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南瑶族银饰的文化内涵探析

2017-09-05 09:16陈晓艺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24期
关键词:银饰瑶族

陈晓艺

摘 要:瑶族银饰是瑶族特有的传统工艺和文化。基于此,从瑶族银饰的样式、寓意、功能、价值等方面出发,深入挖掘连南瑶族银饰的文化内涵,以期弘扬连南优秀的瑶族传统文化。

关键词:连南;瑶族;银饰;银饰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24-0184-03

连南瑶族自治县,是我国瑶族聚居地之一。瑶族银饰,作为瑶族风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瑶民心中有着重要的位置,有“无银不成饰”之说。2013年,连南瑶族银饰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此,深入挖掘和探讨连南瑶族银饰的文化内涵,对于弘扬连南优秀的瑶族传统文化,展示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连南瑶族银饰概述

排瑶是在隋唐期间从洞庭湖一带迁徙来的,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曾经出现过“岭南无山不有瑶”。瑶胞佩戴银饰的风俗也是由来已久。《广东通志》载:“瑶妇衣尚刺繡,皆自为之,青帕蒙头,饰以簪珥,常着芒鞋,登山采樵。”《八排风土记》载:“各排男女来会,以歌答之,至夜宿于亲戚之家,间有以银牌红布作贺者。”

瑶族世居深山,与外界交流很少,保持了其本有的独特风俗。银饰是其中一个特具民族特色的代表,风格多样、色彩夺目、图案古朴,工艺精致。连南的瑶族银饰主要分为两种:排瑶银饰和过山瑶银饰。瑶族银饰的种类繁多,风格样式多彩,并因地区不同,各各尽显其美。品种主要有首饰、配饰、挂件等典雅精致古朴的银制饰品。依照佩戴的位置不一又可分为头饰、耳饰、颈饰、胸饰、腰饰、手饰、衣饰等。每个品种又有很多不同的样式。比如,头饰有头簪、头钗、头冠等,而不同的饰品款类又有各种各样美丽而独特的构造和形状,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女子、男子、儿童都是银饰的佩戴对象。女子有头簪、头钗、耳环、银铃、银鼓、银锣、项圈、银链、手镯、戒指等。男子亦有银牌、银铃、银鼓、银锣、戒指、耳环等之外,还有特有的银树。儿童也有项圈、银铃、手环等。如连南过山瑶妇女在节日盛装胸前会挂2或3个有银铃的圆形银鼓;排瑶已婚女子的耳环为大圆并中间有一把剑;男女都适戴的瑶族传统大团圆戒指,图纹是瑶族盘王印。排瑶的男女喜欢戴大匝颈项圈、大耳环,这些首饰不仅有银质的,也有铝质和锡质等质地的。过山瑶的颈饰为长条银链,银饰上有宗教信仰的图案,如八角花、皇帝印等。连南瑶族银饰的样式多彩多样还在于它银饰中有一些是配饰和挂件,可以自由地搭配在不同的衣物和部位中,运用多样,搭配自如。比如银铃、银牌和银鼓,不仅可以装饰头部的头冠和帽子,也可以加在衣服上装饰披肩,因此更加衍变出多种多样的银饰产品。瑶族银饰尤其重视图案花纹的设计,这些图纹多取材于日常生活,如高山绿水、蓝天白云、虫蚁鸟兽、花草树木,各种奇异的自然风景几乎都被瑶族银匠鬼斧神工地融入到银饰中。花纹和图案还有非常传统而独特的盘王印,盘王印在不同的银饰上又因为异曲同工的设计和不同地方的瑶族而表现多样。在戒指、项链、耳环、银胸牌、银头簪等银饰品中都可以看到瑶族祖先独有的印记,但是在不同的银饰品上又有不同的展现。瑶族银饰品设计的图案多为几何形,包括矩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月牙形和花、叶、树等,并镶嵌有花纹圆点,规格及大小不一,内容丰富多彩。另外,在瑶族的一些帽子和服饰中也会加入银饰做装饰和点缀。如在上衣裙子配上银牌银鼓银锣或在彩色披肩上镶嵌穗花和银饰,披风斗篷上挂满精致玲珑的银鼓、银牌、银锣,就是瑶族一种独特的将银饰和服饰结合的设计;加上女子头上戴有金花银簪、手上戴银镯银戒指,走起路来光芒闪烁,舞起步来叮当作响。另外,还有龙、凤凰、麒麟、马、狮等造型的银饰品(数据由三排镇油岭村瑶族银饰传承人唐大打十斤(40多岁)提供资料)。

连南瑶族银饰有自成体系的制作工艺。瑶族银饰作品和制作技艺。银饰充当了瑶胞们表达丰富思想的角色和维系感情的纽带。

二、连南瑶族银饰的文化内涵

瑶族非常喜爱穿戴银饰品,有银项链、银项圈、银耳环、银魔冠、银镯、银鼓、银锣等,名目花样繁多。创作主题丰富,盘王像、盘王印随处可见。特别是圆形、弧形、长形胸牌具有日月崇拜的含义,盘王身处中心化身照耀臣民的太阳,周边的圆点视为瑶民,寓意众星捧月、生生不息的朴素自然道理。比如银锣中间以盘王印图腾为主题,周围有大大小小的点围绕,寓意千千万万的瑶族臣民以盘王为为中心,世世代代拥护盘王。事实上,银锣中间的盘王印是有点差别的,而且周围点缀的图纹都不一样。不同的银匠师傅经手出来的银锣产品都是不同的,难怪有“每个瑶族银饰作品就是一件艺术品,找不到两个一模一样”的说法。银锣中间的盘王印不同还是因为瑶族的不同分支,演变出各具特色、图纹不一的“皇帝的印章”。银鼓的表面刻有瑶族的标志盘王印,约手掌心大小。在鼓的正面和侧面还敲出若干圆点,寓意盘王的无数臣民。由于银鼓制作工艺繁杂,被很多技艺人看成展现银匠手工技艺的水准。银鼓不仅可直接佩戴于胸前,与衣服搭配美观大方;也可挂在女帽之上,造型得体亮丽,因此瑶民深深喜爱它。

因为瑶族居住得比较分散,所以在银饰佩戴情形上也有较大的区域差异和支系差别。据统计,在佩戴数量上,南岗瑶族通常佩戴银牌为30个,银鼓5个;而油岭则是银牌15个,银鼓3个,数量有所差异。银鼓一侧悬有3个银铃,银铃先通过手动抛光打磨,再利用焊接工艺焊接上去。精致小巧的银铃在太阳光或灯光的照耀下不仅会散发银白光芒,且铃内置有银珠,摇动起来叮当作响,这是为了耍歌堂之时,铃铛声配合鼓声,使歌舞更具声乐感。实际上,银鼓下悬挂银铃是银匠的新意创造。又比如过山瑶戒指,以两条银线编织成一条银丝,再用五股编织银丝两头连在一起,寓意五湖四海的过山瑶人民心连心。排瑶项圈,以实心银线打制,一头雕刻瑶族图腾,以镇压凶神恶鬼而保老少平安。通常佩戴12圈,象征保佑一年12个月平平安安。

银质首饰不仅展现了瑶族人独特的文化艺术和审美观,承载着瑶胞的美好愿望。每个银饰都有它独特的内涵和寓意,而且附丽这美好的传说和故事,如瑶族妇女经常佩戴的银鼓、银牌、手镯。瑶族男子佩戴的银项圈,上面通常刻有祖先、英雄“法真”。法真是瑶族历史中有名的英雄人物,是他带领排瑶民族骁勇抗敌,并取得了胜利,保住了排瑶区域的安定,瑶民得以繁衍生息。除了刻瑶族祖先和瑶族英雄神像外,还会雕太上老君、观音等神像。有的银饰是刻瑶族的各种宗教图腾,比如花鸟虫鱼、叶子等。这些图案一方面传递了驱鬼辟邪保平安的用意,另一方面也表达了瑶民对祖先和历史英雄的崇拜和敬畏之情。又如在银饰上刻一些花鸟虫鱼,既有装饰之用,也满足了瑶族人对自然充满敬畏的心理需求[1]。endprint

三、连南瑶族银饰的社会功能

瑶胞们在盛大庆典活动如耍歌堂或婚嫁活动中,都要佩戴银饰。这从不成文的喜好及习惯,逐渐内化为瑶胞们约定俗成的传统习俗(依据中国连南瑶族博物馆提供资料)。

作为瑶族重要的标志之一,瑶族银饰有诸多的社会功能。

(一)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美学价值

瑶族银饰设计独特、花样美观别致,造型精致巧妙,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审美价值。马克思说过:“社会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 黑格尔曾经说过:“美的生命在于显现(外形),美存在于具体形象之中。”银饰在瑶族生活和文化传统的长久影响下,形成了其独特的审美理念,承载着瑶族特别的文化内涵。独有的瑶族祖先盘王印都各种各样,而且传说和故事来源也生动活泼感人。在任何形式的审美意识背后,它都必然包含有历史、社会、民族、心理甚至是宗教的文化影响和文化意蕴,这与瑶族银饰以技艺精湛、图纹古朴的艺术特色是不言而喻的。一件成功的瑶族银饰作品,就是一件艺术品,找不到完全一样的第二件,这凸显瑶族银饰的光鲜形象。明亮夺目、灿烂独特的银饰能迅速抓住人的眼球,吸引人的注意力。瑶族没有文字,银饰正是瑶民的主观表达,其透露出来的瑶族浓厚的地域性和人文特色,正是瑶族文化艺术完美地融合到审美中去。

(二)瑶族银饰表达了瑶胞的美好愿望

他们认为银饰可以驱邪辟魔,消灾除病保平安,能给人们带来健康和安康,是人们内心的追求、崇拜和向导。同时,依其本身价值来看,银是一种贵重的东西,源于它的另一种含义是表示财富,也就是说拥有银饰数量越多、款式越精美,显示出个人越有能力,家庭越富有。因此,在某种意义上,瑶族人喜欢和热爱银饰,也是表达了他们对美好、健康、平安和富裕生活的追求与向往。银饰作为表现瑶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一种形式,除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艺术价值和实用功能之外,还深藏着“吉祥美好”的含义,这种“吉祥美好”的文化寓意时刻体现在银饰品中。毫无疑问,瑶族人醉心于银饰,其实也是为健康平安富有、幸福美满生活的祈祷。这种对现实生活的美好祈愿,正是千百年来它在瑶族生活中得以流传至今并且深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瑶族银饰的宗教仪式功能

人们最初佩戴银饰缘起和银饰的设计样式,都与宗教的息息相关,无不体现着宗教与信仰的韵味和气息,瑶族的银饰充分表达了瑶族人信盘王的宗教信仰。盘王是瑶族人的祖先。瑶族的祖先有独特的盘王印,而盘王印又是瑶族的标志和象征,也可以说是瑶族所特有图腾符号,瑶族银饰产品中处处体现着瑶族祖先盘王的印记。瑶族银饰品,无论是瑶银凤冠、项链、手环,还是精细巧妙的戒指、耳环,都是盘王印的设计,处处有着盘王的标志。瑶族银饰都带有神秘的宗教色彩,再比如银锣、银鼓上的麒麟图腾纹饰、龙图腾纹饰等等。这都源于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寄托、崇拜,并相信他们能给自己带来幸运、超人的自然力,相信他们会保佑自己,给予他们能量。在瑶族人的婚丧嫁娶仪式中,瑶族银饰扮演着无法替代的角色。瑶族人在举行丧礼的时候,用瑶族珍贵的银饰来祭祀先人,寄予逝者美好愿望,表达子孙后代对先人的缅怀和崇慕。

虽然现在瑶族银饰产品的美学意义越来越突出,宗教韵味慢慢较为黯淡,银饰自觉地成为人们美化生活的衬饰,但是,以前瑶族人把自家最值钱最珍贵的瑶银献给先人,让其带进棺材、陪葬,这是流传许久的一个宗教仪式和传统习俗,这也表明了瑶族银饰在宗教思想指导下逐渐发展传承下来并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

(四)瑶族银饰的标志纪念功能

银饰品作为一种符号与象征,是一种规则和符号的系统化状态,是处于纯粹状态中的无声语言和标志[2]。瑶族银饰不但是瑶族历史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瑤族特有传统文化的结晶。这种独特的银饰文化,不仅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更主要是瑶族繁衍、生息、发展的根本支撑,是瑶族的根和灵魂。没有文化的民族是难以独立于民族之林的,更不用说生存和发展。一方面,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瑶族银饰文化和艺术,“对于群体的作用,很重要的一条,是凝聚族人的精神,吸引族人心理的向心力,以形成集体的团结、统一、秩序,增强集体为生存而拼搏的战斗力。”[3]银饰作为一种民族识别的文化符号,其不可忽视的社会功能之一,也在于它对族人的凝聚力,在某种意义上起着“族徽”作用。另一方面,瑶族银饰也承担着纪念的功能意义。瑶银是每个家族留给后代的财产,从过去到现在,每个瑶族家庭都会购置一定量的瑶银饰品,儿女结婚时又会添多一些。“家里没有是不行的,就算是小的银饰也至少要有一个。”瑶银传承人唐大打十斤如是说。旧时,瑶银是一个重要的判别家境是否殷实的标准。在战火纷飞及纷争不断的年代,瑶族人不可避免地都面临着妻离子散的险境,银器可以作为财产和纪念品分发给自己的亲人,用作纪念和他日相认的信物,这和汉族的图腾有异曲同工的作用。作为民族的标志,它起到维系群体的作用;作为崇敬物,它将同一祖先嫡系的子孙紧聚一起;作为婚姻印记,它维持着瑶族人婚恋生活的良好秩序。

瑶族银饰成为瑶族文化的首要标志之一,对于区别瑶族和其他民族,它是一种直观形象依据;同时,瑶银也是瑶族民间工艺的一种历史记忆,更是瑶族祖先留给后代的一种纪念和传承物。

(五)瑶族银饰的文化载体功能

瑶族先民在制作银饰方面有悠久的历史。这些原料取之于自然,有循坏再生之功能,可持续开发和利用。过去,瑶银代表瑶族人的经济地位、信仰追求,现在它又是神妙、古风质朴的瑶族银饰文化的传承载体。瑶族银饰不再是单一的装饰品,而是一种文化复合体,深深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瑶银之所以传承至今不被轻易放弃,正是因为祖先传下来的东西受传统的传承方式影响,受到族人强烈的共同心理因素作用,使它在瑶族发展千百年来,物化为瑶族生存、发展过程中艰苦奋斗的那种顽强斗争精神。它是瑶族群体意识的表达,是民族精神的集体表象,因而要千方百计代代相传。由于银饰除了具有装饰作用外,还具有耐磨、恒久的特性,所以银饰在瑶族后人一代代传下去的过程中,瑶族的文化也被潜移默化地传承下来,犹如大地上的草木经久不衰。由此看来,瑶族银饰还担负着瑶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而瑶族银饰正是有了传承,才有今日多姿多彩的银饰文化和艺术。

瑶族银饰作为瑶族文化的载体,是流动的“瑶族史书”。其浓郁的瑶族特色银饰技艺和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它在美化和丰富瑶族人生活的同时,担负着解说历史和传承文化的使命。

通过对瑶族银饰文化内涵的解读,能够让我们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透视出伟大的瑶族独特的价值观、审美观以及瑶族人民的智慧。这些银饰品承载着瑶族祖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成为瑶族人民俗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本民族物质、精神文明和造型艺术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连南瑶族自治县文化馆.连南文化遗产汇编[G].广州:连南瑶族自治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2015:71.

[2] 杨学芹.安琪.民间美术概论[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0:113.

[3] 中国民族博物馆.中国民族服饰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1.

[责任编辑 李晓群]endprint

猜你喜欢
银饰瑶族
传承
云南瑶族银饰探析与开发利用
高浮雕银饰
瑶族传统舞蹈的审美价值与保护传承
瑶族民歌进校园初探
锡纸可以把银饰“洗白白”
银饰变黑如何恢复
如何使氧化的银饰翻新
漂亮的“银饰”
当猫邂逅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