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典雅 天趣自然
——曲彦忠的书法境界

2017-09-03 09:28韩凤平
藏天下 2017年1期
关键词:天趣结字境界

文/韩凤平

清新典雅 天趣自然
——曲彦忠的书法境界

文/韩凤平

人物名片

曲彦忠,别署三风堂主,河北围场人,清云寺佛教书画院院长。自幼习书,二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笔耕不辍,结业于中国书协培训中心书法研修班。曲彦忠书法取法二王,气韵儒雅,平易近人,先后入展第2届全国篆书展,中国书协培训中心结业展(最高奖),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全军书法展等,获得第8届北京电视书法大赛二等奖、北京顺义十月金秋一等奖等。

身为青年军旅书法家,曲彦忠学书志向坚毅,初习“颜柳”,以楷书为基,用笔极尽平正儒雅;而后深入魏晋,得“钟王”厚重朴茂之势,行草最爱“二王”,从《圣教序》《兰亭序》中寻晋人散淡韵味,融入苏米意趣;再学北碑与汉隶,深得《张迁碑》风骨,猎其朴拙雄浑之气。曲彦忠书法讲究布局,流畅俊秀、清新典雅,竟成天趣,毫无雕琢之感。

曲彦忠对“古雅温润”的书写特征有一种特殊情愫。看他的书法,能让你沉入他的境界中,就像雨洒过徽州的碧瓦,瓦面生起一幕幕薄烟,好不迷人。这样的意韵,源自他对匀实和柔韧线条的巧妙处理,中锋回复处弹性十足。在行笔之间,他略略加入一些篆隶的笔意,使得其行楷线条丰富耐读,值得玩味。

曲彦忠的字是入古的,不入古就没有传统,入古不深就不能出新,不能出新就没有自我。单就楷书这方面,曲彦忠讲究结字妥贴而疏朗,章法纵横严谨有序,运笔中柔中见刚,气韵若兰,大巧藏拙。又比如他的魏碑隶变体楹联多北碑、汉隶意味,又在汉简和《张迁碑》风范上揉入了新的元素,注重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把自己置身于与古今人双向对话的高度。

◎《苏东坡诗二首》

◎《岱宗夫如何》

曲彦忠的创作是有个人特色的,通过独特的结构把开合、动静处理得很到位,线条错叠,意象乘承,用精致细腻的笔触却能表现出古风禅境。其艺术特色是儒雅清秀,端庄大气,在虚实聚散之中畅达性情,境界自出。

曲彦忠的书法作品貌似平易,其实内蕴骨力,其中的定力和静气不容小视。他的小楷厚朴中见精致,劲道通神,入木三分,其笔画有佛法气象,字里行间仿佛能看到宽厚、笃定的释迦摩尼形象。他的榜书高古浑厚,典雅飘逸,方圆兼备,凸显中和之魂,展现趋于极致的大写意风范。

曲彦忠运笔既不全“信笔”,又不欲“狂肆”,欲行还留,似疾乍凝,欲聚还散,其味厚实。观通篇作品,如一首乐曲,或高或低,或急或缓,或断或连,或有或无,纷至沓来,悠扬成韵,有节奏有板眼,极尽抑扬之妙,味亦厚矣,是为“妙书”。其笔力同中有异,自然洒脱,各有妙机。

曲彦忠的小楷作品,真、草、行、篆巧妙结合,各发其机,起伏安详,顿挫有致,又统御于温婉敦厚之间,结字点画沉实,自然安稳,宽绰舒朗。通篇看去,浑厚凝重而不失清新明丽,方正严谨尽显圆融洒脱,一派静慧琴心。

◎《竹露松风蕉雨》

◎《南风知我意》

曲彦忠钟情笔墨,知其法、明其心、修其艺,取斋号为“三风堂”,即“古风”“时风”和“个风”群会一堂。其深知“转易多能是吾师”,对唐诗、宋词、楹联、古文、绘画等,深入其中乐不知返,塑造了宽厚宁静的艺术人格。无论篆、楷、隶、行书,还是笔墨章法,无不融入他的人文情怀,使众多收藏和欣赏者获得宁静之美。

曲彦忠对颜柳、王宠小楷和魏碑都有研习,而且能写得很深入,曾把临习转向南北朝墓志,多参摩洒脱流丽一路,工稳隽秀,用笔精到细致中隐约着疏放自由,结字端方中蕴含着淡雅灵巧。在书法自觉的影响下,他注重汲取前人的书法精华,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书风清秀,字势雄逸。在萧散、简淡、雅逸中,寻求“偶然欲书”的灵光之味,表现古典美学境界和道家无为思想。

曲彦忠在结字上也有诸多变化,有肥有瘦,有秾有纤,有实有虚,形成笔道的粗细变化,看久了会发觉其整体轻重、谐和的节奏。他的作品注重字态饱满舒展,字形上略有波势,撇捺稍长。他时常在宽处、虚处穿插笔画,有避有就,欹斜反正,在变化中守得平正。他曾谦虚地说:“学习书法是一个不断修正坏毛病、养成好习惯的过程。”

曲彦忠的楷书、行书散落在纸面上,疏朗通透,清雅静秀,如繁星明光天野,令人赞叹。曲彦忠深有感触地说:“我写的字外表不齐,而骨子里有一种精神,部分原因是掺入篆隶基因,这样最易‘写出古意’、‘写出己心’。”

◎《爱莲说》

曲彦忠书法在气与骨上与众不同,静慧琴心,令人心驰神往。静观其书,非古非今,亦古亦今。亦古者,乃汲取前人笔意;亦今者,是指独具慧眼,众家熔铸,自创曲体。他的书画相互融合,“接地气、摸蓝天”,真正做到了“天人合一”的大美境界,鉴赏者从专业角度叫好,收藏者从内心里喜爱。

责任编辑 肖凌霄

猜你喜欢
天趣结字境界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隶书“接笔”论
回到中国古代书法现场的书法理论再探索——刘兆彬《秦汉简牍笔法与结字研究》序
天趣
品“境界”
天趣
诗中“天趣”初探
《石门铭》技法探微(二十)
书法“结字意识”的训练和培养(课堂实录)
慎独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