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制造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9-01 20:18王佳莉
财会学习 2017年15期
关键词:企业竞争力制造业内部控制

王佳莉

摘要:如今,市场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元化,其带来的影响之一就是制造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使得各制造企业不得不开始考虑提高企业竞争力,措施之一就是提高制造业内部控制。解决问题要先发现问题,如今制造业内部控制中就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都对制造业的发展有一定的阻碍。本文就这些问题给出了一些个人看法。

关键词:制造业;内部控制;企业竞争力

如今,经济发展越来越快速,各种竞争愈加激烈,各种企业都企图通过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以此来面对接踵而至的挑战。制造行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历年以来已经对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制造业也面临着转型。为了加强制造业的竞争力,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是当前尤其重要的。

一、改善制造业内部控制的意义

(一)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真实有效

如今制造业内部不管是规章制度,还是办公流程都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改善提高制造业内部控制不仅可以将规章制度明晰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可以监督员工认真负责的工作,保证企业内部财务信息真实有效。企业领导人也可以及时看到准确有效的相关财务报告及各种相关信息,方便其适时地做出决策。

(二)确保企业资产完整安全

不管是哪种企业或单位,都需要规章制度规范员工行为。员工按章办事才能确保企业资产完整安全。提高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就是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各方面的努力让企业走上科学的、向上的发展道路,打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加强员工的工作动力,确保企业资产完整安全。

(三)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提高制造业内部控制可以完善企业资金的管理,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资金的价值,同时可以优化资金的周转制度,使得企业高效率运行。完善资金管理包括了企业各种项目的成本支出及各项收益,提高企业内部控制,就可以有效管理各种资本运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提高制造业内部控制可以明确企业内部各职能的分配,将责任明确到部门及个人,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在问题出现的时候可以快速找出问题源头并解决问题,降低风险,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制造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以应对不断到来的挑战。

(五)有利于從容应对政府监管

政府相关部门会不定期对各企业业务做相关检查,而大多企业都是在检查前才进行整理,有些企业更是停止其他工作,全力应对政府检查,影响工作进度。加强内部控制可以提高制造企业内部各项工作的管理,使得一切工作条理化、明晰化,在政府相关机构检查时可以快速提交各项报告,节省时间,从容应对政府随时的监管。

二、制造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各项制度不健全

当前有许多企业都有着一套规章制度,但很少有企业会按章办事,这些所谓的规章制度也就成了摆设,而且其中不少制度还是无法实行的。制造业往往过于注重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内部员工的职责划分就难以考虑仔细,当工作中出现问题时,很难快速有效地找到责任人并解决问题,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制造企业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大多都是按照理论生搬硬套,难以联系实际,导致很多工作都是无用功。还有就是企业不能按照实际需求对员工进行职务安排,很多制造企业都采用“一人身兼多职”的做法,严重违背了行业的基本原则。

(二)对内部控制缺乏足够的认识

制造企业往往都规模比较大,人员也比较繁杂,这就意味着企业在管理上要更加细致和认真。市场经济发展极其迅速,各行业也需要及时改进内部控制管理。就当前来看,制造业在这方面有许多不足。企业相关人员不能紧跟时代步伐,在做出规划时,经常只局限于企业内部,不能扩大到企业之外的区域,对企业发展做出更有创新的规划。同时,有些企业领导不重视内部管理这一方面,不会及时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跟进了解,上级与下级不能及时沟通,这无疑会阻碍企业的向前发展。

(三)审核能力不足

当前多数制造企业的审核部门都是隶属于其内部管理层,没有专门的审核部门,在各种工作审核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其他部门的干扰,缺乏独立性。同时,审核工作很难受到上级部门的重视,使得审核部门人员不能公开公正的展开工作,在有些环节上不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企业又没有相应的监督制度,如此一来,很难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解决,降低工作效率。

(四)财务控制执行力度不够

制造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很少会进行沟通,财务部门不能及时对各部门财务情况进行了解,从而不能做出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财务规划,时间一长很容易出现问题。同时,制造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过于随意,没有严格的制度的约束,如此一来,很容易影响到企业的运营情况。

(五)缺乏信息化建设

如今,网络技术发展迅速,信息化建设在各行各业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但对制造业而言,信息化建设还远远不够。各制造企业虽然在前期生产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了信息化,但在内部管理上的投入还严重不足。

三、提高制造业内部控制的相关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制造企业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首先要明确部门及职能分化,职责划分要清晰明确,保证责任到人;其次,制度建立要建立在实际之上,要有一定的可行性;最后,各种职能要有相应的人员负责,不能再有“一人身兼多职”的情况出现。

(二)提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

制造企业要时刻关注市场经济的变化,及时对经济变化做出一系列评估,加强对制造行业方方面面的认识,这样才能对企业发展做出适时的规划,在企业原有的运营情况下做出一些创新规划。同时,企业领导者更不能完全按照下属各部门的报告做出一系列指示或规划,应该及时与各部门沟通,了解企业内部的实际运营情况。只有各部门、各管理层协调运行,企业内部控制才能越来越制度化。

(三)提高审核能力,设立审核部门

制造企业要设立专门的审核部门,可以委托专人打理,防止企业中其他部门的人与审核部门有所牵连,以保证审核工作的公平公正。管理层要给予审核部门一定的信任,放权给审核部门,提高其工作效率。

同时,企业要对审核工作制定专门的监督制度,可以设立“多级监督”制,各级之间及时交换意见,提高审核结果的可信度。

(四)加强财务控制的执行力度

制造企业规模相对较大,财务管理工作极其重要。企业应该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对应的培训,提高其专业度的同时,加强职业素养的养成。

企业各部门要及時跟其他部门沟通,就企业各方面的问题及一些想法做及时的交流,有利于对企业发展做出全面规划。

(五)加强内部控制管理信息化建设

如今制造业在前期生产等过程中都逐渐实现了信息化建设,但在内部控制上还未重视起来。制造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企业内部的人员管理、财务管理等各项管理都要录入该系统,这样有利于各部门信息共享,省去了一些不必要的工作。同时企业领导也可以通过管理系统发现问题,及时作出指示,各部门及时做出调整,提高效率。

(六)建立风险预警系统

市场经济瞬息万变,各种不确定因素频频出现。制造业要建立相应的风险预警系统,随时对企业所要面对的风险进行监控,在危机出现的时候,可以及时做出应对措施,降低企业损失。同时,企业可以聘请专业的风险评估专家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

四、结束语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制造业面对着极大的挑战,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机遇。制造业对国家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提高其内部控制,应该成为当前制造企业的重中之重,而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不仅可以帮助制造企业明确企业发展目标,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有利于相关机构的监管。只有内部管理实现了制度化,整个企业才能有效运营。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内部控制中的问题也会随之不断出现,本文就当前存在的部分问题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希望对相关机构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俞小康.浅析制造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息,2015(06).

[2]肖朝钢.从财务视角谈制造业的内部控制[J].中外企业家,2013(11):36.

[3]李静.财务管理视角下制造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路径探析[J].内控经纬,2016(6):226-236.166.

[4]霍瑞红.基于财务视角的制造业内部控制研究[J].国际商务会,2013(4):46-48.

[5]郑大芳.探析制造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与实施方法[J].财会学习,2016(07).

[6]杨瑛娟.制造业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影响研究[J].西部财会,2015(03).

(作者单位:上海尤顺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企业竞争力制造业内部控制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
诚信文化与现代企业的品牌建设研究
管理创新助力企业发展“逆水行舟”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