府加大投入,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

不管是不是转学学生,其实他们也有这样的感慨,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都比较简陋,很难满足他们的学习要求,只不过是那些从发达地区转回来的学生,感到落差太大,难以适应。因此,加大经费投入是必须的,但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承认现实,不要过多地依赖学校现有的条件,实在有需要的,老师会想办法解决,至于暂时没办法解决的问题,就不要纠结,这样,只会让我们不开心,虚度了时光,那么,对身心健康和学习更无益。

总的来说,要使曾于发达地区学习的“留守学生”尽快适应农村普通高中教育,必须从学生心理入手,引导他尽快爱上新环境的一切,包括学校管理、环境、老师、教材等等,不是有句话说:“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吗?如果学生的心理不接受,那么,我们的学校、老师做再大的改变也是无意义的。

猜你喜欢
留守学生科任普通高中
科任教师的课堂纪律,谁维持?
一拉二挂三点赞,让学生爱上科任教师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秉持五个“一” 形成教育合力
如何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河南普通高中今年停招择校生
普通高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