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再思考:困境及对策

2017-09-01 03:07李炘格
财会学习 2017年15期
关键词:困境分析社会福利制度改革

李炘格

摘要:研究中对社会福利制度改革进行了系统性的探究,认识到了改革中存在的困境,针对社会福利制度改革问题的分析,总结了制度改革的优化对策,核心目的是通过社会福利改革制度的优化,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困境分析;优化对策

在社会经济体系革新发展中,社会福利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在统计中可以发现,我国在2013年的经济总量达到了9.04万亿美元,超过了美国经济总量的一半,但是,我国社会福利水平远远低于了美国及日本等发达国家,这种福利政策改革问题的出现为我国经济体系的改革以及经济体系的协调发展造成了严重制约。虽然我国在发展中逐渐将补缺型社会福利转变为普惠型社会福利,但是,在福利制度政策整合中,仍然面临着一定的限制性因素,为社会经济的运行及创新发展造成制约。因此,在社会福利制度改革背景下,需要政府部门通过对福利制度改革困境的分析,进行优化对策的完善,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保证。

一、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困境

(一)资金管理范围相对狭窄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政府每年用于社会福利支出的费用相对较少,通过统计发现,2012年用于社会福利中的费用支出有115.80亿元,该种比例占民政事业实际支出中的3.6%,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对社会福利整合的资金投入力度逐渐提升,但是,在资金管理分析中,其资金的投入范围仍然相对较少,大部分的社会福利事业单位都是按照国家的财政拨款维持福利项目,这种制度方式并未在真正意义上拓宽投资渠道,从而出现了福利项目资金严重短缺以及供需矛盾的问题。

(二)城乡社会福利水平悬殊

由于我國呈现二次元经济结构,国家在发展中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来满足城市进程的核心需求,在这种发展背景下,城市的社会保障系统趋于完善。但是,在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分析中,其中的教育、医疗、养老等保障内容远远低于城市,这种现象的出现也就造成城乡福利差异大的现象。因此,在社会经济创新发展中,需要认识到城乡社会福利的悬殊问题,认识到城乡发展的基本需求,从而为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保证[1]。

(三)社会福利立法制度落后

虽然我国在发展中对社会福利立法工作有了一定的认知,同样作出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在工作构建中仍然存在着福利工作立法制度不足的现象。只有少部分的特殊法律通过了全国人大,但是这些立法仍然只是作为宏观性的政策指导内容,在制度执行中缺少详细性、完善性的政策规定,从而为社会福利立法政策的完善造成制约。

二、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对策分析

(一)完善政府主导的合作价值

对于政府主导机制而言,其作为社会资源集中的行政体系,如果缺乏了对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等内容的认识,其活动内容的构建也就无法得到充分性的满足,严重的会制约社会福利的整合。对于专业介入而言,主要是国家在改革及发展中,需要认清国家改革及发展的基本职能,完善行政化社会服务体系以及社会经济运行体系,因此,在该种背景下,需要将政府部门作为主导,通过对服务职能化的改革,进行专业管理工作的介入,整合制度管理的基本体系,从而为专业社会工作理念发展的创新以及福利制度体系的革新奠定基础,促进社会福利工作职业化、专业规划的发展。

(二)实现社会福利工作的制度化

在社会经济改革及发展中,需要通过集中规划管理满足市场化、社会化的发展模式,而且,为社会发展以及世界发展中,需要将政府的行政运行后方式、经济体系以及政治体系作为革新内容,满足社会福利改革中自下而上的制度突破机制。同时,在社会福利工作制度化分析中,需要通过对中国福利政策管理制度的确定,进行改革工作的创新,满足社会福利工作整合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需要确定和谐发展的整合,满足社会福利服务体制的转变观念,促进中国特色化福利制度的管理创新,提升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原有机制,为特色化社会福利制度的创设提供支持,满足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

(三)实现社会福利工作的职业化

在社会福利工作整合及发展中,需要通过对职业化方式的创新及完善,可以将社会福利制度改革进行转变,满足建立现代化、社会化的整合机制,因此,在制度革新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在制度确定中,确立社会工作的现代化福利整合机制,改善民生、预防并解决社会问题,从而满足社会福利工作的制度化及形式化。第二,在福利制度改革分析中,需要将社会工作制度作为核心,完善社会福利制度的创新机制,并在服务职能、工作岗位及考核评价等规范工作等工作分析中,保证社会福利制度创新的合法性。第三,在行政管理体系分析中,需要将社会管理以及社会服务职能进行转变,并将其交由专业机构进行职业内容的整合,转变原有的社会制度整合方式,从而保证社会福利工作构建的合法性及稳定性[2]。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中,为了提升社会各阶层人们的发展需求,需要将福利工作的整合作为基础,通过对社会发展目标的整合分析,满足社会福利制度发展功能性的基本需求,从而实现政策革新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在特色化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其创新性的工作任务整合方式需要将经济发展以及质量的提升作为核心,通过对不同阶级社会福利管理工作的分析,进行社会福利制度的稳定改善,实现社会经济的稳定革新及优化创新。

参考文献:

[1]成海军,陈晓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嬗变[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03):70-78+127.

[2]柯晓朦.关于中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 (08):45-46+92.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困境分析社会福利制度改革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
电子废弃物回收政策目标:社会福利还是环保回收率?
浅议中国死刑制度改革
对建立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几个难点问题的思考
浅谈实验室管理与改革
社保制度改革之思考
浅析农村电网的改革发展及困境
英国计划推进儿童社会福利改革
社会整合理论视域下中国社会治理创新的困境与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