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产业扶贫思路稳步推进脱贫攻坚
———记杨跃奎扶贫先进事迹

2017-09-05 12:01
四川畜牧兽医 2017年8期
关键词:农技员驻村贫困户

划产业扶贫思路稳步推进脱贫攻坚
———记杨跃奎扶贫先进事迹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杨跃奎担任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皮擦乡洛鲁村驻村农技员以来,认真按照中央和省、州、县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一系列安排部署,严格按照农业厅关于“一村一名农技员”的工作要求,不断强化帮扶意识、拓宽帮扶思路、落实帮扶项目、为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不断加大产业扶贫工作力度,积极实施产业扶贫开发工程,使洛鲁村油菜、马铃薯、黑青稞种植和藏猪、藏鸡的养殖均取得一定成效,为全乡、全县产业扶贫开发整体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1 深入调查研究,谋划产业扶贫工作思路

为了准确把握目前新龙县皮擦乡洛鲁村的产业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产业扶贫工作,杨跃奎经常轻车简出,与该村第一书记和当地懂藏语的干部一起深入18户贫困户家中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摸底。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对每个贫困户的基本情况、产业发展现状、群众脱贫愿望和产业扶贫开发有了很深刻的了解。为了全面了解新龙县的产业发展状况,杨跃奎还深入雄龙西乡、和平乡、博美乡、农科所开展调研工作,到县农牧和科技局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全县的农牧业发展情况。他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务实的工作态度,带动驻村农技员、工作组和其他扶贫干部进一步确立了产业扶贫工作思路,找准了致贫原因和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制定了“新龙县皮擦乡洛鲁村产业扶贫发展规划”和“新龙县皮擦乡洛鲁村各贫困户帮扶措施”,科学合理地确定了所联系贫困村产业发展的方向和思路,全面提高了农村的产业发展水平,为该村脱贫致富奔小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减少干预阻力,推动集体经济全面发展

新龙县皮擦乡距离新龙县城45公里,村民思想比较落后,生产发展受到严重阻碍,针对以上情况,杨跃奎与其他驻村工作组一起走村串户为村民做思想工作,鼓励大家通过合适的方法发展产业以实现脱贫,使干部群众思想观念明显转变。

在产业发展上,当地还存在量少、分散和质量不稳定等特点。为了抓好特色产业发展,巩固传统产业,杨跃奎协助村民成立了新龙县皮擦乡洛鲁种养合作社,通过合作社的统一购销和宣传等,搞活农产品流通,整合力量抱团发展,实现了效益的最大化,提高了商品化意识和产品质量,让合作社成员尝到了发展集体经济的甜头,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

由于人均耕地少,每家的种植业耕种面积有限,不便于集体耕种和集中管理,为解决这个问题,驻村农技员和驻村工作组一起探索出了将简单土地流转进行集中种植的方案,将村民的耕地集中在一起,由各户有劳动能力、懂技术、善学习的人进行田间管理,出地的村民可以得到土地租金和种植带来的效益分红。在养殖业方面,由于当地缺乏集中饲养的条件,对藏猪、藏鸡和犏母牛都实行贫困户自己养殖,驻村农技员负责技术帮扶的方法。全村总计养殖藏猪30头,藏鸡300只,新引进犏母牛36头,对藏猪、藏鸡通过统一回购实现贫困户增收,犏母牛养殖户按照每头每年7.5千克酥油的标准向村集体上缴,然后通过专合组织进行统一加工和销售。这一方式在推动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贫困户的增产增收。

3 丰富帮扶措施,确保脱贫攻坚稳步推进

3.1 技术帮扶 首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藏猪、藏鸡养殖的指导,从圈舍改造、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讲解和培训。由于当地养殖业不宜开展集中培训,杨跃奎便采取走村串户发放养殖技术宣传资料,并进行现场指导,定期回访,了解藏猪藏鸡的饲养情况,同时开展消毒、驱虫等工作。

其次是整合其他社会资源对新龙县相关产业进行培训和指导,邀请了四川农业大学周树峰副教授对马铃薯、油菜种植和足然村蔬菜大棚等方面进行了现场指导和示范,邀请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草食研究所专家就犏母牛的养殖对新龙县驻村农技员进行了培训。协助新龙县农牧和科技局申报了省科技厅科技扶贫平台建设类项目《新龙县科技扶贫服务体系建设》和科技扶贫产业类项目《新龙县黑青稞基和紫皮马铃薯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参与了新龙县“十三五”农业产业规划。

3.2 物质帮扶 在了解到养殖藏猪的养殖户缺粮的情况之后,杨跃奎立即整合扶贫培训资金2万余元,与成都的某饲料企业联系,紧急向新龙县赠送饲料6吨,还捐赠了兽药、消毒剂等。与洛鲁村第一书记宋超一道积极向四川省司法厅等部门和各级党委政府申请各项产业扶贫资金,争取产业戴帽资金向该村倾斜。为了防止野猪对马铃薯等作物的破坏,积极申请了价值10万元的菱形网围栏,并现场监督确保安装质量。利用产业扶贫资金购买了马铃薯、油菜种子无偿发放给贫困户进行种植,藏猪、藏鸡由新龙县农牧和科技局利用产业戴帽资金进行统一采购,然后由产业扶贫办公室和驻村农技员一起发放给贫困户,犏母牛由皮擦乡政府利用司法厅帮扶资金在甘孜县进行集中采购并发放给贫困户。

在皮擦乡洛鲁村驻村的日子里,杨跃奎克服高原反应、语言障碍等困难,踏实工作,严格自律,深入调查研究,减少干预阻力,丰富帮扶措施,密切联系群众,切实抓好特色产业发展,巩固传统产业,强化专合组织,加强集体经济发展,为当地农牧民增产增收指明了方向,为产业扶贫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为实现脱贫摘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F323

C

1001-8964(2017)08-0011-02

2017-05-30

猜你喜欢
农技员驻村贫困户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博士
农技员带头——中化碧邦助力 共建美丽乡村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制度对农技员技术推广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
产业调整给予基层农技员的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