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决算实用性工作的思考

2017-09-01 07:11张玉凤
财会学习 2017年15期
关键词:实用性思考问题

张玉凤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体系的建立,财政决算在整个财政财务管理的地位更加突出,如何使财政决算更加简单明了,能够让外行看得懂、内行看得明白,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现实问题。针对财政总决算及部门决算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财政总决算与部门决算相衔接度,使决算能够更有效地反映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向、强化部门预算与部门决算的衔接,使部门决算有效反映部门预算的执行情况、调整部门决算体系等建议。

关键词:财政决算;实用性;问题;思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体系的建立,财政决算在整个财政财务管理的地位更加突出,社会对财政预决算公开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如何使财政决算更加简单明了,能够让外行看得懂、内行看得明白,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现实问题。

一、当前财政决算的现状

近年来,为适应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等改革需要,我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财政总决算和部门决算报表体系。

财政总决算:一是报表体系设计合理,由录入表、决算表和分析表三大部分构成。囊括了财政的所有收入、支出、资产、负债等明细数据,并可自動提取生成各类分析报表。二是反映层级全面。构建了依托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报表体系,包含各级财政数据的立体的报表集合。三是报表分类规范清晰。一般预算、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外专户、政府性收支与资产负债及各种补充资料一应俱全。

部门决算:一是填报口径进一步统一、规范。明确了部门决算的单位编报范围和资金编报范围。二是报表指标设置进一步优化。将行政事业类资金与基本建设类资金合并反映,对一些不适用的指标进行了删减,增设了财政财务管理需要的报表和指标。三是报表体系结构进一步完善。结合现行的预算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需要,调整规范了主表和附表的划分,报表的使用性更强。

同时,两套决算互相衔接的耦合性得到改善,财政总决算为部门决算提供财政拨款数据,部门决算为财政总决算提供基本数字相关信息,二者互为补充,两套决算成为密不可分的一个有机整体。

二、存在的问题

新的决算体系运行以来,提供了大量的决算信息,为政策制定、加强预算编制与管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决算报表过于复杂,个别指标太过专业,两套决算间以及决算与预算的衔接还不够完善,决算工作的实用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主要体现在:

(一)财政总决算与部门决算的口径存在差异

理论上,财政总决算支出数为部门决算的财政拨款收入数,但在实际决算工作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支出科目分为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和支出经济分类科目,支出功能分类反映政府各项职能活动,即政府用财政性资金究竟做了哪些事情,支出经济分类则反映政府支出的具体用途,即政府的钱究竟是怎样花出去的,是用于人员工资还是用于项目建设等。而财政资金是由部门进行支付的,财政总预算会计无法真正核算到经济分类,其经济分类只能通过部门决算来反映。由于部门决算编报范围与财政总决算编报范围存在差异,在整套财政总决算与部门决算报表中反映不出财政资金的经济分类,即报表的使用人无法了解到财政资金真正花在了什么地方。

(二)部门预算与部门决算未形成有效衔接

部门决算是部门预算执行的结果,也是对部门预算编制情况以及预算执行情况的一个检验。而目前,部门决算与部门预算还未形成有效衔接。部门决算在编报过程中,需要核实的数据很多,对部门决算合理性须进行分析核实,往往只注重与财政拨款数据的核对,而忽略了部门决算与部门预算之间数据的核对,很少对部门决算报表的收入、支出项目与当年的预算数进行对应核对。再加上预算单位“重预算、轻决算”的思想根深蒂固,个别单位领导只关心本单位能要来多少钱,至于决算如何填报,那只是财会人员的事,根本不闻不问。

(三)部门决算体系本身存在缺陷

1.资金范围不全面。按照部门决算编报要求,对资金范围填报口径的解释为“不包括偿还性资金”。无疑,将单位的借贷收入排除在了部门决算之外。

2.有些指标界定不清楚。如部门决算基本数字表中的“其他人员”中长期聘用人员没有明确的界定标准,造成了决算数据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财政拨款和财政补助人员”(财政供养人口)的不准确。

3.报表内容过于繁杂。报表存在重复现象、报表数量大、指标繁琐的问题。庞大的部门决算报表体系,政策性强、技术含量高、涉及面广,再加上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政策的把握、指标的理解各异,编制起来费时、费力、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会打折扣。

(四)预算管理不清晰,决算填报不明确

1.存在上级部门拨款问题。有些单位从上级部门(指不是同一个预算级次的部门)取得财政收入,单位在“其他收入――非本级财政拨款”中反映,同时也在支出中进行反映,而上级部门又在补助下级支出中反映,由于不属于同一个部门内部,无法进行抵减处理。这样从整个地区和全国看就存在部门决算本身收支重复计算的问题。

2.存在财政对不同级部门拨款问题。拨款的财政部门支出在总决算中全面反映,并在代编决算中进行反映。而收到资金的非同级预算单位,如果在“其他收入――非本级财政拨款”中反映,同时也在支出中进行反映,这样就造成了不同级部门决算存在重复计算问题。

(五)软件系统相互脱节

1.总决算与部门决算软件不衔接。目前,财政总决算使用的是黑龙江大正公司开发的执行2.0系统,部门决算使用的是北京久其软件公司研发的部门决算软件。由于两套软件不衔接,往往只能由各地自主开发模板或进行人工核对,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2.总决算与财政总账系统、单位账务系统与部门决算软件不兼容。我们都知道,财政总决算绝大部分是从财政总账中“过数”,而由于两套系统不兼容,只能由决算人员手工填报。同样,由于单位账务处理系统与部门决算软件不兼容,也使得在填报部门决算过程中只能靠人工将数据“搬家”,这样在数据“迁移”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纰漏,影响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影响决算质量。

三、改进决算实用性的几点思考

(一)提高财政总决算与部门决算相衔接度,使决算能够更有效地反映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向。一是调整“个别事项权责发生制”的使用范围,使财政总决算的财政拨款支出与部门的财政拨款收入相匹配。如果总预算会计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使用同一种收支确认方式,则可以保证财政总决算拨款支出与部门财政拨款收入相匹配。二是细化财政拨款四张表经济分类,并在部门决算中恢复财政代编的经费差额表,规定只填报财政拨款四张表,汇总后形成原“小口径”(财政拨款口径)表进行反映。这样既能弥补财政总决算经济分类的缺失,又能使财政总决算的支出在部门决算中进行全面反映。

(二)强化部门预算与部门决算的衔接,使部门决算有效反映部门预算的执行情况。一是与部门预算核对,确保部门预算与部门决算的有效衔接,同时要细化部门预算(含看中下达的调整预算)经济分类的编制,规范划分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二是调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体系,在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的款及科目下,增设二个项级科目即:项目支出和基本支出,把目前的项级科目降為目级科目。这样无论从财务管理还是预算管理都容易掌握,能够确保预算与决算的相衔接。

(三)调整部门决算体系,使之更加科学合理。一是重新界定纳入部门决算资金的编报范围。将偿还性资金的收支纳入部门决算中单独反映,将单位经营性收支剔除部门决算,按企业决算以另外渠道报送。二是重建报表体系,使之更清晰规范。三是精简报表,删减容易发生歧义的指标,减轻基层单位数据填报量减少表间的钩稽关系审核。

(四)规范预算管理,使决算填报口径更加明确。一是取消财政部门对非本级预算单位拨款,凡是需要对非本级预算单位进行拨款时,作为特殊事项,通过转移支付形式转由同级财政部门支付,确保同级财政只对同级预算单位拨款。二是不同预算级次的预算单位之间(指省对市、市对县等)不发生资金领拨关系,即本部门收到的拨款只用于本级(省、市、县等)预算支出,对不同级部门的拨款可以上下级财政间通过转移支付形式进行划转。

(五)进一步整合各类相关软件。加快推进金财工程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将现有的国库集中支付、非税收缴、预算总会计、部门预算管理、指标管理、部门决算、财政总决算、单位财务核算等软件系统进行整合,全部置于财政支撑平台之上。使各软件之间即相对独立,又能方便快捷地传递数据,达到业务流程合理、数据相互共享、资源充分利用的目标,简化工作环节,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形成相互制约、运行规范、监督有力的财政管理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1]财政总决算编制说明.

[2]部门决算填制说明.

[3]预算管理与会计.

(作者单位:葫芦岛市财政局)

猜你喜欢
实用性思考问题
基于实用性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探索
凤凰精选
抢眼披风
不一样的水桶包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