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历史课堂探究式教学

2017-08-24 02:04钟波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历史教学教学模式

钟波

[摘 要]历史课堂探究式教学是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作为主体,主动去进行探讨和学习,从而改变了以往的被动式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创新和作能力。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历史教学;教学模式

一、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的特点

探究式教学源于美国教育家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做中学”的思想,明确提出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施瓦布教授,指的是“儿童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须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索未来世界的积极态度”。探究式教学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和学生潜能的开发,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指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两方面条件:一是要有一个有利于探究学习的环境:二是教师在关键时刻要给学生必要的提示、指导和帮助,使学生明确探究的正确方向。

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而老师则作为学生的指导者,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主观能动地去学习和掌握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大胆地想象,积极地思考,从而获得多方面的锻炼,从各个角度和途径学习到知识。

1.历史学习特点

历史学科因其本身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更适合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中学历史教育肩负着培养学生形成正确历史认识重任,如果只强调让学生被动接受历史知识,不带领他们去体验、探究、感悟历史,学生就不会真正的了解历史。让学生学会提炼有效信息,甄别并选择正确、有价值的史料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是历史学习的特点。而探究性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认识,符合这一特点。

2.学生发展需求

探究学习、注重实践是当今全球性教育改革的趋势,教师不是向学生灌输现成的结论,而是强调学生在他们的指导下体验自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获得结论的学习过程。在历史课堂上开展探究性学习不仅能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历史,还能培养他们的歷史思维,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符合学生追求自我发展的现实情况。

二、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质疑。

质疑是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内涵之一,质疑的过程就是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过程,而问题的发现和提出是创造的起跑线。探究教学是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的,有意义的探究教学必须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新颖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学生也只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才能着手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质疑是开展探究教学的第一步。

高中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水平都有了相当的发展,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比较强。根据这一特点,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选择教学材料,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质疑探究的欲望,鼓励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自主质疑,对历史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寻求新的发现,获得新的认识。

三、历史课堂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历史教学有其特殊性,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门学科,培养学生对事物形成自己的看法和独到的见解,教师应作为引导者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想象,通过调查、研究得出自己的结论,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首先,教师应通过问题的提出,设立情景,激发学生探讨的乐趣。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主动围绕问题进行探究,以学生的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体验和感受历史过程、探索和解决历史问题为特征,促进学生认知、情感发展、创新意识和能力发展,让学生通过在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的过程中,形成一种自主的学习方法。

其次,营造一种和谐、合作的气氛。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营造出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间的自由、和谐的气氛,使课堂产生一种融洽的,自由言论的氛围,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敢于发表意见,老师和学生都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看法,在交流中,培养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和用于创造的信心。

四、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利弊分析

1.探究式教学方法的优势

探究式教学遵循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观念,给学生发展以最大空间。首先,探究式教学能使班级教学更具活力和效力。给予学生充分时间和机会,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发挥其自主探究性,充分体现出学生主体地位。其次,探究式教学使学生对获得的知识理解的更透彻,掌握的更牢固。最后,探究式教学的实施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倾听别人的想法,并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信息的交流与吸收,并妥善处理不同意见。

2.实施探究式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探究式教学不是历史学习的唯一模式。历史学科内容庞杂,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等众多领域。历史学科对学生能力培养目标也是多样化,但并非所有能力都可以用探究式教学来培养,像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就没有探究的必要。正如任长松在“对探究式学习的18种评论”中就说“并非探究式教学就是先进的,听讲式学习就是落后的”。

其次,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提高。探究式教学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其占用的时间更多,对授课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课堂掌控能力的要求更高,因而要想成功的实践,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其难度很大:教师的备课负担也相对要更重一些,这对于目前教师群体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并且教师在探究式教学中主导作用是相当重要的。

最后,探究式教学实施环境困难。探究式教学对于课改地区来说,是一个提高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机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相对于非课改地区来说,还存在一定困难。首先是学校的基础设施问题,学校不能提供有利的物质支持;其次是教学观念问题,教学仍以传统的“讲授-接受”教学为主,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再者,大多数地区还是为了应试教育的需求进行教学,并没有注意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提高。

总之,历史课堂探究式教学过程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探究为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构建新型的师生互动的教学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精神,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习惯,达到全方面锻炼学生的目的。

猜你喜欢
探究式教学历史教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高中化学习题课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研究
探究式教学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要将探究式教学融入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中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