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生物教学中传统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有效结合

2017-08-28 22:39杨新张君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中学生物有效结合教学手段

杨新+张君

摘 要: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电化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这使传统教学手段受到了巨大冲击,然而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都有其局限性,在中学生物教学实践中只有实现两者的有效结合才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学生物 教学手段 有效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8-0067-0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中学生物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教学手段作为教学中师生相互传递信息的物质基础,随着科技在教育中的应用经历了以教科书、粉笔、黑板、挂图、标本等为主的传统教学手段阶段和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中心的现代化教学手段阶段。[1]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普及大大提高了中学生物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但是有些教师对其过于依赖而忽视甚至放弃了传统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使教学效果没有提升反而下降。因此中学生物教师对传统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对于新形势下中学生物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至关重要。

1 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与弊端

传统教学手段是指借助文字教科书、挂图、教师的大脑等记录、储藏教育信息,靠教师口头语言和黑板书面语言等自然声光传输、调节教育信息的教学手段。[2]作为经过长时间实践检验保留下来的传播文化知识的方式,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同时存在一定的缺陷。

1.1 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

1.1.1 直接呈现知识问题,突出重、难点

在传统教学手段中,板书是最常用到的辅助教学手段。在遇到重要知识点或者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时,教师可以运用传统的板书形式,将整节课的重、难点层次分明地罗列于黑板上,形成一个知识框架,直接呈现教学问题,再伴以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便能系统地接受教师所讲的知识。同时,实物模型和挂图的恰当使用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直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促使教学活动中的重点更容易突出、难点更容易突破。。

1.1.2 简便易行,成本低廉,容易操控

运用传统教学手段不像现代化教学手段那样需要教师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制作优质精美的课件,上课时无需一直站在电脑前操作,通常只需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就能以最低的成本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自然、宽松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凭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便能轻轻松松带动学生思维、控制课堂节奏。

1.1.3 利于师生感情交流

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一直以来都十分注重师生关系的融洽,提倡在教学中实现师生间的良性互动。不像运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多数时间固定在讲台上控制着鼠标播放课件,很少走动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进行的大多是直接面对面的交流互动,教师的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动作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信息,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1.2 传统教学手段的弊端

1.2.1 课堂信息量少,教学效率低

传统的课堂教学通常是教师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配合师生间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将教材的重要内容经过信息提取和加工后以板书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只能从教师、教材、板书和其他一些工具中获取信息,缺乏知识内容的拓展以及内涵的加深,导致学生的思维发展受到限制,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他们缺少质疑能力和创造力,这种教学的效率相对较低。

1.2.2 过程枯燥,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由教师向学生单向的知识传授过程,运用的教学手段又多为“教材+黑板+粉笔”,难以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因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长时间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将枯燥乏味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形、声、色、意、情俱全的多媒体课件则可以较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维持学生的专注力。

1.2.3 學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直遵循以教师为主的原则,教师是知识的权威,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教师作为知识的提供者,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重学习结果,而轻学习过程。现代教学理念认为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成为主动建构知识和加工信息的主体。多媒体教学则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则作为指导者和参与者, 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

2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与弊端

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指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及其相应教材进行的教学活动方式,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又以多媒体计算机为主体,包括投影、幻灯、电影、电视、广播、录音、录像等。[3]它正以强大的生命力活跃于教育领域。

2.1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

2.1.1 帮助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生物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创设真实的情境进行生物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于生物课堂教学中,可以把学生不能直接感知的信息转化成声、光、色、形等直观的形式,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同时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帮助创设形象逼真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从而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2.1.2 增大课堂信息容量,提高授课效率

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科学发现层出不穷,为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及时为学生补充新内容、新材料,让他们紧跟时代步伐,了解生物学领域前沿的科学知识。现代化教学手段集记录、存储、传输、再现、重放功能于一身,能够拓宽课本知识体系,使教学信息超越时空的限制。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屏幕转换快,节约了板书和檫黑板的时间,可以在短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教学信息,大大地提高了授课效率和质量。

2.1.3 使教学内容形象明了,优化教学过程

在生物教学中,有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現象,通过单纯的语言讲解和黑板板书无法使学生深入透彻地理解和掌握,而通过多媒体把抽象的理论和规律形象、直观地反映到大屏幕上,就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领会。比如讲到变形虫的摄食过程,如果教师单凭口头描述,或辅以板书绘制图示,耗费了大量时间,学生却只能在头脑中想象此过程,不能保证其客观性。如果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这一过程制作成动画的形式让学生观察,再伴以简单的讲解,学生便能轻轻松松全数掌握。这是因为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从而优化教学过程。

2.2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弊端

2.2.1 信息量过大、节奏过快,学生难以消化

利用多媒体信息量大的特点,可以在短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教学信息,如果教师为了追求教学进度和拓宽学生的视野而将所有信息和资料“满堂灌”式地传递给学生,会让那些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节奏,感到知识深奥难懂,甚至会丧失学习的信心。就算是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也会感到疲劳,最后可能会产生厌学的情绪。所以教师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授课时,应随时观察学生听课时的表现和反映,以便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保证上课效率高且质量优。

2.2.2 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不到体现

现代教育技术被引入生物课堂中,教师不用再花大量时间去绘制复杂的挂图,也不用绞尽脑汁思索如何将抽象深奥的知识点通过语言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教师的双手和嘴巴,然而有些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上课时只顾埋头操作计算机和讲解,让学生觉得是计算机在主导课堂而不是教师。教师要清楚认识到多媒体只是服务于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不能本末倒置,代替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应正确处理好教师、学生、多媒体三者之间的关系。

2.2.3 过于注重形式,忽略教学内容

部分教师在备课时花大量时间用于掌握精湛的课件制作技术,而真正用于准备教学内容的时间却很少,制作的课件过于追求画面的绚丽和声音的震撼,在课件中加入大量的图片、动画、音频,使课件过于花哨,导致学生忽略教师所讲的内容,只顾欣赏课件中的图案和动画等。教师在设计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时,首先要考虑的应是是否有助于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4]制作的课件应是整洁、大方、美观的,应避免那些不必要的图片和动画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

3 在生物教学中实现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有效结合

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中学生物教学活动中各有优劣,作为中学生物教师,只有发挥这两种教学手段的优势才能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也证明,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要优于单一的手段形式,因此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效结合、合理运用势在必行。例如有丝分裂这一节内容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难点,因为这部分知识很抽象,又属于微观的范畴,这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如果把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对于完成教学任务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讲授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分别将分裂间期和分裂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的细胞变化过程用动画或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学生便能突破教材的静止画面而掌握每个时期细胞的动态变化特征,获得真实客观的感性体验。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在黑板上将这一过程及每个过程的特点用层次分明、清晰得体的图表或其他板书形式总结出来,利用板书整体显示和保留时间长的特点,学生就能悉数掌握细胞有丝分裂每个时期的特点,在头脑中形成一套连贯的知识体系,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 结语

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都各有所长,也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作为生物教师应该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效结合起来,各取所长,实现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辅助教学的作用,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最终为我国的生物科学领域输送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吴军其,胡文鹏.新理念信息技术教学论(第二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51

[2] 张全新.中学语文教学中现代化教学手段之运用[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9):97~100.

[3] 周晓明.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培养科学素质的作用[J].高教探索,1999(4):83~84.

[4] 张付生.在生物教学中要乐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J].教育现代化,2016(2):74.

作者简介:杨新,职务职称:教育类专业硕士在读。

张君,职务职称:教授。

猜你喜欢
中学生物有效结合教学手段
中学生物细胞相关知识的解读
探讨小学班主任管理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
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结合
《数据结构》中“插入”算法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网络环境下海南中学生物研究性学习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