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2017-08-30 00:07吴斐斌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17期
关键词:诚信教育诚信现状

吴斐斌

摘要:诚信教育是中学生道德教育的重点内容。但现在中学生的诚信现状令人担忧,诚信缺失现象严重。本文就对中学生诚信的现状、原因入手分析。对当代学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与大家共讨。

关键词:诚信;现状;原因;诚信教育

一、中学生的诚信现状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要求: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中学生正处于性格的发展、成型阶段,可塑性强。因此,中学教育应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他们大都处于充满幻想、充满憧憬的如诗如梦的年龄,对新生事物充满了好奇,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但他们还没有完全独立和没有科学的判断决策能力,涉世不深,对道德失范所带来的后果没有足够的认识,有些学生看似“不拘小节”,却充分反映了诚信意识淡薄,因此,中学生的诚信缺失现象也常见不鲜:1、考试为了得高分,不惜采用一切手段作弊;2、为了满足私欲,不惜伸出黑手,偷拿或骗取同学钱物;3、为了撑面子,不顾家中父母操劳的艰辛,绞尽脑汁从父母手中骗钱;4、为了逃学,不惜利用各种借口向老师请假或辩解,凡此种种,无不体现出了当今中学生“诚信”的缺失。

二、中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当代中学生诚信缺失主要有以下因素:

1.社会大环境直接引诱和影响了中学生不诚信(即社会因素):现在社会的某些污浊失信之事,总会或直接或间接地作用,影响到这一原本生活在纯净环境中的中学生。2、家庭教育中“智育目标”与“德育目标”的反差(即家庭因素):中国的家庭教育长期以来都是强调智育,即获得高分数。在这一功利教育的驱动下,就无可改变的决定了家庭的教育思路,重智轻德。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未能起到表率作用。3、学校教育中对中学生起的作用(学校因素):学校不按素质教育的有关规定,延长课时、随意挤课、延缓放学时间的现象在各学校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为提高教学质量而弱化着校园的诚信氛围,成为学生诚信养成的严重阻力。4.学生本身的抗干扰能力脆弱(即自身因素):在其成长过程中,中学生正处于半成熟状态,有一定的认识能力,但没有较高的辨别力;有一定的思维意识,但又经不住现实的打击,抗干扰能力较弱。

三、农村中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

向学子灌输诚信之德,是古往今来德育主题之一。先前,在忠、 孝、仁、义、礼、信中,诚信渗透到各个方面,诚信于君为忠,诚信于父为孝,诚信于友为义,诚信于民为仁,诚信于导为礼。千百年来,诚信教育始终贯穿中国的传统教育之中,那么如何来加强中学生的诚信教育呢?

1.正面教育,营造氛围 “立身处世,诚信为本”。我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孔子在《论语·学而》中有这样一句话:“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意思是说做人、做事要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做人做事的道也就产生了。要发扬这一中华传统美德,学校就要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教育活动,全校师生都认识树立诚信道德的重要性,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道德氛围。还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有助于诚信品德培养的书籍,指导学生经常阅读,让他们了解伟大人物诚信品德的形成过程和高尚品德对人生的重要作用,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开阔他们的思想境界,激发他们培养“诚信”品德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以身作则,身正为范 身教重于言教,古今中外的事实都证明了: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中国古代教育中注重的身教就是提倡为人师表。一个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品格,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接受其“传道、授业、解惑”。江总书记指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使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崇高地灵魂塑造另一个诚信的人格。教师无言的诚信人格感化,远远超过刻意的“教育”。另外学生管理也讲诚信。学校的诚信形象,直接影响着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3.巧用激励,推动教育 我们常说:好人有好报。我想,这不应该仅仅是一个善良的愿望,应该让好人看到这个好报,应该让讲诚信的人享受到诚信的果实,这才是现实和社会给予好人的公平。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甚至是社会教育中,要学会并善于用激励的手段,采用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的方法,对出现讲诚信的人和事典型给予褒扬,以此形成一种人人讲诚信的良好气氛。

4.小事着手,持之以恒 诚信教育要从细小的事情做起。生活学习中有些事因为很细小,人们不重视它,而丢失了很好的教育资源。如我们学校的有些班级就为每位学生设立诚信记录,把有不良信誉的学生,如值日生不擦黑板,不打扫教室及卫生区、抄袭作业,不交作业、上课无故迟到、考试作弊等行为,由班长记录在册,然后再由班主任一一记载,一年内凡有不良记录的学生不能评选三好学生,不良记录越多,品德等级越低。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校纪校规,一定要说到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如考试作弊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决不能言而无信。

四、 总结

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教育他们从小养成“诚信”的道德品质,从自身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此外,还要教育他们学法、知法、守法,依法律己,为全社会营造诚实信用的良好环境尽到自己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

[2]《初中思想品德课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2月

[3]《诚信赞歌》银河出版社2006年3月

(作者單位:广东省湛江农垦南华中学 524149 )endprint

猜你喜欢
诚信教育诚信现状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高校诚信教育及诚信体制建设研究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浅谈高职大学生考试诚信的养成教育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