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背景下,事业单位涉税问题浅析

2017-09-01 21:14王丽
财会学习 2017年15期
关键词:浅析营改增事业单位

王丽

摘要:“营改增”即营业税改增值税,是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之后最重要的一项财税体制改革措施,增值税只对产品或者服务的增值部分纳税,减少了重复纳税的环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事业单位也面临着涉税问题的挑战。如何应对“营改增”背景下的涉税问题是事业单位需要探索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营改增;事业单位;涉税;浅析

一、“营改增”的改革背景及经济意义

“营改增”即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我们国家税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目前已在很多行业顺利展开,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营业税管理存在很多漏洞,制约着国家税控功能的发挥,一些事业单位经常会利用营业税税务漏洞进行偷税漏税,“营改增”既能完善税制也能减税,消除了重复征税,增强了税控功能,进一步规范了我国的纳税体系,减少企事业单位增值税偷税漏税的现象。降低了小额纳税人税负,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带动扩大就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二、“营改增”对我国事业单位的主要影响

在“营改增”背景下,纳税人分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现行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管理制度中,存在着起征点偏低,“征收率”偏高,增值税专用发票方面的规定不恰当等问题,带来了不利于小企业生产经营,不利于增值税制规范,不利于税收征管等不良影响。有许多事业单位有经营服务性收入,属于一般纳税人,对于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根据具体情况,有税额增加现象,比如,营业税原税率是5%,“营改增”后,税率为6%,但单位大部分支出为人员经费,因此可用于抵扣的进项税有限,造成税负不降反增,使得这些单位忧心忡忡,甚至无法理解“营改增”的意义和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纳税负担。甚至影响资金运转。

三、事业单位在“营改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对“营改增”的认识不到位

部分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纳税额不减反增,给单位和员工造成极大困扰,不理解“营改增”的意义和作用。还有些事業单位财政拨款是它主要的资金来源,致使自上而下对税务工作不够重视,不了解和纳税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国家现行政策,仍停留在事业单位无需纳税的旧观念上,不能按时依法纳税,甚至有些事业单位根本没有专门的税务管理岗位,上一级管理部门执法力度不够,监管不严,造成一些事业单位存在漏税现象。

(二)缺乏专业型税务人才

很多事业单位由于重视不够,受编制、资金等限制,忽视了涉税人员的岗位配备,或是由其他财务人员兼职,或是用不太懂业务的人员代管,这些人员不了解现行的法律法规、制度政策,即使知道也只是皮毛,理解的不深、不透,加之自身的业务水平有限,工作不认真,劳动态度涣散,工作中经常出现纰漏,给税务工作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三)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

由于不能及时适应“营改增”的税收方式,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缺乏各种制度的约束,管理不严格。在税务工作中,国家还没有相应的专门的事业单位监管机构,因此,监管力度不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薄弱,缺乏对税控风险的有效评估和信息交流,没有正确的纳税观念,纳税行为不规范,有时由于缺少对涉税的统筹规划和相关优惠政策的正确理解,无形中增加了多纳税的风险。有些事业单位还存在不及时纳税现象,违背了相关的规定,从而导致纳税额的增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四、“营改增”之后单位的若干应对策略和建议

(一)提高认识

增值税已经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税种之一,增值税的收入占中国全部税收的60%以上,是最大的税种。增值税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税收收入中75%为中央财政收入,25%为地方收入。虽然有些事业单位纳税额有所增加,但要从总体来看,国家的财政收入增加了。提高对税务工作的认识,高度重视,正确理解事业单位涉税问题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纳税意识,加强对依法纳税的理解,树立依法纳税观念,明确税务管理的责任划分,单位法人是第一责任人,税务工作人员负主要责任,加强对税务工作的监管力度, 一切按流程规定办理,违者严惩不贷,保证资金运转的良性循环,多了解相关法律和现行政策制度,依法纳税,维护单位合法纳税的权益。

(二)提高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人员的税务工作能力

事业单位要设置专门的税务管理岗位,配备懂得专业知识具有较强工作能力的人员上岗,税务工作人员要不断学习,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国家现行的相关政策和有关规定,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多为涉税人员提供外出学习和参观机会,学习其他单位先进的经验和管理理念,开阔视野,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自身素养,并把学到的理论和经验运用于自己的工作实践。加大资金投入,引进水平高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来担任税务工作,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奖励,从而促进了整个税务人员的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完善各种制度,加强财务内控管理

为减少税额的只增不减,所有支出尽量索要增值税专用发票,建立完善各种制度, 扩大经营范围,增加进项税的抵扣。加强内控管理,健全日常税务申报管理、涉税合同审批、税额统计与分析、专题税务筹划等多方面内控制度,强化发票管理制度,提高发票在领用、开具及保管等环节的规范性,按章行事,违责必究,建立涉税档案保管制度,做到账目清晰,有据可查。随时检查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实行岗位责任制,细化责任分工到每个人,制定建立量化考核制度,每一项工作的业绩都记录在案,作为年终考核的主要依据。

五、结束语

“营改增”有利于贯彻公平负税原则,促进了生产经营结构的合理化,保障了财政收入的稳定及时。因此,事业单位应调整好心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财务内控管理,引进和培养税务专业技术人才,让事业单位把各项公益事业做得更好,从而促进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璐.“营改增”背景下事业单位涉税问题浅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6):50-51.

[2]张丹,王题.墓于“营改增”背景下事业单位涉税问题分析[J].学术论坛,2016(8):173-174.

[3]廖小霞.关于事业单位如何应对“营改增”的思考[J].行政事务资产与财务,2016(17):20-21.

[4]刘和珍.事业单位营改增有关问题探析[J].财经界,2016(33):303-305.

(作者单位:泰安市房产交易中心)

猜你喜欢
浅析营改增事业单位
浅析测量不确定度及评定
浅析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
浅析维吾尔语表可能语气词
渤海国文化浅析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