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智慧政务建设与发展路径研究

2017-09-01 03:01车洪莹
财会学习 2017年15期
关键词:社会治理大数据时代

车洪莹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电子政务开始向智慧政务转变,在新形势下,我国于2013年开始进行智慧城市建设。本文在对智慧政务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智慧政务建设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由于我国智慧政务处于实践与探索阶段,面临缺乏智慧政务顶层设计、信息安全和政务服务体系碎片化的挑战,因此提出建设与发展的路径,即加强智慧政务的顶层设计、制定相关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和政务服务体系整体化。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智慧政务;社会治理

一、智慧政务的内涵及特点

(一)智慧政务的内涵

从概念的来源来看,与智慧城市一样,智慧政务具有舶来词中国化的特征。在英文中,并没有与其意义完全相同的学术概念。与之相近的概念有:Smart government,Intelligent government,Ubiquitous government(简称u-Goverment)以及government3.0等。尽管这些概念的表述形式有所不同,但其内涵和外延却极为相近[1]。本文对智慧政务作如下界定:智慧政务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在电子政务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共享、整体协同、智慧管理等,实现公共服务从全能型转向智慧型、服务型,因此,智慧政务是电子政务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产物。

(二)智慧政务的特点

1.可定制。随着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的使用与发展,过去的公共需求的“公共性”正在逐渐丧失,个性化的需求正在成为主流,要求政府的沟通渠道要多元化、政务服务的回应速度要快等。[2]因此,智慧政务将根据公众个性化的需求,实现公共服务的可定制。

2.智慧化。智慧政务依托于大数据技术,具有智慧化的特点。智慧政务将从大量的数据中智慧获取满足于人们需求的数据,及时回应;通过数据整合与科学分析,实现智慧决策;对政务服务的流程进行优化升级,对政务服务的管理要素进行治理,实现智慧化治理。

3.大數据化。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是智慧政务的关键要素。如果没有了大数据,智慧政务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实现智慧政务,要获取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化、民主化决策,实现政务服务的精准化治理。总之,智慧政务必须立足于大数据基础之上。

二、大数据时代智慧政务建设的意义

(一)推进多方力量协同的社会治理

智慧政务作为社会治理模式的一种,是建立在新的有效政务需求之上的。智慧政务将改变过去由政府主导的局面,智慧政务的建设将会融合政府、企业、社区等多种力量进行社会治理。

(二)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型升级

随着社会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公民及一些社会组织利用智慧政务平台,发布自己的公共需求,其需求也将会从各种渠道得以满足,形成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只有当需求超过自治能力时,才会向政务部门求助。因此,智慧政务将推动政府向有限政府、服务型政府转变。

(三)推进政务自身的发展

在大数据时代,智慧政务建设将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及时采集数据,对公民的需求进行预测;同时用户也可以通过智慧政务获取信息、对政务部门进行评价,对智慧政务实现动态监督,最终使信息化与政务相结合,实现社会的有效治理。

三、大数据时代建设与发展智慧政务面临的挑战

(一)缺乏智慧政务顶层设计

当前,智慧政务是随着信息技术、经济发展和智慧城市而发展起来的,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高级阶段。因此,当前我国对智慧政务的建设处于实践与探索阶段,缺乏对智慧政务的战略与规划,导致信息共享机制难以建立、重复建设浪费严重、跨部门协作受到阻碍。因此,智慧政务建设必须制定统一的顶层设计。

(二)信息安全受到挑战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降低了运行的成本,但是也给信息安全带来了威胁,存在信息窃取、个人信息倒卖等问题。云计算涉及网络、终端等方面的问题,其中集中存储的数据涉及范围广,包括个人、企业、政府等信息,这就使得智慧政务的建设面临信息安全的挑战。[3]

(三)政务服务体系碎片化

我国政府存在“信息孤岛”现象,信息不能充分共享与挖掘;各部门之间不能有效整合,存在壁垒;政务流程缺乏有效的系统整合。因此,政务服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对政务服务体系的构建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大数据时代智慧政务建设与发展的路径

(一)加强智慧政务的顶层设计

面对智慧政务处于实践与探索的现状,必须加强智慧政务的顶层设计。首先在明确智慧政务建设目标的基础上,建立智慧政务的总体战略、规划与具体内容。其次,对智慧政务的硬件、软件、信息共享机制等进行整体规划,为智慧政务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二)制定相关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

在信息社会,信息安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对信息的治理。一是制定政务公开法律法规,对可以进行公开不涉及私密的信息及时进行公开;二是制定相关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使政务人员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三是通过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定,为智慧政务的建设塑造良好的法治思维。

(三)政务服务体系整体化

政务服务体系具有一体化和整体化的特点,因此必须对服务体系内的各个环节进行协调。一是跨部门加强合作,提高办事效率:二是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对信息进行重复利用;三是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最终促进政务服务体系的整体化。

参考文献:

[1]赵玎,陈贵梧.从电子政务到智慧政务:范式转变、关键问题及政府应对策略[J].情报杂志,2013(01):204-207.

[2]多淑金,郭梅.我国智慧政务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保定学院学报,2015(9):38-43.

[3]于冠一,陈卫东,王倩.电子政务演化模式与智慧政务结构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6(2):22-26.

(作者单位:长春工业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猜你喜欢
社会治理大数据时代
结构性嵌入:社会治理视域下强制隔离戒毒“民警+社工”工作模式研究
社会治理视域下的
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社会转型期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和经验研究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政府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社会组织发展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