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大厨的碗里江湖

2017-09-08 06:01赵冬梅
北方人 2017年16期
关键词:花卷龙江餐饮业

文/赵冬梅

文艺大厨的碗里江湖

文/赵冬梅

出生于宾县农村的陈冬羽,2001年走入餐饮业,师从于中国烹饪大师满汉全席总冠军魏志春,隶属于周兴志师门,16年走过来,成绩和荣誉大把:先后任职各大餐饮企业厨师长、总厨、店长,中国烹饪名师,餐饮管理实效落地专家,花卷哥中式快餐连锁联合创始人,黑龙江省餐饮业金牌主持人,美食记者,各电视台节目美食顾问,餐饮业评委,新厨艺俱乐部哈尔滨分会会长,“十佳名厨”“十佳餐饮经理人”“黑龙江省农民工创业创新标兵”……这些,都属于这个刚过而立之年的阳光大男孩,像高悬的小太阳,他辐射出正能量,亦如艺名“晨飞”——在晨间放飞梦想,实践着自己写下的话:舌尖上的哈尔滨,美食文化传古今。荤素搭配美酒醉,中西融合烹美味。

碗里有江湖 胃里有暖意

是谁让美味酝酿出了家乡的味道,勃发出对烟火气的向往,再逆向地深入生活,深入三餐,深入人心?

是他,陈冬羽,帅气俊朗的 85后,江湖人称“餐瘾大侠”,用实力在哈尔滨餐饮业中拼杀出一片天地,小花卷VS酸菜汤的黄金搭配所向无敌,正如品牌“花卷哥”的形象超人气、大侠范,江湖有味,碗里乾坤,唤醒食客沉睡的味蕾,与食物相濡以沫……

“手工花卷纯碱发,东北人民都爱它;好吃养胃更健康,必须搭配酸菜汤。”“花卷哥喊你回家吃饭!”“我胖,我愿意,吃个花卷才有力气减肥呀!”一进入飘扬着《舌尖上的中国》背景音乐的小花卷VS酸菜汤秋林店内,视线便被墙上神似视频弹幕的宣传语“刷屏”,逗趣的段子让人印象深刻。

以绿色为基底的墙面清新文艺,一只只蒸笼造型的灯饰别致亦与卖品遥相呼应,中国地图轮廓的五谷杂粮墙吸睛又具教育功能,而极少在都市现身的金黄麦穗,也被他巧心妙用点缀其间,来这里的孩子们最是喜欢。

“这块年轻人比较多,这样设计给人一种享受、快乐的体验。”身穿印有自己姓氏Logo定制T恤的陈冬羽,对于美学很有追求和心得,他认为,现在中国餐饮业发展之快已经从吃饱不饿走到追求享受、美感、文化、内涵上,所以打造“环境的文化”很有必要。

而说到小花卷与酸菜汤的搭配卖点,坚信美味在民间、越“野”越健康的陈冬羽动情地说:“东北人爱吃酸菜,也离不开酸菜。我从小在家里吃不够,不吃就想。”心怀“弘扬中华美食,传承龙菜文化”理念、想做龙江人爱吃的特色民间美食的他,便从龙江人的饮食习惯入手,经过一年的走访调研,将这一起源于黑龙江省绥化地区的龙江名小吃加以改良、创新,创办了首家粗粮快餐品牌——“花卷哥中式快餐连锁”。

虽然此时天气热得堪比店内厨房的蒸屉,但阻挡不住火爆就餐的食客,“花卷哥”拯救各种没胃口,大家现在吃啥都不香,三伏天为啥还这么火?因为小花卷养胃,酸菜汤开胃助消化。

潜心献五味,陈冬羽呕心沥血,“酸菜汤研究了各种版本,不断推翻改变,最终研制出清爽无油的。”而手工小花卷“出锅时第一时间卖,必须保证冒热气”。

至于菜品,为了考察基本走遍黑龙江的陈冬羽很有想法,“在产品结构上,把东北人爱吃的大菜变成小菜、小份儿的,也是为了节约,现在国家也在倡导节约先行的精神。”茄子、豆角、豆腐,是东北人菜篮子里的老三样,从小吃到大,却也放不下,“有咸菜和酱吃啥都香,东北四大缸啊,所以咸菜选的是辣白菜和芥菜丝,免费供应。”这是属于他作为龙江厨师的情怀,对于食客何尝不是如此?童年的美食记忆就像乡愁,荡荡悠悠,再挑剔的味蕾也会被攻陷,食物,和爱一样温柔。

“一屉小花卷3元钱,酸菜汤5元钱,让老百姓花少的钱吃上顿好饭,吃饱不想家嘛!”如此新鲜味美、价廉质优,必然顾客盈门。在这家店里,高峰期排队的长龙延伸到门外,一张桌子翻台十几次,一天能卖2000多个花卷、400碗酸菜汤,日营业额高达近7000元,规模也扩充到7家店面,在快餐行业中成绩斐然。

“人要敢于尝试新鲜事物,这才是人生;创新了社会才能进步,要燃烧点自己的小能量。”他朗声道。

“知食分子”

忙碌属性,这是陈冬羽的关键词。如今,每天他奔走于选址再开店、四处学习、餐饮策划、管理培训、礼仪主持等等等等事情中,忙并快乐着,说他是“餐饮届综合型人才”一点儿不为过。

他不仅是请厨宝公会—哈尔滨市发起人、龙江餐瘾人大讲堂联合发起人,还操作了自媒体平台大国厨匠创意工作室,耗费大量精力和心血撰写文章、链接推广名厨名店名菜,传递正能量,向行业输出文化,以刺激厨师不断发展提高自己,“为这个行业做一些事情。”为了破除外界对厨师的偏见,摘掉“餐饮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不高、脏乱差”的帽子,他立志做一个有文化的厨师。而他的非凡谈吐、博闻强识,任谁也想不到,他只读到初一。

“我非常爱看书,家里有好几千本。从17岁来哈尔滨,这么多年一直没离开的书是《新华字典》和《弟子规》。”这两本书,他也推荐给自己的十几个徒弟看,“有的徒弟说字典是小孩看的,但我认为学好中国字,才能做好中国人。”对于这一点他深以为然。

龙江餐饮业讲究师门传承,魏家军弟子班三代加起来有好几百人,“建立了一个‘魏家军大讲堂’的微信群,我在里面讲课。只有培训和教育才能让行业进步,需要一部分人站出来,给这个行业注进能量,让大家有个方向。”

热爱公益的陈冬羽,给老年大学的叔叔阿姨们免费教授过锅包肉、红烧肉的做法,在医大四院给糖尿病科讲过一年的糖尿病人食谱。除此之外,口才了得、一身文艺细胞的他还义务当起哈尔滨餐饮业内业外喜宴、乔迁、产品发布会、婚博会等活动的主持人,名声在外。

“寒地黑土情,振兴龙江菜。我要不断深入研究饮食文化,做黑龙江省餐饮行业的代表人物。”这是他的目标,也是行动力,将龙江餐饮和文化推出去,是他在采访过程中反复提及的。

这个喜欢摄影、读书、主持的文艺大厨,恰似追风少年,向着远方,坚定前行……

猜你喜欢
花卷龙江餐饮业
龙江少年爱冰
米粒花卷
FSMS在餐饮业中的应用
做花卷,不简单
外出就餐对英国餐饮业的冲击
如何玩转餐饮业下半场?
勇于担当 主动作为 积极打造龙江人民调解工作升级版
零售业 餐饮业 到底谁模糊了谁?
图读龙江经济
龙江大美湿地组画——罗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