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毛龙

2017-09-03 09:28乔啟明
藏天下 2017年1期
关键词:仡佬神龛杨广

文/杨 芳 图/乔啟明

石阡毛龙

文/杨 芳 图/乔啟明

◎石阡近百条毛龙舞新春

关于毛龙,石阡仡佬族有自己的传说故事。

传隋文帝之子杨广,因杀父篡位,占母妃为妻,纳妹为妃,伤风败俗,被专管伦理的神仙告到玉帝那里,玉帝将其贬为耕牛,令力士施以乱鞭。杨广的丞相梦接玉帝圣旨,急令篾匠编了一头篾牛,将杨广藏于篾牛体内,用五色纸糊满全身,乱棍鞭打后将其送往麻王洞中。

杨广在洞内变身成牛,积德行善,改过自新,后化为龙身,周身长毛,只是口内没有宝珠不能行动。一日正在洞中修行,一樵夫路经山洞,看到毛龙真身,不见头不见尾,便问其姓名,答曰:“姓毛名虫。”樵夫暗惊,莫非神龙现身讨封证?便大声说:“樵夫砍柴巧路过,毛龙现身在洞边。今日有缘来相见,风调雨顺国太平。你在洞中来修炼,功德圆满上天庭。”

毛龙得到樵夫封证后,便可在洞内移动,又修炼三年出得麻王洞。洞口有块巨石,名为盘龙石,毛龙爬上巨石,左绕三圈,右绕三圈,表示功德圆满。恰九天玄女娘娘在云端飞行,看到毛龙,便赐予它宝珠一颗,毛龙口含珠宝大放豪光,腾空而起。为感谢再造之恩,毛龙腾云驾雾四处行善积德,让民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一日,毛龙行至石阡仡佬族村寨上空,听得有人哭泣,定睛一看,是一户人家因为结婚数年无子而哭。再一细看,正是当年为他封证的樵夫,便化身成白胡子老爷爷到他家去讨茶喝。

樵夫夫妇俩不光煨了罐罐茶,还请白胡子老爷爷留下来吃饭。饭后,白胡子老爷爷从口里吐出一颗珠子交给樵夫,要他将其供奉到神龛上,来年必定添子。樵夫夫妇千恩万谢,转眼间白胡子老爷爷消失不见,抬头一看,一条全身长毛的巨龙正腾空飞去,夫妻俩急忙跪地拜谢。

樵夫将龙珠放到神龛上,日日供奉,没多久,妻子果然怀孕,十个月后,生下一个胖嘟嘟的儿子。此后,神龛上的龙珠便不见了。为了感谢毛龙赐子之恩,樵夫用竹子扎了一个龙珠供奉到神龛上,村里人见他每日供奉竹球,问他为什么,他说这是我家的“宝”。

儿子聪明伶俐,十二岁那年的元宵节,樵夫用竹篾扎了一条龙灯,并用彩色的面条缠绕全身,形如毛发,并将神龛上的竹龙珠用一根木棒支着,让儿子举着走在毛龙前面狂舞。栩栩如生的毛龙在元宵节那天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从此,元宵节舞毛龙开始盛行。舞龙时,没有孩子的夫妇便悄悄地把“宝”拿回家中小心供奉,以求子嗣。一般到第二年,求“宝”的夫妇便会欢欢喜喜抱上小宝宝,等到孩子满十二岁,便进行“还愿”,又称“缴宝”。不仅要举行“缴宝”仪式,还要给“毛龙”换新衣(扯整匹红布盖在毛龙身上),摆宴席宴请亲朋好友,以感谢“龙王”赐子之恩。

舞毛龙时,前面还有两条精致小巧的狗龙开道。狗龙是“五色毛犬”(名曰“盘瓠”)的形象。据《后汉书》记载:在上古时期,高辛氏皇帝下令说:“谁如果斩杀了敌酋‘吴将军’,便招他为婿。”不久,“盘瓠”将敌酋首级献于殿下,高辛氏便将女儿嫁给他。“盘瓠”与夫人在武陵山中定居下来,延续后代,后世便称为“长沙武陵蛮”。因苗、瑶、侗、仡佬等族都是“盘瓠”的后代,以“五色毛犬”为图腾崇拜。仡佬族在“龙”这个中华民族的共同图腾的身体上,又增加了自己的图腾“毛犬”的特征。除此之外,仡佬族长期的语言习惯中也多带“毛”。比如男孩叫“毛崽”,昵称“毛”;某人生病说得了“毛病”;某人发型凌乱则说这人“毛参参的”;某人行为粗鲁称“毛虎”;板栗则称“毛栗”等等,仡佬族的“龙灯”称为“毛龙”,也与仡佬族的语言习惯密切相关。

◎舞动的毛龙气势如虹

仡佬毛龙,是石阡仡佬先民长期以来融合了多种文化演变而成的独特的文化产物。2006年,石阡仡佬毛龙节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责任编辑 陆青剑

猜你喜欢
仡佬神龛杨广
杨广:表演政治家
神龛纸
高考祈福
我们回家吧
深山琴苑
《元气少女缘结神》:我能守护你
仡佬语-n、-ŋ、-i韵尾的发展演变
Do’s And Don’ts In Malaysia
务川仡佬俗中三子棋文化研究
李渊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