颤抖的影子

2017-09-04 00:03关洛嫣
作文周刊(综合版) 2017年27期
关键词:女超人农忙姐姐

关洛嫣

我的家乡在蜀地剑门蜿蜒的大山坳里,二十世纪的川北乡村交通闭塞、文化交流甚少,我的母亲在那个山村辛勤耕耘了一辈子。

在我的印象中,母亲一直是一位刚毅的女超人,无论是地里的活计、家里的家务,还是对外的人情维护,仿佛都难不倒母亲。

乡村的农忙季,忙碌起来昏天黑地的,当时父亲常年在外打工,爷爷久病难以劳作,农忙时,家家户户都紧张地进行着粮食的抢收,想要找人帮忙几乎不可能,所以家里农忙的重担就全部落在了母亲的身上。每天清晨天光乍现时,母亲已经背着农具到地里忙碌了,直到日头高悬,母亲才匆忙回家吃口饭,通常是早饭并着午饭一起吃了。农忙时的太阳仿佛专和人们对着干,像要将人烤熟,白天母亲顶着热辣的太阳,任由太阳灼伤了原本娇嫩的皮肤,汗水浸透了衣衫;夜晚,母亲披着星光仍在抢收粮食。

在农村,如果家里没有男人,很多事情都不易,因为很多粗重的力气活一个年轻女人多半是做不来的。农村的瓦房每每在雨季来临之前都需要上房顶对有漏洞的地方进行翻盖。母亲是怕高的,即使是走在略高的田坎边,都会急呼头晕心慌。然而每次现实的逼迫都会见证奇迹:在一次暴雨的侵袭下,因为未能及时翻盖瓦片,雨水顺着瓦缝漏到了屋里,只能用盆子接着漏下的雨水,那一夜,我们蜷缩在角落,伴着屋里滴答的水声入眠。天放晴后,母亲在爷爷的帮助下,尝试着将屋瓦全都翻盖了一遍。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许多本真的东西都掩藏在光亮的背后,刚强坚毅的背后是无助脆弱的灵魂。

后来听母亲提及,父亲刚出门打工那会儿,母亲还年轻,未经过生活的打磨。父亲在家时,农活有父亲做,母亲并不需要承担太多,父亲出去打工后,母亲忽然一个人面对各方面的压力,长久积压的情绪终于在某个时刻爆发出来。母亲说她那个时候曾在四下无人的田坝里失声痛哭,把所有的委屈宣泄了个够。母亲说起这些时,语气平淡,但我想象得出母親当时的模样:在阳光热烈的午后,母亲茫然无措地哭泣,阳光下的影子微微地打着颤。

第一次,母亲在我心中无往不胜的女超人形象有了微微的松动。

我读初三那年,姐姐跟了姐夫。当时姐姐走出我们的山村不到一年,不谙世事,姐夫又大姐姐很多岁,母亲听闻这个消息后整日整夜地失眠,担心姐姐被人骗。从没有出过远门,识字不多的母亲,居然计划着只身一人远赴广州把姐姐带回家。短短几日,母亲的满头青丝被悄然染白。夜灯下,母亲伏在桌案上写着乘车的路线,灯光摇曳,人影颤动,牵动着一个母亲因担忧女儿而剧烈颤抖的心。

工作后,姐姐成家,我回家的时日也渐少,又因着我不喜打电话,与母亲的沟通更是越来越少。此时家中只剩母亲和爷爷,两个人都是沉稳的性格,平时也并不多言,四下邻里大多在外打工,家中冷清不已。习惯了外面热闹的氛围,回到家中便受不了冷清的气息,于是我一回家不是找同学玩就是藏在自己的房间里上网聊天,和母亲的沟通越来越少。直到去年回家过中秋,在给母亲梳头发时,忽然发现母亲头发斑白,满脸皱纹,失了年轻的模样。我放下手机,和母亲说了许多话,偶尔说些生活中的趣事,把母亲逗得咯咯直笑。中秋月轮下母亲的身影轻轻地颤动着,带着满心的喜悦,极力忍着眼睛里晶莹的泪珠。

外面的世界纷繁多彩,我们有自己的社交、朋友、活动,倏然间一周过去,一月过去,一年过去,我们竟未发现母亲一天天老去,直到看见母亲逐渐佝偻的身影在村头的暮光中颤抖着。endprint

猜你喜欢
女超人农忙姐姐
农忙
超人家族出击
乡村的乐园: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忙托儿所(1949—1957)
Cлово месяца
智慧农机 让农忙不再忙
农忙
女超人
女超人在哪里?
认识“黑”字
“女超人”于莺再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