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2017-08-28 17:43吴咏梅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以身作则因材施教后进生

吴咏梅

摘 要:面对后进生的教育问题,班主任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生观,永不言弃,关爱他们并用科学的方法,帮助每一位后进生都能获得成功。

关键词:后进生 找优点 以身作则 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8-0166-01

1 正确对待后进生

为了追求升学率,有的学校有的老师想尽一切办法赶走后进生,尤其是到毕业时候,更是煞费苦心或劝其转学,或劝其放弃毕业升学考试提前离校。

这是一种对学生不负责任的做法,其实质是放弃了对后进生的教育。对教师而言,放弃的可能是1/60、1/50,而对一个家庭和学生本人而言,放弃的却是100%。后进生的教育费力大,收效慢,赶走后进生,教师的负担小了,但却把危机转嫁给社会,给社会增添了青少年犯罪的隐患,中学阶段是一个人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被赶出校园的后进生,面对社会林林总总的诱惑,尚未成熟的他们往往因缺乏辨别力,一失足而成千古恨。我们的教育不但要对一个班一个学校负责,更要对每一个孩子的终身负责,要对社会负责,学生无论成绩好坏,都有权利参加升学考试,以验证几年的学业成果,教师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劝其放弃升学考试,剥夺学生成长的权利,给孩子造成的失败感,挫折感将是终身的。

变相赶走后进生,不但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而且损害了教师的职业形象,违背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构成了青少年犯罪的隐患,同时这也是违法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

2 后进生转化的有效途径

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比较艰巨的工作,不少教师对其都有些怵头,因为这类学生身上的毛病比较突出,有的甚至有劣迹,往往搅得全班不得安宁,似乎大家都奈何他不得,其实,中小学后进生毕竟还是孩子,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问题,但他们毕竟年龄小,可塑性较大,只要有决心方法得当,完全可以使他们认识错误,重新走上进步的道路。

2.1 关爱后进生

事实证明,后进生不是全面的后进,不是永远的后进,后进生是可以转化的。不当的教育只能使后进生逆来顺受、自暴自弃。如果没有转机,教育导致的灾难将伴随孩子的一生,甚至有可能给社会造成犯罪的隐患。另外,后进生往往由于学业成绩暂时落后或其他方面的落后状态,使他们在心理上比较自卑、敏感、攻击性强等,这就需要在教育活动中,对他们倾注更多的爱。有一句话道出了后进生教育的真谛:你对孩子的爱有多深,你对他的教育就有多大的分量。教师的职业价值,正是体现在学生心灵的升华上。

关爱后进生,就要求我们树立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的教育观念,把每一个孩子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宝藏来挖掘塑造。不求人人上大学,只求人人都成才。而不是传统观念上用分数这把尺子衡量,完全忽略了学生的智力水平,身心发展等诸多因素上的个性差异,忽略了教育本身的滞后性。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曾把年级最调皮捣蛋的四个学生调入本班。第一个月只给他们一个任务:找自己的优点,第一学期只给他们一篇作文《今天的我与昔日的我》,结果,四个所谓的后进生,由此而面貌焕然一新。爱对教育而言,蓄着尊重与期待,这正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金钥匙。正如有的老师所言,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只要让它发光,每一棵小草都有权利获得春天,爱一切的学生,爱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

2.2 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

转变后进生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分类指导,步步提高。对于后进生的转变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长期坚持不懈。不仅要跟他们讲道理,还要从基本的行为训练做起。起初要求不一定太高,既要考虑是否力所能及。同时,多项要求都要有灵活性,不能卡得过死,但要求提出后一定要付諸实施。任务完成后,可点名表扬,没有做好,出了问题可以讲得笼统些,提出改进要求,但不必指名道姓批评,以免把刚刚点燃的自尊之火熄灭。

要以身作则,坚信身教胜于言教,我们要让老师教育后进生怎样做人,不管说得多么正确,学生听起来总归比较抽象,倒是对老师的一言一行看得非常具体。所以,我们老师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言必信,行必果。要求后进生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做到,要求后进生不要做的自己也一定不做,这形象教育胜过千言万语,完全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对我们教师而言,后进生的教育问题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一份永远的试卷,需要我们用毕生的心血来作答。让每位老师都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生观,不放弃每一位后进生,用我们的责任和爱心让每一个后进生都能获得成功,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走路。

猜你喜欢
以身作则因材施教后进生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以“亲”作舟,以“勤”为桨
如何对待后进生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