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提问提高教学效率

2017-08-29 00:31杨永先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8期
关键词:开放性思维数学

杨永先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计并应用到位的数学课堂提问,能够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问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在课堂提问上,教师要注重提问的形式与问题的类型,不断探寻科学合理的引导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普遍重视,并已成为广大教师积极采用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设计并应用到位的数学课堂提问,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投入自我探索,有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尤其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应不断探索与实践,优化课堂提问,注重提问方式方法的运用,在数学课堂提问的设计、实施上探寻策略。

一、有效的提问原则

有效教学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在这种教学中,教师可以讲授,但不能总是只有一个声音。而课堂是否出现和维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状态,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问。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回应或回答,并且这种注意、回应或回答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在大多数课堂教学中,大量流行的话语往往是老师一系列善意的询问:“对吗?”“听清楚了没有?”“听明白了没有?”“听懂了吗?”……仿佛学习成了一件欣赏和练习“听”的艺术。这样的提问是没有时效性,也对我们的教学不会有大的推进作用。课堂上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好比罗盘和路标,直接引导学生的思维和方向。

二、课堂提问要锤炼提问技艺术,关注提问效益

“教学的藝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其实就是若干个问题的有机组合,并且每个问题都是一个数学学习的“驿站”。数学教学是否成功,学生所获数学知识的多少,都与教师课堂提问的质量有直接关系。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不能只在于会讲、善讲,更应在于会问、善问。有效提问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掌握它需要教师付出极大的心思和精力。教师要积极锤炼有效提问的技艺能力,会敏锐观察和有效捕捉关键问题,把问题问在知识的核心处和思维的关键处,能用言简意赅的语言表述问题,善于对“问题转化”的指导,善于用直问与曲问、正问与反问、重问与轻问、追问与转问等提问方式,善于平衡学生独立思考与教师有效介入,能积极有效地进行巧妙而充满智慧与情感的理答。

三、恰当地将封闭性问题转变为开放性问题,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封闭性问题远多于开放性问题。这种事先设计好备选答案,将学生的回答限制在被选答案中的封闭性问题,把学生的思维牢牢“捆绑”在教师规定的教学路径上,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思维。个别学生作答,不能很好地照顾到其他学生,也影响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所提问题的开放程度,是影响提问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恰当地将封闭性问题转变为开放性问题,利用开放性的问题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需求,能够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参与动机,进而调动学生的智慧潜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学生因此有了更多的机会回答问题,展示自己,增强了学生参与度,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这也正是有效教学所要追求的,最终达到了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活动质量提高目的。例如,有些教师习惯以“你明白了吗”这样的“虚假问题”来结束课堂教学,学生多数也会回答“明白”或是“懂”等固定不变的答案,但是真正明白什么,懂得什么教师不得而知。如果将“你明白了吗”改为“这堂课同学们都理解了什么”,这样就将一个封闭式的问题成功转化成了可供学生分析讨论、广泛阐述观点、分享观点的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同时也能通过学生的分享,了解肯定学生学到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课堂提问要为学生提供运用高水平的思维和推理的机会,发展学生认知水平

数学课堂提问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创设一些高级认知水平的问题,正确地引导学生解决,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认知水平。例如,在学习“可能性”的时候,有这样一道习题:每次箱子里应放什么球?①随意拿一个,不可能是红球;②随意拿一个,一定是红球;这时学生对于这个问题答案无非是放几个黄球和白球,或是只装几个黄球,只装几个白球。若是教师在此时就认为回答完毕进入下一个环节的话就会失去好的提问时机,这时教师应适时的增加一个问题:“随意拿一个,可能是红球应怎么放就可以了呢?”这样一个高级认知水平的问题,能引导学生从现象总结出问题的本质,学会独立的思考,扩展问题,从而掌握学习的技能。

四、结语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应该突出问题的重点,难度恰当,既让学生思考清楚,又不会缺乏挑战性,对学生没有锻炼意义。数学其实是一门概括性很强的学科,教师的提问应该巧妙地结合实际,灵活地变通提问方式,让学生有更大的思维空间,对问题做更深一步的思考。

猜你喜欢
开放性思维数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寻求开放性道路
重读天一阁开放性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