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2017-09-01 09:02廖小霞
财会学习 2017年15期
关键词:财务内部控制构建事业单位

廖小霞

摘要: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在管理资产资金上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阐明构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了完善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我国事业单位日益庞大的资产而言,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已是刻不容缓。为了保障资产资金安全,我国事业单位应进一步认清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所能发挥的作用,立足制度建设,加强制度执行力,切实为事业单位资产资金管理建立起一道科学合理的体系。

一、构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意义

(一)能够有效保护单位资产的完整和安全

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主要以财务手段来对单位资产资金进行规范管理和控制,以预防或避免单位资产出现因浪费、贪污、挪用等不合理因素而导致损失。事业单位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既可以使单位的资产资金管理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使财务收支、资产管理科学化、规范化,避免资产资金流失,又能从源头上预防和及时发现贪污腐败等违法犯罪现象发生。

(二)能够提高单位会计信息质量

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通过制定资产资金的业务处理流程,对相关职能职责进行科学分工,据此所形成的会计资料经过多次审核,其财务数据在整个流程中经过多次使用和验证,能够有效防止错误产生,其真实性和可靠性能够得到保证。

(三)利于发挥会計监督的作用

我国《会计法》明文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据此,各事业单位也应按照法律的规定,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包括会计内控制度),通过会计完善单位内部约束机制来落实国家和地方制定的系列财经法规和纪律,充分发挥会计监督作用,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保驾护航。

二、当前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对各项费用支出难以形成有效控制

一是事业单位的三公经费(公车、因公招待费、办公经费)一直缺乏严格控制,不少事业单位对三公经费根本没有制定控制标准和办法,有的单位即使有制度也不严格执行,出现了很多领导签字就报销的反常现象。由此,在三公经费上容易出现耗用资金多、浪费支出大的问题;二是对于包括设备在内的资产采购费用存在浪费大、价格高的问题,很多事业单位在设备等资产的采购上缺乏科学有效的监控制度,不但造成资金浪费严重,而且还容易滋生腐败。

(二)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在采购完成以后,缺乏后续使用管理及处置上的财务内控制度约束,重采购轻管理的现象非常普遍。例如,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对于进入单位的固定资产没有及时登记和入账,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实物卡片登记和固定资产明细账登记,同时保管职责也未得到落实,易造成固定资产流失。

(三)财务预算的作用难以发挥

随着部门预算改革的深入,事业单位在财务预算管理得到了形式上的加强,在实际工作所发挥的作用则仍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预算编制不够科学,当前很多事业单位预算都是按照上年收支情况、当年预计收支情况来确定的,在这个过程中,缺乏细化和较为精确的量化,容易出现超预算或预算过剩严重的现象;二是预算的刚性约束不够。预算在执行过程中,缺乏约束和控制力,调整预算的随意性较大,无法真正发挥预算在费用控制上的刚性作用。

三、完善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对策

(一)确立事业单位负责人在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主体责任,不断增强相关责任人员的内控意识

首先,根据我国《会计法》及《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的相关规定,事业单位负责人在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中作为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作用的发挥负有主要责任。其次,在对事业单位负责人明确主体责任的基础上,还要强化其内控意识,必要时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使事业单位负责人更为准确的认识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建立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路和办法。最后,通过事业单位负责人牵头,强化财务部门及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对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了解和认识,在对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立问题达成共识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实际,开展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由于事业单位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员在建立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之初就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责任意识和内控意识,为下一步内控体系的构建提高了效率,营造了良好的内部环境。

(二)以强化会计基础工作为重点,发挥会计系统在财务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从当前情况来看,不少事业单位由于会计基础工作不够扎实影响了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作用的发挥。为了提高财务内部控制水平,切实实现保护事业单位资产资金安全的目标,事业单位必须在强化会计基础工作上下功夫,把问题解决在源头。一是要针对会计基础工作建立相应的制度规范,把事业单位资产采购、使用、处置对应纳入会计基础工作台账,做到凡是涉及资产管理的环节都能够在会计基础数据中得到及时反映和登记,为后续管理提供信息和数据支持;二是强化对财务人员的培训,人的因素也是导致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作用无法有效发挥的一大问题,因此必须对财务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和训练,使其明确工作职责,掌握工作方法,及时完成涉及资产管理的财务工作;三是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定期对会计基础资料开展检查,凡是工作不到位,制度执行不力的部门和人员都应受到相应的惩罚,对于会计基础工作开展得好的部门及人员则应及时给予奖励,并将其工作方法和经验作为示范向在本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中推广。

(三)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切实增强单位内部制度的执行力

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取决于一套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从制度建设的目标出发,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应该以管资产、管资金为目标,建立既能够保证资产资金合理使用,又能够保障资产资金安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对于事业单位的资产,要从采购、使用到处置建立一套环环相扣的制度,在采购环节,要坚持集体介入,阳光采购的原则,对询价、招标等关键环节做好制度设计,做到集体决策,监督部门全程监控,从制度上保证能够以合理价格采购到单位所需的资产,并能够预防腐败滋生;对于资产的使用,同样需要加强制度设计,坚持按照以需定采,以需定用,根据单位的实际需要来采购,不需要的就不能够采购以保证资金不浪费,采购回来的物资要做到实际应用,不得闲置。同时,在资产的使用过程中,要建立相应的保管和使用责任制度,以防止资产在此环节流失;另外,事业单位在资产的处置环节也容易发生资产流失的问题,因此必须制定出资产的处置和报废标准,明确相应的处置程序,坚决杜绝不到使用年限提前报废以及随意处置资产的行为发生。对于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也是财务内部控制的重点,要建立对资金的使用以及对使用过程进行监控的制度体系,明确资金使用的审批权限,强化监督责任,切实建立资金管控的防火墙。

四、结束语

据上述的分析可知,基于当前事业单位在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必须确立事业单位负责人在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主体责任,不断增强相关责任人员的内控意识,以强化会计基础工作为重点,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以发挥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在保障资产资金安全上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申丽.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6(13):33-34.

[2]司芸辉.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研究[J].西部资源,2015(06):144-146.

[3]胡亦农.浅议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基本框架的构建[J].中国总会计师,2012(06):89.

[4]谭金锻.构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探索[J].财经界(学术版),2012(04):205.

[5]王海英.小议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及体系的构建[J].经营管理者,2012 (04):78.

[6]陈紫莹.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研究[J].财会研究,2011(05):48-49+52.

(作者单位:广州市交通运输研究所)

猜你喜欢
财务内部控制构建事业单位
我国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现状综述
医院财务电算化与财务内部控制策略探究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