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2017-09-01 23:27田瑞晓
财会学习 2017年15期
关键词:建筑企业营改增应对措施

田瑞晓

摘要:在2011年财政部与税务总局出台《关于印发<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方案>的通知》后,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税制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主要包括将增值税改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常规计算方法,并根据全部收入的11%的比例,在企业发生应税交易时缴纳增值税。该文件的实施,使得建筑企业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建筑施工企业采用何种有效措施来应对“营改增”不利影响,已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文章主要研究了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以供参考完善。

关键词:营改增;建筑企业;影响;应对措施

营改增作为一项重大的税制改革,是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税务内容改革的关键。建筑企业应积极应对营改增带来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营改增在企业税收方面的积极作用,从而完善自身经营的业务模式。

一、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

(一)有利影响

1.降低企业的税负率。过去建筑企业都是根据总包款减去分包款后的金额,并乘以对应税率来缴纳营业税,所以在缴纳税款时,企业不能抵扣已经交过税金的材料发票,导致同一个课税对象重复缴纳营业税与增值税的现象频发。自执行营改增后,对建筑企业的税务缴纳进行了改革,规定将建筑企业增值税项税额减去项税额来计算缴纳金额,有效避免重复纳税的现象出现,从而降低建筑企业的税负率。

2.有效规范企业行为。营改增实施后,增值税的税率由原来的3%变成11%,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按照正规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来缴纳税款,这样有关部门即可通过專用发票扫描仪来认证获取的发票,防止收到虚假发票,从而有效规范企业行为,维持市场经济秩序。

3.优化资产结构。营改增实施后,由于采购施工机械设备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促使企业更新换旧,优化自身经营的资产结构,提高竞争力。此外,通过采购机械设备,还可缓解施工人员的工作量,减少人工费的支出,从而降低建筑企业的税负。

(二)不利影响

1.对财务管理的影响。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建筑企业使用完工百分比法对经营收入进行核算,而增值税法要求依据合同约定的付款日来支付工程款,合同没有约定或者是约定不明确的条件下,要求依据应税服务的完工量来确认。加上建筑企业项目数量多、合同签订和经营地分散的特点,没有科学的管理手段与方法来管理,导致申报数据出现误差,无法取得发票,增加了增值税进销项发票的管理难度。

2.对企业税务的影响。对于建筑企业的发展情况而言,建筑产品的成本主要由2部分组成:间接成本与直接成本。其中直接成本主要有人工成本、机械折旧费用和材料成本,而间接成本这时水电费、会议费和办公费。建筑企业是劳动力密集型创业,生产成本中人工成本占据很大一部分,但是人工成本没有进项税,因此在缴纳税务过程中不能抵扣人工成本费,加大了企业税务负担。此外,由于建筑企业的项目费用数额过大,为了确保自身施工正常进行,通常会拖欠部分工程款,而这一借款费用不能抵扣,这就增加了建筑企业的税务负担。

3.对组织结构的影响。我国目前大中型建筑企业的组织架构大都采用集团公司方式来管理,内设多个分公司、项目部和子公司。在营改增实施前,虽然集团公司具有建筑资质,但工程项目施工的单位是子公司与分公司,资质共享的现象普遍。而营改增实施后,建筑企业沿用传统的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模式,可能会存在以下问题:①合同签订主体与施工主体不一致,进项税额与销项税额不符,导致进项税额不得抵扣。②集团公司内部的总分包缺乏合同关系,总包方不能得到分包方进项税,增加了企业的税负。

二、建筑企业应对“营改增”不利影响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财税制度建设,有效规避税务管理风险

建筑企业应将岗位设置、职责分工、流程管理和核算规则等项目内容纳入到财税制度建设中,建立完善财税制度,通过内部控制体系强化税务机关的征管能力。

(二)积极进行税务筹划,合理降低企业税负

对于钢材和水泥等建筑材料,可抵扣进项税额的17%,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必须通过正规途径开具增值税票,并验明真伪,以顺利抵扣进项税。而砂石、部分电气材料与水料应集中采购,并要求对方提供正规增值税发票,如果无法取得发票,尽可能要求对方到税务机关代开。对于周转材料与资产设备,由于企业投标前需缴纳投标保证金,建筑企业可按照自身具体情况,在资金充足的条件下,调整工程计价依据,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减少现金流量流出,从而降低企业税负。

(三)实现组织结构的专业化、扁平化

建筑企业应及时梳理已设立的各子公司、分公司和项目部,明确企业经营方向与管理职能,通过并购重组方式优化组织结构,实现组织结构的专业化。此外,建筑企业还需按照生产经营的具体需要,重新设立下级单位,适当拆分公司业务,通过小规模纳税人税负水平的优势来降低整体税负。例如为适应营改增,建筑企业应结合自身生产经营的特点,在市场经营开发与项目经营管理的基础上,改变传统多级法人、内部层层分包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成立内部专业化公司,由设备租赁公司负责设备外部租赁,收取租赁费,并向施工单位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以解决外部租赁不能获取17%税率进项发票的问题。由混凝土公司负责向施工单位提供工程项目需要的建筑材料,方便施工单位抵扣进税项,真正实现组织结构的专业化、扁平化。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营改增的实施,对建筑企业不仅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建筑企业必须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对传统生产模式进行创新,提高自身管理水平,让企业顺利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张娟.浅析营改增后建筑企业的应对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5(18):324-326.

[2]陈云.浅析建筑企业“营改增”的应对措施[J].会计师,2014,No.202(19):70-71.

[3]邱晓莉.浅析建筑企业营改增的应对措施[J].会计师,2013,No.167(8):55-56.

(作者单位:洛阳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建筑企业营改增应对措施
浅谈“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建筑集团心理整合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当前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分析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