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茶6种嫁接方法试验分析

2017-09-03 09:44邓荫伟唐娅娜张敏姚吉霞
中国林副特产 2017年4期
关键词:芽苗嫁接苗金花

邓荫伟,唐娅娜,张敏,姚吉霞

(1.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4;2.桂林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广西桂林541004)

金花茶6种嫁接方法试验分析

邓荫伟1,唐娅娜1,张敏2,姚吉霞1

(1.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4;2.桂林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广西桂林541004)

对金花茶嫁接试验设6个处理,重复4次。分析结果表明:从嫁接成活率看,以芽劈接、芽根接2种方法的平均成活率较高、达90%以上,苗芽接的平均成活率次之、成活率为80.33%;从抽梢率来看,以苗芽接的嫁接方法平均抽梢率最高、达81.20%;从抽梢长度分析,以苗切接、苗芽接、苗劈接3种嫁接方法的平均抽梢长度较佳,分别为17.87 cm、18.54 cm、18.27 cm,这主要是采用 2年生的小苗作砧木,其根系发达,嫁接成活后能迅速生长;从成本、效益、培育苗木数量与质量综合分析,金花茶的嫁接育苗宜采用芽劈接、芽根接2种嫁接方法。

金花茶;嫁接;成活率;抽梢率;抽梢长度

金花茶(Camellianitidissima)为山茶科、山茶属金花茶类的植物[1]。金花茶的花色呈金黄或黄色,炫丽夺目,花瓣仿佛涂着一层蜡,油润晶莹,茶树姿势柔美,四季常青,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因此也具有“茶族皇后”、“幻想中的黄色山茶”等美称[2]。金花茶的花、叶、根富含茶多糖、茶多酚、维生素B、维生素C、叶酸等多种纯天然营养成分,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同时还含有茶氨酸、苏氨酸等几十种氨基酸,以及富含多种对人体具有重要保健作用的微量元素和大量元素,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防癌抗病,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保健功能[3]。

金花茶具有特殊的花色遗传基因,该遗传基因不易被复制,因此金花茶的有性繁殖具有一定的困难[4],这也是金花茶的数量一直较为稀少的原因,另一原因是金花茶资源被过度开采与挖掘,再是生态环境遭受侵害,也导致该物种受到了严重的威胁。金花茶特殊的生物学功能特性,使金花茶在种植方面有着特殊的要求。金花茶的人工繁殖是快速增加金花茶资源和形成新物种的关键。目前繁殖金花茶最常用的繁殖方式为扦插[5]和组织培养[6]两种。但这两种方式依然难以改变金花茶的根系脆弱、生长缓慢、适应能力差的缺陷。嫁接繁殖是多种无性繁殖方式中比较简单的一种,并能够维持金花茶的遗传保守性,若选择生长健康的金花茶接穗和适合的砧木进行嫁接,还有希望得到根系强大、生长迅速、环境适应能力强的金花茶植株。本试验为探究和了解金花茶的嫁接繁殖方式,以6种嫁接方法进行金花茶嫁接,选出适合的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广西北海市合浦县石康镇广西合浦德顺种养有限公司金花茶栽培种植基地,地处109°18′ E、21°44′ N,海拔23.0 m,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年均降雨量1500~1800 mm,年均气温22.4 ℃,极端最低温度-0.8 ℃,极端最高温度37.7 ℃,年均日照为1920 h,无霜期358 d,相对湿度75%~86%[7]。当地气候受季风环流影响,雨热同季,干湿季节明显,冬暖夏热,盛行风向季节变换明显,偶现昼夜交替的海陆风。试验地坡度缓和,土层深厚,保土保肥力强,疏松易耕,土质偏沙,土壤偏酸性[8]。主要植被有:牛筋草[Eleusineindica(L.)Gaertn.]、野牡丹(M.candidum)、小飞蓬 [Conyzacanadensis(L.)Cronq.]、桃金娘(Rhodomyrtustomentosa)、香附子(CyperusrotundusL.)、鹧鸪草(EriachnepallescensR.Br.)、蒲公英(Herbataraxaci)、画眉草(Eragrostispilosa)、三叶鬼针草(BidenspilosaL.)、酢酱草(OxaliscorniculataLinn.)、狗牙根[Cynodondactylon(Linn.)Pers.]、黄花稔(SidaacutaBurm.F)等。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有芽苗砧类嫁接——芽劈接、芽根接、芽侧接,小苗类嫁接——苗劈接、苗切接、苗芽接,共6种嫁接方法。其中芽劈接、芽根接、芽侧接法以越南油茶幼芽为砧木,而苗劈接、苗芽接、苗切接则采用2年生越南油茶小苗为砧木进行嫁接,每个处理嫁接300株。6种嫁接方法,重复4次,共嫁接7200株。

1.3 试验材料

1.3.1 嫁接时间和用品。嫁接时间:2015年4月15日至16日。嫁接工具有:嫁接刀,切削板:用于切削芽砧、苗砧与接穗,切削板厚2.0~3.0cm,长、宽20.0cm×15.0 cm。嫁接捆绑物:用来捆绑固定接穗和砧木,芽劈接、芽根接、芽侧接3种接法采用专用铝薄片,铝薄片长为3.0~3.8 cm、宽为0.5~0.8 cm;苗劈接、苗切接、苗芽接则选择电用胶布进行绑扎。其他用品的准备,如标签、枝剪、塑料薄膜等。

1.3.2 接穗选择。接穗采自广西合浦德顺种养有限公司的9年生的普通金花茶植株,主要采自植株树冠中、上部无病虫害、腋芽饱满的半年生枝条,枝条的叶片间距在2.5 cm以上,枝条粗度为0.3~0.4 cm。枝条采回后立即用含量为50%的多菌灵600倍液浸泡5~10 min消毒,虑干保湿备用。

1.3.3 砧木选择。芽苗砧类嫁接有芽劈接、芽根接和芽侧接3种方法,砧木采用越南油茶种子培育而成的还未展叶或刚展叶的芽苗。小苗类嫁接有苗切接、苗劈接和苗芽接3种方法,砧木是采用2年生营养杯种植、长势键壮的越南油茶实生苗,苗木高35~50 cm,地径0.5~0.7cm。

1.4 操作方法

1.4.1 芽苗砧类

1.4.1.1 芽砧培育:芽砧培育首先是河沙储藏种子,用于培育砧木的种子通常选取颗粒饱满、生理充分成熟、无病虫害、无损伤且粒大的越南油茶种子,种子必须在嫁接的上年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选择成熟度好的种子,种子的储藏方法是在室外地坪采用红砖砌作沙床,沙床宽1.2m、高30cm, 储藏前先在地面上铺上一层15~20 cm厚的河沙,然后撒一层较密的种子,种子不可重叠,在种子上盖一层约10cm厚的河沙,再撒一层种子,最后再盖一层15cm厚的河沙,在沙藏期间经常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2月下旬气温开始回升时,淋水增加沙床湿度,促进种子萌发。4月上旬种子已萌发,幼芽长10~12 cm,即可开始嫁接,将种芽连同挖出并清洗去河沙,用50%多菌灵600倍液浸泡5~10 min,捞出虑干保湿备用。

1.4.1.2 苗圃整理:苗圃选择在地势较高、土质偏沙土、易灌溉、排涝不积水且向阳的地段,在嫁接栽苗前对苗圃进行深翻整地,打细整碎土块,施足肥料,肥料与土充分拌匀。接着作床,苗床宽1.2 m、高20.0 cm,长8.0 m,步道宽40.0 cm。然后建架遮阳棚,棚高2.0 m,棚的面积与苗圃地面积相符,棚顶及四周用遮阳网盖严围严,要求遮光度达到 90%。

1.4.1.3 嫁接

(1)芽劈接。 削接穗:将穗条放在切削板上,每段穗条长2.0cm左右,先在叶片的穗芽下方0.3 cm处下刀,刀面与接穗的交角为10°,向下直拉一刀,接着将穗条翻转至第一刀对称面,同样方法下刀,将接穗削成削面切口长1.2~1.5 cm、尖为30°的薄楔形穗芽,使得每穗芽为1叶1芽,叶片保留1/2,削好的接穗要立即进行嫁接,不能及时嫁接的可盖上湿毛巾保湿,并在30min内嫁接完毕。切砧木:将带有种子的油茶芽苗,在种子上方2.0~2.5cm处用嫁接刀截断,在芽苗根部3.5~4.5cm处切断,接着在种子上方断面的髓心中心垂直纵切一刀,开口深为1.2~1.5cm。在削接穗和切砧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接穗和砧木的削面切口平滑。接合:将削好的楔形接穗芽插入开口处,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要对准、密合,然后在砧木苗开口处下方用铝片捏紧,使砧穗紧贴,铝片上边缘与砧苗断口平齐。为了提高嫁接的成活率,嫁接好的芽苗要放入桶内并盖上湿毛巾保湿,避免干燥或阳光直射,1.0h内定植完毕。

(2)芽根接。削接穗:与1.4.1.3的(1)中削法相同。切芽根砧苗:采用种芽根粗0.30~0.35 cm,长4.0~4.5cm芽根作砧,首先在芽根上方切口沿髓心向下纵切一刀,深1.2~1.5cm,接着将接穗插入,接穗与根砧形成层对齐,如遇砧穗之间粗细不同时,只需对齐一面即可,然后用铝片将嵌入接穗的砧苗绑扎好,放入桶内并盖上湿毛巾保湿,避免干燥或阳光直射,1.0 h内定植完毕。

(3)芽侧接。削接穗:与1.4.1.3的(1)中削法相同。本方法不同的是在种籽上方0.3cm断去芽尖,在带种子的芽根下方0.3cm处侧边下刀,切深1.2~1.5 cm 的开口,然后将削好的接穗插入,形成层对准,用铝片将接苗绑扎好。保湿、定植与1.4.1.3的(1)方法相同。

1.4.1.4 定植方法:定植前将苗床淋透水,紧接着将嫁接好的芽苗按3.0 cm×8.0 cm的株间距定植,定植时需用长20.0cm,直径0.7cm的木条打洞,然后将嫁接苗栽植入内,移栽嫁接苗时要注意,轻拿轻放,防止断芽、断根,嫁接苗移栽入土后稍压实土壤。定植后淋透定根水,再喷洒50%多菌灵的600倍液,然后搭上白色塑料农膜做成的拱棚,农膜周围用土压实、保温保湿,做好试验标记与记录。

1.4.2 小苗类

(1)苗劈接。削接穗:与1.4.1.3的(1)中削法相同。切砧与接合:将嫁接的砧苗离地面13.0 cm左右处剪断,在砧木断面正中心垂直对半劈开,开口深1.2~1.4 cm ,然后将削成薄楔形的接穗插入砧木开口中,在插接穗时注意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一定要对齐,如接穗比砧木粗或细,形成层只要对齐一边便可,这样利于接口愈合,用电用胶布从下往上缠绕封紧切口,将苗木移植拱棚内。

(2)苗切接。削接穗:先在穗芽对称面的下方0.3cm处向下切削,深至形成层,斜面长1.2~1.4 cm,然后在穗芽基断面削成45度角的斜面,再平芽上方0.3cm切断,即成2.0cm长的穗芽,每一穗芽为1叶1芽,叶片保留1/2。削砧木与接合:在砧苗地面以上13.0 cm处剪断,选择砧木表皮光滑的一面,用嫁接刀在切口皮层内稍近带木质部的位置往下直切,切下长度稍短于接穗的一个长斜面,宽度要求与接穗的宽度相差不多。将削好的接穗长削面对准砧木的嫁接削面,接穗削面与砧木削面的形成层对齐,接穗削面略高出砧木削面,再用电用胶布从下往上缠绕封紧嫁接口,最后将嫁接苗木移置于拱棚内。

(3)苗芽接。根据接穗的大小,选择砧木的嫁接部位,一般是在砧木离地13.0 cm处,用嫁接刀上下左右切出一个方形的切口,切口深至木质部,切面长1.4cm。削接穗与砧木一样,在接穗上用同样的方法选一饱满腋芽,削取一个长宽与砧木切口同样大小的芽片,芽片留叶1/2,立即将芽片的削面对准砧木削面处,然后用电用胶布上下捆紧接口,捆绑时露出腋芽和叶柄,最后在嫁接株的接芽上方0.3 cm处剪断砧苗,再将嫁接株移置于拱棚内。

(4)小苗类嫁接后的处理方法。嫁接后要及时管理,确保苗木正常生长。首先将移入拱棚内的嫁接苗淋透水,及时喷洒50%多菌灵的600倍液,然后搭上白色塑料农膜,农膜周围用土压实、保温保湿,做好试验标记与记录。

1.5 苗圃管理

1.5.1 除膜、除萌。嫁接苗定植后间隔3~5天到苗圃检1次,发现问题立即解决,盖农膜25~30天揭开农膜除草、除萌、淋水,喷施叶面肥,同时喷洒70%的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喷药后立即盖好农膜保湿保温,再经20~30天后嫁接株的嫁接口已愈合,并有10%的嫁接株抽梢,即可除去农膜,除膜时不能全部揭开,先将拱棚两端农膜揭开,经4~5天后再全部揭开,除膜最好选择阴天进行,除膜的第1周如遇上高温干燥,必须立即淋水保苗,这是提高嫁接苗的成活率、出圃率的关键一环。

1.5.2 除膜后的管理。除膜后保持圃地土质湿润,间隔2~3天淋水1次,10~15天喷施叶面肥1次,同时喷洒防病药液,苗圃出现杂草时要及时清除,嫁接株的萌芽要及时除净,只有这样的精细管理,才能促进嫁接苗的抽梢生长。

1.6 统计分析方法

嫁接后于2015年9月22日统计各处理的成活植株,计算成活率。成活率(%)=成活株数/嫁接株数×100;嫁接后于2016年1月12日调查统计抽梢率,并调查各处理的抽梢长度,抽梢率(%)=抽梢株数/成活株数×100;平均抽梢长度=各植株抽梢长度之和/抽梢株数。采用Excel 和SPSS进行数据整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嫁接方法的成活率分析

表1 6种嫁接方法的平均成活率分析表

注:每处理300株。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说明在P<0.05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下同。

由表1可看出,芽劈接的平均成活率最高,为91.59%;苗切接的平均成活率最低,为67.92%;芽根接、苗芽接、苗劈接、芽侧接的平均成活率依次为90.83%、80.33%、78.33%、72.33%、67.92%。由显著性差异分析可知,芽劈接、芽根接的平均成活率之间显著性差异不明显,但两者都显著高于苗劈接、芽侧接、苗芽接、苗切接。

2.2 不同嫁接方法抽梢率分析

表2 6种嫁接方法的平均抽梢率分析表

由表2可看出,以苗芽接平均抽梢率最高,为81.20%,经显著性差异分析表明,其平均抽梢率也明显高于苗切接、芽根接、芽侧接、芽劈接和苗劈接5种嫁接方法,其次平均抽梢率较高的为芽劈接,为72.97%,而平均抽梢率最低的是苗切接,为63.75%。芽根接、芽侧接、苗劈接的平均抽梢率分别为72.11%、68.91%、72.16%,三者之间的平均抽梢率显著性差异不明显。

2.3 不同嫁接方法抽梢长度分析

表3 6种嫁接方法的平均抽梢长度分析表

由表3可看出,以苗切接、苗芽接、苗劈接的嫁接方法平均抽梢长度都普遍较高,分别为17.87 cm、18.54 cm、18.27 cm,并且显著性差异分析表明,三者的平均抽梢长度显著性差异也明显高于芽劈接、芽根接、芽侧接三种嫁接方法;芽劈接、芽根接的抽梢长度分别为12.03 cm、11.14 cm,两者的显著性差异不明显,芽侧接的平均抽梢长度仅为6.90 cm。

3 讨论与结论

3.1 从6种嫁接方法的成活率分析:以芽劈接、芽根接2种方法嫁接的平均成活率较高,达90%以上,苗芽接的平均成活率次之;芽侧接、苗劈接、苗切接的平均成活率不高的原因可能是:当采用芽侧接法时,砧木直径较细小,侧接时不易控制,当插入接穗时,砧木易被撑破,使得成活率降低;后两者的嫁接方法可能由于2年生砧木与接穗直径大小不一致,砧木直径大而接穗小,当绑上电用胶布时,容易造成捆绑不严实,砧木留出切口面积较大,而山茶科的油茶植株含有多酚类物质,易被氧化褐变,抑制砧木与接穗愈合,导致成活率降低;芽劈接和芽根接的芽苗砧与接穗的粗度相当,嫁接口的接洽缝严密,形成层对齐较好,芽苗砧的细胞分生能力强,接穗愈合快;苗芽接的嫁接方法对砧木的损伤小,砧木切面与芽片切面贴合,减少空气接触,伤口不易被氧化。因此,芽劈接、芽根接和苗芽接的3种嫁接方法成活率高。

3.2 嫁接后抽梢率分析:以苗芽接嫁接方法的平均抽梢率最高,其显著性差异最明显,苗切接平均抽梢率最低;而芽苗砧类嫁接的3种嫁接方法的平均抽梢率之间的差异显著性不明显,说明抽梢程度相对一致,其原因是苗芽接的接芽接触面积大,砧木的根系发达,嫁接成活后抽梢快。

3.3 嫁接后抽梢长度分析:以2年生越南油茶为砧木的嫁接苗生长较为较好,但嫁接苗长势不齐;芽苗砧类嫁接的植株抽梢生长慢,其原因是芽砧的根系少,吸收养分不能与小苗类根系发达的相比。

3.4 本试验以2年生越南油茶小苗为砧木的苗芽接嫁接苗抽梢率较高、生长较为迅速,但其成活率相对较低,该方法对操作技术要求熟练程度高;芽苗砧类嫁接的生长较为缓慢,但抽梢率相对平齐,芽劈接和芽根接的成活率相对较高,达90%以上,嫁接操作简单,成本低、效益高。因此,在生产上建议采用芽苗砧类的芽劈接、芽根接2种嫁接方法。

[1]梁盛业.金花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

[2]苏孔武.广西金花茶开发探讨[J].广西农学报,2010,25(8):98-100.

[3]骆文华,王燕,黄仕训,等.金花茶嫁接繁殖试验[J].浙江林业科技,2013,33 (2):60-62.

[4]傅立国.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第一册 [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5]龚弘娟,胡兴华,李洁维,等.3种不同基质对金花茶扦捅的影响[J].福建林业科技,2009,36(3):145-147.

[6]颜慕勤,陈平,王以红.广西七种金花茶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J].实验生物学报,1988,21(1):1-4.

[7]黄丽康,韦彩色,赵红玉.合浦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J].气候研究与应用,2012,33(4):34-39.

[8]邓荫伟,冯玉能,邓益德,等.金花茶芽苗砧嫁接除萌研究[J].园艺与种苗,2014(10):22-24.

ExperimentalAnalysisofSixKindsofGraftingMethodsofCamellianitidissima

Deng Yinwei1, Tang Yana1, Zhang min2, Yao Jixia1
(1.College of life science,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Guangxi, 541004; 2. Guilin Forestry Research Institute, Guilin, Guangxi, 541004)

This experiment designed six treatments and repeated four times. Results: Analyzing from the survival rate of grafting, the first two methods are bud cleft grafting and bud root grafting, their average survival rate of grafting are more than 90%; the next is seedling bud grafting, its survival rate is 80.33%. From the analysis on the shoot rate, the best grafting method is seedling bud grafting, the shoot rate is 81.20%. Analyzing from shoot length, seedling grafting, seedling bud grafting and seedling cleft grafting are better, which are mainly used biennials seedlings with developed root system and growing rapidly as long as grafts take as to root stock, their average shoot length respectively are 17.87 cm, 18.54 cm and 18.27 cm. Comprehensive analysis from cost, benefits,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cultivating seedling, bud cleft grafting and bud root grafting are suitable for grafting seedlings ofCamellianitidissima.

Camellianitidissima; Grafting; Survival rate; Shoot rate; Shoot lengt

2017-03-05

邓荫伟(1956-),男,教授级高工,硕导,主要从事林木良种繁育和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E-mail:dengyw1956@163.com。

DOI.∶10.13268/j.cnki.fbsic.2017.04.005

S685

:A

猜你喜欢
芽苗嫁接苗金花
南瓜砧木嫁接对黄瓜幼苗生长及镉积累特性的影响
故乡的金花茶
嫁接苗回栽装置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不同类型接穗银杏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金花
芽苗
五朵金花
让芽苗菜开启你的种植生活
多效唑提高西瓜砧木和嫁接苗质量
油茶芽苗砧嫁接容器育苗组合式技术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