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家训的研究综述

2017-09-04 12:33焦科慧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德育思想

【摘 要】 本文从我国家训的内涵、起源和发展、德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现代化转换、传承与培育好家风这五个方面,对家训进行梳理,以便更深入的了解家训,为发挥其价值和作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 家训内涵;德育思想;培育好家风

一、关于家训内涵的研究

伴随者国家领导人对家风家训的倡导和重视,全民对“家风家训是什么”的热议,学者们对家训的内涵进行进一步探究,主要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进行阐释。

1、从狭义上对家训的阐释

从狭义上对家训的进行阐释,温克勤和陈瑛学者将家训归结为道德教育在家庭单位中的体现,认为家训,或称家诫是家族长辈用书面或口头告诫子孙按照父祖认同的道德准则来加强道德修养,训示家人为人处世要谨记以修身立命和扬名立万为目的,将先祖传承下来的家业继承发展下去。徐梓学者将家训理解为家人必须遵守的“家范”,是一种规范甚至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度,其借助于先祖长辈的权威,旨在为后世子孙提供居家治生和安身立命的教条和原则,针对性较强并且目的相对更加明确。

2、从广义义上对家训的阐释

从广义上对家训的进行阐释,陈延斌和徐少锦学者认为,家训不仅是父祖先辈对子孙后代的训示,也包括族长、家长、兄长对家人、族人、弟妹的教导,还包含了贤达后辈、弟妹对长辈、兄长的建议和要求。此外,还特别指出,家训在教育的主客体、内容和方法上具有特殊性,虽然较之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有共通之处,但更多只适用于家庭内部的成员,而不能作为一般儿童读物使用全体儿童。包东坡学者侧重于从内容上解读家训,认为家训主要从为人处世和齐家守业两方面对后世提出的规范和准则,其从属于伦理范畴,是作者倾其毕生经验的总结。

总之,狭义上的家训界定,更侧重于家法和族规角度,广义上的家训从主客体和内容等方面进行了阐释,笔者认为应对家风、家训和家规的内涵分别进行辨析,探讨他们之间相互的联系和区别,才能理清家训的真正内涵。

二、关于家训起源和发展的研究

1、关于家训起源的研究

由于学术界的界定标准不一,关于家训的起源,观点不尽相同。有的学者从创始人的角度出发,认为我国传统家训的创始人是周公,记载于《史记》、《尚书》、《戒子通录》之中,主要依赖于进入阶级社会后,宗法制的确立。有的学者以时间为主线,从有文字记载来看,认为家训源于上古时代祖先对子孙后辈的口耳相传的生活是案件,早在尧舜禹时期就已产生,主要得益于以血缘为纽带的家庭关系的确立。到殷周时期已得到迅速发展,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以著书的形式得以记录。还有的学者从具体的文献出发,认为最早的家训文章是《大公家教》,最早的家训专著是《颜氏家训》,前者训诫或教诲性的文章为著作的大量产生奠定了基础。

2、关于家训发展的研究

关于家训的各个时期的发展历程,大部分的学者都认为,家训起于先秦,并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思想。一种观点认为,传统家训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先秦到两汉,这个时期的家训主体主要集中在达官贵族和士大夫阶层,形式多种多样,有遗训、帝王家训等。第二阶段是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到隋唐,这个时期的家训著作种类齐全,空前繁荣。并且出现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颜氏家训》,其开创了古代家训的新体裁,成为研究整个家庭教育史上重要文献。第三阶段是宋元明清时期,这个时期的家训更加完善,形式也更加通俗。另一种观点认为,传统家训可以分为形成、定型、成熟、繁荣、衰退五個阶段:家训形成于先秦,此时期缺乏理论的归纳总结;定型于两汉三国,注重儒家思想,形式多样;成熟于两晋到隋唐时期,理论更加系统化,以《帝范》为典型代表;繁荣于宋元时期,以《帝范》为代表;衰退于明清时期,伴随帝国的衰落。

三、关于家训德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研究

1、关于家训德育思想的研究

传统家训德育思想十分丰富,涉及修身与处世,齐家和治国各个领域的内容。深受中国传统道德儒家指导思想的影响,学者们对传统家训的德育思想的内涵和外延的看法基本认同,即“仁、爱”思想。“仁者爱人”思想经过历代家族家训的传承,其思想内涵相当丰富,但内容又十分朴素,几乎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在家庭教育的伦理关系中论述的尤为具体。在父母子女角色中,指出父母要慈爱,子女要孝顺;在夫妻角色中,指出丈夫要重义,妻子要顺从;在兄弟角色中,指出兄长要友善,弟妹要恭顺;在君臣角色中,指出臣子要忠于君主,报效国家。除此之外,在处世方面,要求子孙后代要时刻谨记做好人,对待乡邻要和睦,对待仆人要宽容;行善事,乐善好施,扶危济困。在治学方面,要做到立志成才、刻苦努力。在齐家方面,要慎独自省、勤劳朴素。

2、关于家训德育方法的研究

美德的传承离不开教育方法的重视与运用,学者们对此进行深入挖掘古代家庭教育的生活实践,总结提炼了出许多对后世极为重要也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陈延斌学者总结为:率先垂范、注重践履、奖惩结合、情法并用等。郭长华总结为:身教示范、自我检省、规范建设、养正于蒙。总之,传统家训的家庭教育方法都比较重视言传与身教的统一,对我们现代家庭的教育有重要借鉴意义。我们应顺应当今时代的潮流,结合当代家庭的特点,探讨出适合现代父母子女的家庭教育方法。

四、关于家训文化中优秀德育思想现代化的研究

历史应该服务于现实。学者们对家训进行大量整理和研究,主要是为了将传统家训思想运用于现代道德教育之中,及其优秀德育思想在现代的转化。王长金学者以现代家庭的变化为出发点,涉及家庭本身结构的变化、家庭伦理关系的变化和社会制度对家庭教育的影响等;从而达到传统和现代家庭教育相结合的目的,但该学者并未指出如何做到两者的有机结合,来更好地实现德育这个目的。张怀承学者从大局出发,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指出传统道德的现代转化主要是充分利用传统道德资源,弘扬优秀道德传统,从而建立和完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现代道德。并且,他还强调,并不是对传统的抛弃和恢复,而是结合社会实践,紧扣时代主题,对传统的创造和更新,以适应社会发展,形成现代道德体系,建立我们自己的传统。辜伟节学者从道德文化教育出发,认为实现传统道德的当代转化,就要摆脱传统与现代的对立,根本途径就是通过教育。当然,他忽视了生活实践对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作用。

五、关于传承家训,培育好家风的研究

学者们关于家风家训的研究很多,但关于好家风的研究学者们并没有特别强调,对于“家训”“传统家训”“家风”“优秀家风”“好家风”并没有做出严格的界定,所以首先应该回答的就是“所有家风家训都是好的吗”,徐梓学者认为,家风家训就像文化一样,是个中性词,它反映的只是一个家庭区别于其他家庭的道德价值认同,尽管上到士族家庭,下到普通百姓都基本传承着相同的道德价值观念,但落脚到社会生活实践中就表现各不相同,所以家风的好坏就由此区别开来。纵观家风家训内容,学者们往往将向上向善的内容作为好家风,从好家风的正能量作用来理解好家风好家训,从对个人品德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方面去定义“好家风好家训”,强调好家风家训是社会正能量。界定和研究家风家训的意义就在于要培养优秀的家风和好家训,从而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关于好家风好家训的研究,主要有四方面的内容。第一,要立足于家庭教育,强调父母的言传身教。第二,要立足于官德教育,强调社会风气的进化。第三,要立足于中国优秀的传统家风家训之中,强调用其多彩的资源丰富好家风。第四,要立足于扬弃的观点,强调时代性及现代化转换。

此外,部分学者从家风与官德、党风、作风的关系为切入点进行研究。赵达军学者认为,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决定了家庭的门风,反过来家风又影响着官德,好家风是领导干部操守的重要保障。还有众多学者关注传承家训与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都赞同好家风好家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的积极促进作用,笔者将不在这里论述。

总之,学者们家风家训的研究,视野宽阔,从关注传统家训的含义、起源、发展、德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到密切关注其时代价值和现代性的转换,借古鉴今,从而探讨好家风好家训培育的价值和途径。正是源于研究者们古今中外的宽阔视野,才会有对家训的客观而全面的把握,研究才更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2-18(2).

[2] 徐梓.家风的意蕴[J].尋根,2015(3)156-158.

[3] 张琳,周斌.弘扬传统家训文化培育当代优秀家风:“中国传统家训文化与优秀家风建”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J].道德与文明,2015(3)156-158.

[4] 张敏.我国古代家训中的家庭教育思想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9.

[5] 周春辉.论家风的文化传承与历史擅变[J].中州学刊,2014(8)144-146.

[6] 魏雪玲.传统家训文化中的德育思想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

[7] 翟博.中国家训经典[M],海南出版社,2002.

[8] 孙永贺.传统家训文化中优秀德育思想的现代转换[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

[9] 王长金.传统家训思想通论.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334.

[10] 思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3.

[11] 朱明勋.中国传统家训研究.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18.

[12] 张艳国.家训辑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4.

[13] 姜卫星.传统家训伦理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14] 陈延斌.试论明清家训的发展及其教化实践[J].齐鲁学刊,2003(1)115-180.

【作者简介】

焦科慧(1992-)女,汉族,山西晋城人,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德育思想
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
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浅析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策略
借鉴儒家德育思想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中职校德育在汽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渗透模式研究
儒家德育思想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渗透
浅议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