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文化助推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2017-09-03 09:40张志元周雪雪
党政干部学刊 2017年9期

张志元 周雪雪

[摘  要]劳模文化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生产力。本文以东北经济发展的历程为线索,阐述了劳模文化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产生到今天的继承与发展,深刻阐释劳模文化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价值。目前,东北地区面临着精神文化涣散,劳动者素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求,企业家精神缺失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必须通过继承老一辈的劳模精神,增强东北区域文化自信,加强制度建设,医治政治生态,健全劳模评选机制,充分发挥脑力劳动者的创造性,培育企业家精神,最终才能实现劳模文化与东北经济的紧密结合,助推东北老工业基地早日实现全面振兴。

[关键词]劳模文化;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中图分类号]F207;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7)09-0049-05

从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到201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历经了十多年的时间,虽然GDP与城乡居民收入翻了两番多,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经济结构中传统产业和产品仍占大部分比重,许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传统企业依旧没有得到淘汰、限制和转型,行政体制改革并不到位。一系列东北现象的背后是人们精神文化的缺失。一系列问题的背后也是由人的生产活动造成的。因此,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要解决人的问题,必须重塑人文精神。其中,对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而言,劳模文化则是其永久不息的精神动力。要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必须在全社会培育实业精神。2015年,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指出,要在全社会“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新时期我们只有继承并发扬老一辈的劳模精神,使其继续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注入动力,才能够破解东北经济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难题。

一、劳模文化的产生及其内涵阐释

(一)劳模文化的产生

劳模文化是计划经济发展的产物,计划经济体制的前提是社会化大生产,同时它也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之上的经济体制。可以说,计划经济体制与公有制的经济制度之间具有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在计划经济高度发展的条件下,国家有计划的对经济进行行政化管理,高度的计划性对应高度的集中领导。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的行政标准是劳动模范的主要评价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劳模文化是计划经济发展的产物。在集中领导下,国家注重发挥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全国范围内多次举行先进生产者大会,表彰劳动模范,发挥劳动模范的带头引领作用。在公有制下,全体劳动人民拥有生产资料,利用生产资料如何生产,怎样生产,生产什么样的产品的主动权被全体劳动人民所掌握,培育了广大工人群众的社会主义主人翁意识。一方面,公有制使得全体劳动工人在集体中生产和生活。另一方面,国家又从集体利益的角度去激发劳动工人的积极性,这种积极性旨在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而不是谋取私利。在这种环境下,广大劳动工人追求的是集体的利益,不谋私利,对集体无私奉献,培育了无私奉献的精神,形成了集体主义思想。

(二)劳模文化的内涵阐释

劳模文化是人们改造自然和经济社会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精神力量,它也是伴随我国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精神文化。劳模文化的基本内涵是不变的,即劳模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大文化环境的影响下,通过劳动模范这个优秀集合体的长期实践与创新活动所形成的整体价值观念、信仰追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创业精神、助人风尚、劳动品格的总和”。[1]但是劳模文化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又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例如:纵观我国劳模文化的发展历程,有学者认为,我国劳模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它孕育成长在革命战争时期,发展壮大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与时俱进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从我国劳模文化发展的历程来分析,主要有三种类型的劳模。首先,革命战争时期的劳动模范属于革命型的劳动者,为革命战争提供了强大的物质资料支撑,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贡献。其次,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召开了许多全国性的大规模的先进生产者大会,高度表彰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劳动模范,并注重发挥劳动模范的带头作用。最后,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脑力型劳动者在劳动模范中的比例逐渐增多,劳动模范由体力型劳动者向脑力型劳动者发展,知识性劳动者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种不同的表现形态也就是指传统劳模文化与现阶段的劳模文化的内涵、特点、地位以及影响力的不同。现阶段,新形态的劳模文化则伴随新兴产业的产生而出现。新的产业形态的出现必然需要一批新的企业家,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则是新型劳模文化所体现的现阶段的劳模精神的一部分,企业家精神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发挥了重大模范引领作用。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劳模文化演进及其效应

劳模文化的产生有其重要的经济因素,劳模文化与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密切相关。劳模文化贯穿于东北老工业基地产生与发展的全过程,可以说,劳模文化发展的历史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诸多劳动模范见证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衰弱与振兴,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精神动力。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历程

东北被誉为“东方鲁尔”,解放前,东北的工业百废待兴,几乎是一片废墟。解放后,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工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奠定了基础。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把东北作为重点建设的重工业基地之一,投入大量资金,扶持东北的工业建设。当时,在全国有156个重点工程项目,其中有52个重点项目在东北地区,由此,东北地区成为我国第一个重工业基地,并被冠以共和國长子之称。在第二个五年计划和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东北地区的工业结构逐渐发生变化,着重发展重工业,偏向于采掘业,由于不合理的采掘,工业产值有所下降。改革开放以来,东北面对资金匮乏问题,积极引入外资,建立经济开发区。面对技术难题,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对老工业设备进行创新改造,并不断调整工业内部结构。“东北地区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并形成了沈阳、大连、鞍山、本溪、抚顺、吉林、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等一批重要工业城市。东北地区成为了新中国建立最早、体系最完整的工业基地”。[3]“现阶段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着阶段性经济衰退、传统优势产业增长乏力、创业创新活力不足、企业经营成本过高、对外经济内忧外患、官员腐败带来负能量等困境”。[4]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劳模文化演进

以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历史发展为例,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劳模文化从产生到发展可以划分为七个阶段?押“第一阶段,1948年-1952年顶天立地;第二阶段,1953年-1957年长子担当;第三阶段,1958年-1965年自力更生;第四阶段,1966年-1978年默默奉献;第五阶段,1979年-1991年改革先锋;第六阶段,1992年-2002年凤凰浴火;第七阶段,2003年至今振兴梦想”。[5]

第一阶段,沈阳解放初期。为了推动工业生产,大力发展生产力,激发广大工人群众的积极性,沈阳各工矿企业成立了工厂职工代表大会。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着广大工人群众,广大工人群众可以提出各方面的建议和要求。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设立,培育了广大工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这种主人翁意识为广大工人群众培育劳模精神提供了前提条件。1950年,沈阳市的首届劳模代表大会召开,对赵国有、马恒昌、赵岚等一批劳动模范进行了奖励,他们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劳模的一部分,并在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的伟大实践中发挥了典型的示范作用。第一批劳模成为新中国劳动模范的摇篮。

第二阶段,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在这个时期发展成为以机电工业为中心的综合性工业城市。这一伟大成就的背后离不开广大工人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这一时期,又涌现了一大批与当时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劳动模范。正是由于新一批劳动模范的创新精神,形成了一批新的先进生产者,先进生产者推动新的生产力的产生与发展,新的生产方法不断涌现。与此同时,国家更加充分的尊重广大工人群众的首创精神,激发职工的创造积极性,劳动模范的带头作用进一步被强化。

第三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当时我国正面临三年自然灾害,苏联调走了对我国进行技术援助的专家。面临这样的困境,沈阳工人群众爱国热情更加高涨,他们把技术革新作为提高生产力的主要方法。为了激发工人群众的积极性,还成立了竞赛委员会,竞赛委员会成为助推新技术的强大动力。在劳动竞赛的影响下,劳动模范中追求科学技术的职工越来越多,形成了一批更加崇尚科学技术的劳模队伍。

第四阶段,十年文革艰难发展时期。在劳动模范中,有许多知识分子,他们顶着文革的压力,继续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劳动模范群体中的科技工作者不断加强技术协作。文革结束后,国家再次充分肯定了劳模群体为社会主义建设所做出的伟大贡献。这一时期所形成的劳模,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储备以及精神动力。

第五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东北老工业基地迎来了改革的春天,劳模文化得到了新的发展,并被赋予了充满时代使命的新内涵。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新时期劳动模范的评选标准做出了明确规定:“判断一个职工是不是模范,一个集体是不是先进,归根到底,要看其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是不是起了显著的作用,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不是做出了较大的贡献。这是我们选举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的根本标准。”[6]这就对劳动模范的评价标准做了本质上的规定,劳模文化上升到理论层次上来。

第六阶段,国有企业改革时期。沈阳聚焦于国有企业改革,开展了具有全市性的群众经济活动,即“主人翁工程”活动,将劳模精神融入“主人翁工程”活动中。

第七阶段,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至今。2003年后,面临东北老工业基地日渐衰弱的趋势,国务院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新时期,为了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进一步营造劳模文化的氛围,沈阳市组织开展了“百千万技能人才培育工程”、职业技能竞赛等一系列活动,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注入了精神动力。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劳模文化效应

1.经济效应。恩格斯指出“经济运动是最强有力的、本原的、最有决定性的”,[7]是“会为自己开辟道路”的,但是“它也必定要经受它自己所确立的并且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政治运动的反作用”。[7]在这里,恩格斯非常明确的阐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劳模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同样由东北的经济所决定。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这一角度来分析劳模文化与东北经济发展的关系。如果劳模文化可以被很好地继承与发扬,那么劳模文化将成为东北经济振兴中的重要精神力量。但是,如果勞模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劳模文化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影响日渐衰弱,那么将会为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一方面,目前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已经到了滚石过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黑龙江省的工业增加值由2011年的13.5%下降到2015年的5.3%;吉林省的工业增加值由2011年的18.8%下降到2015年的0.4%;辽宁省的工业增加值由2011年的14.9%下降到2015年的-4.8%。2011年至2015年东北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同全国增长速度之比呈快速下降趋势。在经济迅速衰弱的情况下,东北地区的人们对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都产生了怀疑,以往传统的生存观念受到挑战,广大人民群众作为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主人翁意识也日渐淡漠,文化认同感大幅度降低。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弊端严重冲击了东北地区的主流精神文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非主流精神逐渐渗透并腐蚀着人们的精神,最终使得价值观扭曲。劳模文化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创新精神等各种主流精神以及使命感、责任感、进取意识等,在某些领域,很大程度上被淡化,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

2.政治效应。“腐败是经济发展的毒瘤,极易侵害地方营商环境”。[4]东北地区市场经济不健全,劳模文化不能得到有效继承与发展,使得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失去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东北地区国有企业众多,国有企业的改革会涉及到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阶层,体制机制的弊端为东北地区腐败现象提供了温床,部分地方政府消极怠政、不作为,未能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使得做出重大贡献的劳动者所获得的回报与其所付出劳动不相适应,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严重阻碍了东北地区经济健康发展。

3.时代效应。劳模文化的时代效应是指它对社会主流文化思想的引领与推动作用。劳模精神是劳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劳模文化的推动作用下,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雷锋精神、企业家精神等已成为社会主流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劳模精神的基本内涵与根本精神力量是不变的,但是,劳模精神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劳模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新时期,劳模精神的最新表现形态就是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将企业家精神逐渐纳入劳模文化中,充分发挥企业家在创新创业中的模范引领作用。“不断进行产品创新,这正是企业家的神圣职责,也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要义”。[8]

三、劳模文化助推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几点认识

(一)净化政治生态

东北老工业基地新一轮能否实现振兴,关键在于东北地区的腐败问题能否得到解决。“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发扬劳模精神、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不图虚名、不骛虚功,坚决反对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四风。”[9]针对辽宁实际提出的“‘三个推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推进干部作风转变,为辽宁振兴发展指明了方向”。[10]首先,推进干部作风转变,进一步铲除腐败,为企业营造公平公正的创新环境与发展环境。其次,加快政府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由于东北老工业基地“传统优势产业缺位”“高、新产业缺位”“资源型产业缺位”的“三缺位”态势,进而造成“制度优势固化、产业垄断固化、政策方式固化的体制性问题”。[11]东北地区受计划经济影响较深,政府长期掌控和行使对市场资源的配置权力,导致企业经营方式的非市场化运作,企业作为市场化经营权利和创造精神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无法形成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使得营商环境遭到破坏。因此,必须提高地方政府的服务水平,加强社会公共服务,加大对企业的引导和扶持力度,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二)弘扬劳模精神

改革开放近40年,东北老工业基地经历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也经历了目前的经济衰退时期,但是其整体上处于上升趋势,物质财富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然而,人们的精神追求与当年的劳模精神存在很大的差距。部分学者认为,劳模精神的基本依托是劳动,劳模精神在异化劳动状态下无法产生,只有劳动者从事自由自觉的劳动时才能形成劳模精神,即在扬弃了私有制异化劳动的公有制条件下才会形成劳模精神。针对东北地区的劳模精神文化边缘化的现象,必须增强东北地区区域文化自信,凝聚劳模精神,重温传统劳模文化,大力继承、弘扬、发展传统劳模文化,增强区域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感,培育主人翁精神,使劳动群众的劳动真正成为自由自觉的劳动。这样才能寻求到东北区域文化中所体现的主流精神,在众多非主流文化精神中抓住主流文化精神——劳模精神。

(三)培养知识型劳动者

劳动者素质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时期的劳模是科技创新的探索者,是现代化的劳模,是具有时代精神的劳模,对促进技术创新、企业生产方式转变等方面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12]若想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实现东北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素质的劳动者是重要的人力资源。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要素已经成为劳动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其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历史上的劳模文化更加注重的是苦干、能干、实干,现在更加强调的是在苦干、能干、实干的基础上如何实现巧干。新时期,“巧干”是指充分发挥创新的驱动力量,依靠创新实现飞跃式的发展。然而,东北老工业基地脑力劳动者的引领示范作用发挥的还不够,大部分的脑力劳动者积极性没有真正调动起来。要实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真正实现苦干、能干、实干加“巧干”,最佳路径就是要充分发挥脑力型劳动者的模范引领作用,在全社会形成知识创造价值的氛围。“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充分发挥收入分配政策的激励导向作用,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推动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13]

(四)创新劳模评价标准

“要为劳动模范更好施展才华、展现精神品格提供全方位支持,使他们的劳动技能、创新方法、管理经验能广泛传播,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14]劳动模范无论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在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都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劳模精神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劳动模范的评选上,必须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在坚持劳动模范评判的标准下,不断创新劳动模范的评选标准,使劳模评判标准更加体现新时代性,更具科学性,这样才得以服众。既要突出时代性,又要具有先进性;既要坚持工作业绩的考核,又要坚持道德品质的考核。要切实做到谁先进就选谁,形成劳模文化良好氛围。因此,首先必须建立和完善劳模评选机制,劳模评选机制的制定要切实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使劳模的评选活动真正起到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其次要严格对照评选条件,坚持走群众路线,发扬民主,层层选拔,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最后根据工作实际、性质,把每年评选劳模的重点放在生产一线的职工身上,并且注重在技术职工和知识分子中评选模范,逐步使先进人物的评选向“开拓型、奉献型、实干型”轉变,使劳模文化成为新时期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

参考文献:

[1]陈勇.劳模文化的社会效应及其价值趋向[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5,(3):22-26.

[2]王永玺,张晓明.简述中国劳模的历史发展[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10,(3):7-9.

[3]徐充,张志元.全球经济调整下东北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5:167.

[4]黄群慧,史丹,崔民选,李海舰.2016中国工业发展报告——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6:426.

[5]沈阳劳模网?押http?押//www.sylmw.org/.

[6]《关于召开全国职工劳动模范代表大会的通知》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7-601.

[8]苏如春.发力供给侧需激发企业家精神[N].人民日报,2017-03-07(10).

[9]习近平.在与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4-28(1).

[10]习近平.辽宁精准发力“三个推进”[N].人民日报,2017-03-25(01).

[11]赵儒煜,王媛玉.东北经济频发衰退的原因探析——从“产业缺位”到“体制固化”的嬗变[J].社会科学战线,2017,(2):48-57.

[12]张志元,郑吉友.劳模文化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6,(4):78-83.

[1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

[14]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26(01).

责任编辑  宫秀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