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6年苏北人民医院癌性疼痛患者麻醉药品应用分析

2017-08-29 14:01顾云霞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7年8期
关键词:贴剂透皮麻醉药品

张 晅,顾云霞

(苏北人民医院药学部,江苏 扬州 225000)

2013—2016年苏北人民医院癌性疼痛患者麻醉药品应用分析

张 晅*,顾云霞#

(苏北人民医院药学部,江苏 扬州 225000)

目的:了解苏北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门诊及住院癌性疼痛患者麻醉药品应用情况和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提取2013—2016年我院门诊和住院癌性疼痛患者麻醉药品处方,对处方一般情况和麻醉药品的使用种类、用药频度、销售金额、限定日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癌性疼痛患者麻醉药品的处方量和用量均呈逐年增加趋势;芬太尼透皮贴剂、吗啡缓释片和羟考酮缓释片的用药频度排序和销售金额排序一直居前3位;各品种的限定日费用有所下降。结论:我院癌性疼痛患者使用的麻醉药品以口服制剂和透皮贴剂为主,应用基本合理。

麻醉药品; 癌性疼痛; 用药频度; 限定日费用; 用药分析

疼痛是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约1/4新诊断的恶性肿瘤患者会合并疼痛,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疼痛发生率更高达70%~90%[1]。我国推行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癌症三阶梯止痛疗法”已有20余年,2011年12月卫生部颁布了《癌性疼痛诊疗规范(2011年版)》[2],使癌性疼痛规范化治疗取得了较大进步。麻醉药品的合理应用是癌性疼痛药物治疗中的重要内容,现对苏北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近年来癌性疼痛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从医院信息系统中收集2013—2016年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所有麻醉药品处方,剔除非癌性疼痛治疗处方,共纳入处方25 542张。收集患者年龄、性别,药品名称、规格、用法与用量、销售金额等基本信息。

1.2 方法

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汇总计算。以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作为测定药物利用的单位,通过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和限定日费用(defined daily cost,DDC)分析用药情况。以WHO推荐为主,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新编药物学》(17版)及药品说明书,综合确定各药品的DDD。DDDs=某药的总用量(g或mg)/该药的DDD,可反映药品在临床的使用频率,其值越大,说明临床对该药的选择倾向性越大,用量越大;DDC=某药年销售金额/该药的DDDs,能客观反映药品使用费用,其值越大,说明该药价格越贵[3]。在计算DDDs时,同类品种不同规格、不同厂家的产品均折算为同一单位后计算该药总DDDs。芬太尼透皮贴剂2种规格2.5 mg/贴和4.2 mg/贴的释药速率均为25 μg/h,在计算药品用量时,根据实际72 h释药量1.8 mg/贴计算。

2 结果

2.1 患者的年龄及性别分布

25 542张治疗癌性疼痛的麻醉药品处方中,男性患者处方16 453张(占64.42%),女性患者处方9 089张(占35.58%),男女比例为1.81 ∶1;患者年龄10~98岁,其中10~30岁者处方169张(占0.66%),>30~60岁者处方9 633张(占37.72%),>60~98岁者处方15 740张(占61.62%)。

2.2 癌性疼痛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

我院用于癌性疼痛治疗的麻醉药品共7个品种、9个规格,2013—2016年其处方数总体呈上升趋势,见表1。

2.3 癌性疼痛患者麻醉药品的用量及DDDs

2013—2016年我院癌性疼痛患者麻醉药品的总DDDs逐年增加,DDDs排序居前3位的分别为吗啡缓释片、芬太尼透皮贴剂和羟考酮缓释片;羟考酮缓释片的DDDs逐年增长;2013—2015年吗啡缓释片的DDDs逐年下降,2016年有所增长;芬太尼透皮贴剂则相反,2013—2015年其DDDs逐年增长,2016年下降,见表2。

表1 2013—2016年我院癌性疼痛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Tab 1 Application of narcotics on patients with cancer pain in our hospital during 2013-2016

表2 2013—2016年我院癌性疼痛患者麻醉药品的用量及DDDsTab 2 Dosage and DDDs of narcotics on patients with cancer pain in our hospital during 2013-2016

2.4 癌性疼痛患者麻醉药品的销售金额及其构成比、DDC

2013—2016年我院癌性疼痛患者麻醉药品的销售金额呈逐年增长趋势,销售金额排序居前5位的为芬太尼透皮贴剂(2.5 mg/贴)、芬太尼透皮贴剂(4.2 mg/贴)、吗啡缓释片、羟考酮缓释片(10 mg/片)、羟考酮缓释片(40 mg/片),见表3。

表3 2013—2016年我院癌性疼痛患者麻醉药品的销售金额及其构成比、DDCTab 3 Consumption sum and its constituent ratio and DDC and constituent ratio of narcotics on patients with cancer pain in our hospital during 2013-2016

3 讨论

3.1 我院癌性疼痛患者麻醉药品的使用总体呈增长趋势

2013—2016年我院癌性疼痛患者麻醉药品处方量、用量、销售金额和DDDs均呈总体增长趋势,2014、2015和2016年处方数增长率分别为16.98%、4.65%和0.10%,DDDs增长率分别为18.51%、8.72%和7.70%,这与我院收治患者数不断增长的趋势相符,也说明癌性疼痛患者得到了更充分的镇痛治疗。2014、2015和2016年我院癌性疼痛患者麻醉药品的销售金额增长率分别为16.32%、13.80%和-2.46%。随着2015年10月药品零差价政策的实施,销售金额的增长逐渐放缓,2016年的销售金额较2015年有所下降,减轻了患者的药费负担。

3.2 我院癌性疼痛患者麻醉药品的规格与DDC

由表3可见,不同规格、厂家的同类产品的DDC不同。芬太尼透皮贴剂4.2 mg/贴(多瑞吉)的DDC>芬太尼透皮贴剂2.5 mg/贴(芬太克),这与不同厂家药品定价不同有关。尽管2种药品标示规格不同,但最终释药量相同,芬太尼透皮贴剂4.2 mg/贴的单价高于芬太尼透皮贴剂2.5 mg/贴,故其DDC也较高。羟考酮缓释片10 mg/片的DDC>羟考酮缓释片40 mg/片,这与厂家不同规格产品的单价不同有关[4]。

3.3 我院癌性疼痛患者麻醉药品的使用结构

我院用于癌性疼痛治疗的麻醉药品共9个规格,其中口服剂型5种、注射剂2种、透皮贴剂2种,以口服制剂和透皮贴剂为主。2013—2016年DDDs排序、销售金额排序居前3位的均为芬太尼透皮贴剂、吗啡缓释片和羟考酮缓释片,符合WHO“优先选择无创给药,特别是口服给药”的原则[5]。

3.3.1 吗啡制剂:吗啡为阿片类镇痛药,其消耗量是评定一个国家改善癌性疼痛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吗啡即释片和注射剂起效较快,价格相对低廉,主要用于镇痛药的剂量滴定和爆发痛的治疗。吗啡即释片的DDDs在2013—2014年有大幅增长,说明临床对于镇痛药剂量滴定的重视性有所提高,麻醉药品的使用更加个体化、规范化。吗啡缓释片用于肿瘤患者疼痛的长期控制,具有释药恒定、血药浓度稳定、给药方便等优点。

3.3.2 羟考酮缓释片:羟考酮为阿片类受体激动剂,口服生物利用度高于吗啡,起效快且持续强效,代谢产物活性小,长期用药无蓄积[6]。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成人癌性疼痛指南推荐口服羟考酮为癌性疼痛治疗的首选用药之一。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奥施康定)采用AcroContin专利技术,即38%的药物速释,可在1 h内快速起效,62%缓释维持稳定的有效血药浓度,持续12 h镇痛[7]。由表2可见,我院羟考酮缓释片的用量逐年增长,其优势已逐渐被临床认可。

3.3.3 芬太尼透皮贴剂:芬太尼为纯阿片类受体激动剂,镇痛效能是吗啡的75~100倍,其分子量小,脂溶性高,适用于透皮给药[8-9]。芬太尼透皮贴剂为无创性皮肤粘贴剂,药物经皮肤缓慢释放进入血液,无肝脏首关效应,不受胃肠道因素的影响[10]。透皮贴剂每贴可持续释药72 h,使用方便,适用于吞咽困难、便秘、伴有肠梗阻、严重消化道症状的患者。芬太尼透皮贴剂包括2.5 mg/贴(芬太克)和4.2 mg/贴(多瑞吉)2种,两者采用不同的制剂技术。芬太尼透皮贴剂2.5 mg/贴为储库型,药物由储库经控释膜缓慢释放;4.2 mg/贴为骨架型,药物与骨架基质混合后缓慢释放[11-12]。两者标示规格不同,但实际释药速率均为25 g/h,使用72 h后实际释药量均为1.8 mg[13]。由表2可见,芬太尼透皮贴剂的DDDs逐年增长,DDDs排序在2013年居第2位,仅次于吗啡缓释片,2014—2016年升至第1位。由表3可见,2013—2015年芬太尼透皮贴剂2.5 mg/贴的销售金额逐年增长,4.2 mg/贴的销售金额有所下降,说明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知和接受后,从经济上考虑,患者和临床医师更倾向于选择价格较低的芬太尼透皮贴剂2.5 mg/贴。

3.3.4 哌替啶注射液:哌替啶为人工合成阿片类镇痛药,镇痛作用相当于吗啡的1/10~1/8,维持时间较短,代谢产物去甲哌替啶在体内易引起蓄积中毒,WHO已不推荐其作为治疗恶性肿瘤疼痛的药物[14]。2013—2016年我院哌替啶注射液的DDDs和销售金额均呈下降趋势,说明随着对《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的深入贯彻学习,临床医师逐步摈弃了将哌替啶用于治疗慢性疼痛和癌性疼痛的传统理念。

综上所述,我院癌性疼痛患者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有个别药物的选择和使用需改进。药师发现少数患者在出现爆发痛时,随意自行增加缓、控释制剂的给药频次或剂量,不仅容易造成对镇痛药的耐受,也加重了经济负担。对于出现的爆发痛,应通过增加即释药品来处理,并根据需要调整剂量。为使癌性疼痛患者能得到有效的镇痛治疗、提高其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医师和药师应共同努力,加强麻醉药品合理应用的宣传和教育,不断提高麻醉性镇痛药的合理应用水平。

[1]Wilson KG,Chochinov HM,Allard P,et al.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 of pain in the Canadian National Palliative Care Survey[J].Pain Res Manag,2009,14(5):365-370.

[2]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1年版)》的通知[S].卫办医政发〔2011〕161号.2011-12-21.

[3]林平,甄健存,杨丽娟,等.2012—2014年六省市87家医院肿瘤患者抗抑郁药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36(20):1808-1813.

[4]马莹,张晖,翟青,等.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8—2011年癌性疼痛病人阿片类药物应用分析[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4,14(2):155-157.

[5]杨彩艳,柳全霞,张妍,等.癌性疼痛规范化病房中癌性疼痛治疗药物的应用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6,13(4):235-237.

[6]梁鹏,钟进才.羟考酮替换盐酸吗啡减轻阿片类药物耐药的临床研究[J].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11,3(1):69-72.

[7]朱正勇,曾飞聆.盐酸羟考酮新剂型——奥施康定[J].海峡药学,2007,19(7):82-83.

[8]汪平,熊维政,武惠斌,等.芬太尼透皮贴剂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5,26(32):4596-4598.

[9]林菁,曹伟华,李瑞娜,等.长期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21):3344-3349.

[10]李然,宁华,刘倩,等.癌症患者麻醉性镇痛药近5年用药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32(15):1236-1238.

[11]吕六彬,石亚萍,王晓芳.骨架扩散型芬太尼透皮贴剂对中重度癌性疼痛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评价[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17(2):155-158.

[12]韩健,杨萍,贾爱华,等.骨架扩散型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中重度癌痛效果评价[J].中国新药杂志,2009,18(12):1110-1112.

[13]Lane ME.The transdermal delivery of fentanyl[J].Eur J Pharm Biopharm,2013,84(3):449-455.

[14]李春艳,田德蔷.住院患者麻醉药品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1,11(5):413-415.

Analysis on Application of Narcotics on Patients with Cancer Pain in Northern Jiangsu People’s Hospital During 2013-2016

ZHANG Xuan,GU Yunxia

(Dept.of Pharmacy,Northern Jiangsu People’s Hospital,Jiangsu Yangzhou 225000,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and its trends of narcotics on patients with cancer pain in outpatient and inpatient in Northern Jiangsu People’s Hospital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our hospital”),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clinical rational drug application. METHODS: Prescriptions of narcotics of patients with cancer pain in outpatient and inpatient in our hospital during 2013-2016 were extracted and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in terms of general conditions of prescriptions,categories,DDDs,consumption sum and DDC of narcotics. RESULTS: Prescriptions and usage of narcotics on patients with cancer pain presented an increasing trend in out hospital; the top three drugs ranked in DDDs and consumption sum were respectively fentanyl transdermal patches,morphine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and oxycodone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DDC of all categories of narcotics had decreased. CONCLUSIONS: The application of narcotics in our hospital mainly includes oral pills and transdermal patches,which is basically rational.

Narcotics; Cancer pain; DDDs; DDC; Analysis on drug application

R971+.2

A

1672-2124(2017)08-1115-03

DOI 10.14009/j.issn.1672-2124.2017.08.038

2017-01-04)

*药师。研究方向:临床药学。E-mail:yjkzhangx@163.com

#通信作者:主管药师。研究方向:医院药学。E-mail:gyx_716@163.com

猜你喜欢
贴剂透皮麻醉药品
医院麻醉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针对新时期麻醉药品管理的探究
2012~2014年我院门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生物透皮短肽技术
生物透皮短肽技术
“贴剂”贴走哪些病
水凝胶贴剂的研究进展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院麻醉药品使用分析
氢溴酸高乌甲素经皮渗透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