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白宫,唯一的眷恋是菜园

2017-08-29 21:04路人丙
好日子 2017年8期
关键词:米歇尔菜园白宫

路人丙

自从2016年1月特朗普正式进驻白宫以来,很多美国人都非常关心位于白宫南草坪的一块菜园的命运,不只因为它或许是奥巴马一家遗留在白宫的唯一痕迹,还因为前任第一夫人米歇尔对这块菜园表现得十分“执着”。早在几个月之前,她就曾公开放话给未来的“第一家庭”,希望他们保留并善待菜园,甚至还代表一家基金会捐款250万美元,用于这块白宫菜园的日常维护。为什么 “第一夫人”偏偏对一块菜园念念不忘,难以割舍?她对这块菜园又有着怎样一种无法释怀的感情呢?

一个回答引发的思考

2007年,陪同奥巴马展开总统竞选的米歇尔来到芝加哥的一所小学参加“野餐品尝会”,谁知她对孩子们的一个无意提问,却听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答案。“你们喜欢吃蔬菜吗?”米歇尔问,“是的,夫人!”孩子们齐声答道。米歇尔又问:“那你们最喜欢吃哪种蔬菜呢?”一个胖乎乎的男孩最先举起了小手:“炸薯条!”

米歇尔有些哭笑不得,同时又深有感触:在很多习惯把快餐当作日常主食的美国人心目中,所谓好吃的蔬菜,可能真的就是炸薯条了,这也难怪体型超标的美国人在街上随处可见。再回想到自己两个同样喜欢吃汉堡的女儿,米歇尔意识到,健康的身体需要从娃娃抓起,需要从健康膳食做起,但如何把这种健康理念传输给更多的人,她还没有成熟的想法,直到她在白宫南草坪看到那片广阔的空地。

米歇尔第一次在白宫的草地上闲逛便脑洞大开,产生了一个特别的想法:这么一大片的空地如此闲置,实在可惜,为什么不种上蔬菜和水果呢?既可以补充白宫的餐桌,又能利用“第一家庭”的影响力将健康理念传达给国民,何乐而不为呢?不过,有些事情想想容易,实施起来却不免会遭遇阻碍。

米歇尔刚刚提出自己的想法,就收到了白宫首席园艺师劳拉·道林的“善意”提醒:真正适合白宫的园艺设计,应该是彰显雍容华贵的法式风格。道林的潜台词十分明显:种菜与白宫的整体风格、地位完全不搭,需要慎重考虑。可是此时的米歇尔心意已决,最终,这场被媒体称为“玫瑰花之争”的对峙,以道林的低调离职作为收场,没有欢送会,没有热情洋溢的感谢信。熟悉白宫内情的作家凯特·布劳尔对此评论说,这是白宫历史上第一次在种花还是种菜问题上展开的“战争”,米歇尔的胜利不只因为她贵为“第一夫人”,还在于她的健康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事实上,在白宫种菜并不是米歇尔的首创,从第二任美国总统约翰·亚当斯的“厨房菜园”,到狂热的园艺爱好者托马斯·杰斐逊总统;从第一夫人伊迪斯·罗斯福,到埃莉诺·罗斯福的“胜利菜园”……白宫草坪曾经被数次开发和利用,但大多没有产生什么影响力,一些看热闹不怕事大的人也因此在等着看米歇尔的笑话。不过,熟悉米歇尔的人却知道,这位性情淳朴、内心强大的第一夫人,只要认准了一件事,就很少有做不成的,白宫菜园也不例外。

最高级别的“农妇”

万事开头难。米歇尔在白宫实施她的“菜篮子工程”之前,征询了很多相关专家的意见。前任白宫主厨谢布向她推荐了生菜、香草、迷迭香、洋葱、大葱、黄瓜等蔬菜和香料种植品种。后来,加州知名厨师华特斯又在这份名单后面增加了青椒、芥菜和浆果等,最终形成了一份多达50余种作物的食材大名单。种什么东西算是明确下来了,可在一块102平方米的L型空地上究竟要如何种植这些作物,米歇尔还是没有思路。

一天晚上,米歇尔陪女儿萨莎一起看电视,无意中看到一个介绍“一米菜园”的节目,她顿时茅塞顿开,连忙让女儿帮忙录制节目,自己则火速召集工作人员观看录像,结果,大家一致认为将一米菜园克隆到白宫,是完全可行的。

第二天早上,米歇尔给一米菜园的创始人梅尔·巴塞洛缪打了一通电话,这位原本毕业于一流理工学院的学霸级园艺师,毫无保留地为米歇尔亲自讲解了一米菜园的制作方法,它是先用4条高度为15厘米的木板钉制成一个边长为1米的正方型种植箱,然后在箱子底部倒入梅尔自制的混合肥料土,再用挡板将种植箱分成等大的9份,每个网格可任意选择作物,搭配种植。据说这种模式已经被全世界超过100万的园丁所采用,是有效利用空间、收获率也极高的种植方法,极受热捧。梅尔最后还向米歇尔推荐了26种实用而且易活的作物,再一次对米歇尔之前整理的种植品种目录进行了补充。

当然,米歇尔还有一个格外关心的问题,那就是一米菜园的成本。梅尔的回答让米歇尔感到满意,包括种植箱、种子、土壤等在內,整个白宫菜园只花费不到200美元,只相当于原本预算的一个零头。

2009年4月,米歇尔带领着她的白宫种植团队正式开始了菜园的运作。国家公园服务监督处的园艺师吉姆·亚当斯负责菜园的总体设计,白宫园艺总管戴尔·黑尼负责种植和照料所有作物,米歇尔和两个女儿也利用所有的闲暇时光帮忙,甚至于“第一家庭”的宠物狗“波”,也成了看护作物的好帮手。

很快,米歇尔在白宫开辟菜园的消息变得人尽皆知,而她也十分愿意和大家分享其中的乐趣和体验。有一次,《华盛顿时报》的记者来白宫菜园采访,对方问米歇尔哪些是她种植的“得意之作”,她笑着指了指南瓜和哈密瓜,答道:“这个南瓜味道相当不错,可惜这一季只收获了5个;这个哈密瓜的外形简直完美无缺,可惜吃起来有些淡而无味。看起来,我的种植技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不过没过多久,让米歇尔备感自豪的时刻就到来了。

2009年11月24日,奥巴马迎来了就任以来的第一位到访佳宾——印度总理辛格。在那一次的招待国宴上,白宫厨师长科默福德用产自白宫菜园的果蔬和调料为客人烹制了美味的菜肴,糕点师比尔·约赛斯也用菜园收获的绿色食材制作了甜点。米歇尔骄傲地告诉客人,餐桌上的大多数菜品原料均为“白宫制造”,是绝对健康的有机食材,其中的一些更是种植全程都出自她本人之手,听得辛格频频点头赞叹,甚至忘记了尽享美食。

每年下来,白宫菜园几乎都有近500公斤的产量。除了供应给白宫厨房,捐献给当地的慈善机构“米丽娅姆厨房”之外,米歇尔还定期在白宫菜园举行果蔬品尝会。

人人受益的健康理念

米歇尔开辟白宫菜园的初衷,原本是向人们传递绿色健康的生活理念,而事实上,对此感受最深的,还是她身边最亲近的人。

奥巴马最初对于在白宫开辟菜园,兴趣并不是很大。2014年3月,米歇尔邀请华盛顿班克罗夫特小学的学生到白宫菜园一起收菜,奥巴马虽然闪亮登场,为太太造势助阵,但活动全程,他也只是站在场边贡献了几张合影而已,连果蔬的叶子都没有伸手碰一下。对于他而言,与热火队的NBA球星阿伦佐·莫宁亲密地聊天,显然要比跟胡萝卜打交道更有吸引力。

米歇尔对此曾经抱怨连连,甚至还在一次采访中“指责”老公“光说不练”,不过,这种情况后来发生了改变。2015年1月,奥巴马和米歇尔一起去俄亥俄州的托莱多访问,期间正值米歇尔的生日,奥巴马在献花替太太庆祝之余,还特意从五金店选择了一双绿色园艺手套作为礼物,以示对太太的坚定支持。

奥巴马原本对养蜂完全不感兴趣,也有一些畏惧。后来,他从电视上看到了一个介绍蜜蜂的纪录片,一夜之间态度大变,甚至还向米歇尔提出了在白宫菜园安装蜂箱的主意,不但使白宫的蜂蜜供应实现了自给自足,采集的蜂蜜还同时被他作为了自制啤酒的酿造原料。奥巴马平时有自酿啤酒的爱好,他给自己的啤酒取名为“白宫蜜酿”,有轻重两种口味,而啤酒中的甜味,便来自于白宫菜园的蜂箱。

2015年夏天,奥巴马还用白宫自产的有机蜂蜜为即将升入大学的女儿玛丽娅调制了一种绿色饮料,据说就连他的一些白宫幕僚在品尝之后都大赞爽口美味。从那以后,人们便很少从米歇尔的口中听到对奥巴马的埋怨之词,更多的则是对老公默默支持的感激之情。

不过,若论米歇尔背后真正的支援力量,还是首推母亲玛丽安。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之后,玛丽安也随女婿一家搬入白宫居住,并成为女儿米歇尔开辟白宫菜园的坚定支持者。她不但将自己之前积累的种植经验倾囊相授,还向女儿提出了搭建温室的建議,这也使得白宫菜园由原来的102平方米扩大到了260多平方米,各种有机作物次第生长,一年四季都不闲置。很多个午后,白宫的工作人员都能在白宫菜园里看到玛丽安忙碌的身影。也正是因为常年劳作的原因,已经年逾八旬的玛丽安至今仍然神采奕奕,健步如常。

米歇尔在白宫种菜8年,在她的积极宣传运作之下,不但白宫菜园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健康膳食的理念更是深入人心。通过米歇尔的大力倡导,全美上下掀起了一股种菜热潮,很多普通家庭都开始在自家的花园尝试一米菜园,享受田园农耕的乐趣,用20%的空间收获100%的健康。从这个角度来说,米歇尔坚持保留白宫菜园的确意义重大,只是不知特朗普夫人是否有这个兴趣。

猜你喜欢
米歇尔菜园白宫
米歇尔·马多作品选
工作室手记
白宫附近
不要说话
小小菜园有惊喜
疯狂大菜园
堆沙堡
画中有话
菜园里
谁的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