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之声·网络文化”社交服务平台模式创新研究

2017-08-24 00:58潘宁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网络文化模式创新

潘宁

[摘 要]绍兴市“青年之声”网络文化服务联盟,依托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专业特色,以“青年之声”为平台,不断完善网络服务平台,不断扩大线下服务团队规模,开展了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特色活动,探索出了一套更好服务青年学子的运行模式。

[关键词] 青年之声;网络文化;模式;创新

“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的建设,是共青团“密切团与青年的联系,更好地吸引青年、凝聚七年、服务青年”的有效载体,是共青团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做好互联网时代的青年群众工作的题中之义和创新之举。绍兴市“青年之声”网络文化服务联盟,依托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专业特色,以“青年之声”为平台,顺利地开展了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特色活动。设有大学生融媒体中心、网络文明和安全科普基地、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新媒体工作室(新锐网络传播公司、直播室、数字媒体工作室、数字出版工作室等)、视频专栏和各类微信公众平台等,以此为载体,整合现有资源,做好思想引领、成人成才、身心健康和创业就业等青年之声的宣传教育工作。

一、锤炼队伍,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建设

青年之声平台自开通以来,绍兴市“青年之声”网络文化服务联盟积极开拓校企合作、校地联动,围绕就业创业、职业规划、心理辅导、社团发展、公益帮扶等领域,组建了多个服务联盟,涵盖3000余名志愿者,紧紧围绕青年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疑惑和困难,利用手机、PC端等动态倾听、及时进行回复和帮扶,实现线上解答青年疑问、线下解决青年困难,确保青年之声有问有答有办的常态化、专业化。此外,不断加强对该联盟的“青年之声”运营团队的培训,开展大学生骨干训练营、青年学生学习会等多类型培训,涉及人数较广,培训样式多样化。

二、健全机制,切实优化工作流程

为加强青年之声平台的建设,建立规范的青年之声·绍兴市网络文化服务联盟平台运转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总结梳理经验,制定印发了《“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建设指导意见》、《“青年之声·网传平台运转流程规范》等规范,针对技术支撑、服务能力、高效管理、有序运转等方面制定了具体细致的要求。同时设置运营中心,统一负责问题受理、批转,统一面向青年回复、反馈,协调处理重要问题,督促问题回复办理。

三、以“青年之声”的品牌力量,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在当今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信息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网络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带来了良好契机,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则以“青年之声”的品牌力量,最大限度地提升传播力,同时做好青年之声的宣传队。

1.以主题教育活动引领青年思想教育

结合专业特长,积极构建青年之声团建特色品牌活动。建立绍兴市“青年之声”网络文化服务联盟平台,定时推送关于时事政治、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等相关内容,不断加强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網上宣传教育引导,共建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

2.强化新媒体平台建设,抢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高地

立足专业,绍兴市“青年之声”网络文化服务联盟更加重视青年之声的新媒体平台的构建,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来强化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凝聚青年、引领青年。2017年3月,绍兴市“青年之声”网络文化服务联盟成立大学生融媒体中心,整合学院传播资源与渠道,进行涵盖咨询、校园文化、学生生活等各类传播内容和产品的生产、制作及发布,及时向校内师生、广大校友及社会公众传递各类青年信息,也将成为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青年之声”的影响力也将更扩大化。

3.打造“青年之声”品牌活动,深化网络文化服务联盟建设

以新锐网络传播公司、直播室、数字媒体工作室、数字出版工作室等为依托,制作和推广“网传那些事儿”、“越秀越开心”等视频节目,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深化具有“青年之声”网络文化服务联盟特色的文化建设,深受好评。

四、以专业应用为基础,积极拓宽青年服务平台

1.打造青年之声志愿者服务品牌,增强自律服务意识

2016年,绍兴市“青年之声”网络文化服务联盟进一步拓宽青年之声义工服务领域深度,积极努力承办大赛、论坛等赛事,进一步使网络文化志愿者制度规范化、常态化、专业化。组建志愿服务队伍,至今,参与服务志愿服务人数达3643人,累计工时17229小时。

开展三五雷锋日校园和校外活动,让青年进一步明确和体验志愿服务的真正意义和精神所在。在校外,先后与东浦镇政府、东浦卫生院、东浦计生办、越城区普法办、越城区司法局、柯桥微动力等单位,采用线上线下合作的方式,开展了青年志愿者(义工)服务活动,包括卫生院志愿服务、五水共治活动、禁毒防艾活动、世界卫生日健步走等。

2.精心筹划青年之声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长才干

青春健康同伴社以学生社团的形式,通过青春健康系列教育活动,为青少年传播正确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帮助解决青春期所面临的相关问题,树立正确、健康的生活态度。该项目在2016年中国计生协和2016年浙江省计生协青春健康项目中成功立项。团委学生会与青春健康同伴社合作,组建一颗种子团队,先后组织开展暑期青春健康社会调查活动、向“零”艾滋迈进、以“艾”无畏·爱同行、青春·爱与责任等为主题的禁毒防艾系列活动。

网络文明与安全科普基地项目,通过大学生网络志愿服务、绍兴市网络安全与舆情分析和大学生网络文化产品创作三个方面,向市民和大学生宣传和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引导网络道德规范,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传播正能量,清朗网络空间。组织学生开展创作防诈骗视频及宣传册,并多次开展“网络情报局”、“远离网络借款,防止网络诈骗侵害”等主题宣传活动。此外,我院网络文明志愿服务队还开展电信网络安全知识宣传、反网络暴力文明上网引导、倡导绿色健康上网、青少年防沉迷引导、争当小小好网民、网络舆论引导等志愿服务活动。努力打造网络文明与安全的科普教育活动品牌,开展富有特色、形式多样的社科普及宣传活动。让在校大学生及青年形成积极互动,同时关注网络文明与安全等青年之声话题,使我们的网络家园变得更加文明与安全。在绍兴市第七届网络文化节闭幕仪式暨网上文化家园阶段性成果展示上,该项目荣获2015-2016年度绍兴市网上文化家园“优秀项目”。

参考文献:

[1] 秦宜智同志在“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服务能力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猜你喜欢
网络文化模式创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