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金融中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2017-09-05 11:44梁卫平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24期
关键词:模式选择职业院校校企合作

梁卫平

摘 要:校企合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尽管已提出多年,但在黔南地区的职业院校中依然不同程度存在层次较低、流于形式、地方特色不够鲜明、发展不够均衡等现象。对此,需要结合黔南地区现代产业发展滞后、校企合作缺乏必要的企业背景等现状,在围绕地方产业布局,加强与园区企业合作、结合对口帮扶,推进资源共享及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建设等方式上做出相应的选择。

关键词: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模式选择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24-0071-03

一、校企合作及其模式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为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采取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工学交替、校企互动、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等等模式,引进企业的设备、技术师资,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参与有关实践课程的教学,学校参与企业的员工培训,参与企业的产品研发,为企业解决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难题等等。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实现共同发展。

校企合作模式可以灵活多样,检验的标准是是否促进了双方共同发展,是否双方满意。常见的校企合作通常有以下几种合作模式,即 “订单”合作模式、“工学交替模式”教学见习模式、顶岗实习模式、共建实训基地模式、产学研合作的校企互动式模式、职教集团模式及现代学徒制模式。在这些校企合作模式中,前五种模式属于较浅层次的校企合作,而后三种模式则属于较为深层次的深度校企合作,本文所探讨的主要是较深层次的深度校企合作。

二、当前黔南地区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及分析

黔南地区现各级各类职业院校20余所,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各职业院校相继推进和实施了一定模式的校企合作。这些校合作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一是“订单”合作模式;二是工学交替模式;三是教学见习模式;四是顶岗实习模式;五是共建实训基地模式。但是,这些校企合作均不同程度的存在下列现象

(一)校企合作零星分散,层次较低

在黔南地区由于企业组织发展相对滞后,企业组织不同程度地存在零星分散、缺乏相应规划的状态,校企合作不同程度地存在缺乏必要的行业、企业背景的现象。以都匀市为例,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该市地域范围内曾经建立了一批机械、电子、化工、轻纺等中央及地方国有企业,并建立了相应的行业组织,但随着历史的迁移,这些中央及地方国有企业相继退出了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的舞台,相应的行业组织也随之名存实亡。与此同时,现代产业的相关企业并未随之建立。现有的社会组织中,除一些现有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及一些垄断性企业,如供水、供电、通信、金融和一些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外,规模以上企业可谓是屈指可数或基本空白。作为校企合作的基本前提,尤其是深度校企合作的基本前提,学校周边一定范围内必须有相应的行业和企业,而且这些企业必须是进行了国内工商注册的法人单位,属于国家和地方的支柱产业企业或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高科技企业,具有持续提供同类产业先进技术信息的能力,提供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教学、科研平台,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较好业绩,具有较高的合作诚信度。否则,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就只能是一句口号。

在黔南民族地区现有的职业院校中,校企合作虽然提出多年,各职业院校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推进和实施了一定不同形式的校企合作,如罗甸职业学校的冠名订单人才培养、企业资助专业建设、共建校内生产实践基地等等,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行业、企业背景,这些校企合作不同程度地存在零星、分散、层次较低的情况。一是远离学校所在地域。不少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都是与东部沿海地区企业开展的校企合作。如罗甸职业学校的深圳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五洲佳豪酒店投资有限公司、瓮安职业学校的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宁波技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振华通讯设备有限公司、重庆三友机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等。二是零星。虽然不少职业院校也与学校周边的社会组织开展了一定范围的校企合作,如瓮安职业学校的瓮安金正大科技有限公司、瓮安县各大幼儿园、瓮安汽车协会、瓮安雍江大酒店等,但由于这些企业规模相对较小,校企合作不同程度地存在零星的现象。三是层次较低。这些校企合作基本仍停留于一些较低层次的模式,如“订单人才”合作模式、派遣学生前住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模式或企业向学校相关专业提供资助,共建校内生产实践基地模式等等。更深层次的校企互动合作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尚未等到有效的推进和实施。

(二)校企合作不同程度地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

为切实培训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各职业院校相继与相关的行业、企业、社会组织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校企合作,如荔波县职业学校先后与荔波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瞬宇集团、北京神墨教育机构、福建柒牌男装、深圳比亚迪等60余家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却面临着“学校积极,企业冷淡”的尴尬局面!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企业基于运营成本、运营风险等因素的考量,参与积极性不高,基本处于被动参与的状态。校企合作基本呈现校方“一头热”的现象,即不少企业碍于各种社会关系的情面,仅从形式上與一些职业院校进行了形式上的校企合作,校企合作不同程度地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一是停留于书面合作。一些职业院校为应对教学评估或年终考核,虽与一些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但这些合作大都停留于书面文件的签署,事后并未开展实质意义上的合作,纯属是应付差事。以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在发展过程中,虽然与一些企业和社会组织签订为数不少的校企合作协议,但真正落实的可谓寥寥无几,校企合作几乎一纸空文。二是合作十分松散。不少职业院校在与相关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后,虽然也组织相应的实施,但这种实施不同程度地存在松散的状态,即偶尔邀请对方到校为学生做些讲座,或偶尔选派部分学生到对方进行岗位调查、教学见习、顶岗实习等,长期互派人员开展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制定及岗位相互交流等紧密的深度合作尚未起步。即便是一些订单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协议,也常常是协议签订后,企方不闻不问,任由校方自行开展教育教学。三是合作形式单一,多为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教学见习或顶岗实习。

猜你喜欢
模式选择职业院校校企合作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电信运营商产业链延伸合作模式及策略研究
新形势下农村养老模式选择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新常态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机制与模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