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因材施教”

2017-09-09 08:51李玲平
商情 2017年27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辅导员高职院校

李玲平

摘要:因材施教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原则和方法。面对复杂而多变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对象,辅导员必须从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特点与需求出发,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坚持在工作中“因材施教。

关键词:高职院校 辅导员 因材施教

我国辅导员制度始于20世纪50年代,但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工作要求和工作职责的内容却与时俱进、不断补充完善。伴随高校内部环境的变化,当代大学生发展的个性化与多样化趋势也日益明显,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把握学生特点,坚持“因材施教”。

一、“因材施教”的背景意义

因材施教最早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论语·先进篇》中,孔子对不同性格的子路和冉有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其各尽其材,可以说孔子是最先在教学中实行因材施教的的人。当代教育也一直提倡因材施教。陶行知先生认为:“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在2010年首届中国个性化教育高端峰会上,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更是将“因材施教以人为本”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提出,用以指导教育活动。如今,因材施教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二、“因材施教”的内涵解读

因材施教具有十分丰富的现代内涵和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其正确的解读是在辅导员工作中进行具体应用的前提条件。

1、前提—充分了解学生

充分了解学生是辅导员因材施教的前提。辅导员首先应该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生理状况、心理特点、性格特征、精神需求、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兴趣爱好、学习情况、生活情况、人生目标等等,在充分的了解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析研究,掌握學生的共性,根据学生的个性实行因材施教。如我们高职院校的学生,相较于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除了具有个性张扬,热情开放与沉默孤独并存,生活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追求新鲜感、接受新事物能力强,责任感与心理承受能力不强,人际交往存在欠缺等这些大学生的共性外,有又其自身的特点,以我院学生为例,其整体状况为:文化基础薄弱、人文素养欠缺;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文字功底弱;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行为习惯差;缺少目标,对就业感到迷茫等特点。只有了解这些,才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2、核心—坚持以生为本

坚持以生为本是辅导员因材施教的核心。辅导员只有在工作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育的发展功能;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相机诱导;不应强制灌输或者全盘给予。爱默生认为“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以生为本的实质就对学生的个体性的尊重。生有百态、各有不同,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中应该应该将整体教育与个别谈心相结合,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关键—提高素养技能

提高素养技能是辅导员因材施教的关键。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农业而非工业。教育对象是具有鲜活生命的。辅导员要实行因材施教,就必须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高尚的道德素质、较强的综合业务素质,即“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辅导员素养技能的提高,除了主动学习、积极拓展外,还要不断反思,总结经验。

三、“因材施教”的具体应用

1、依据班情因材施教

大学中的班级,因专业不同、男女比例不同、生源不同、甚至学校所在地区不同,都会有很大的差别。因此辅导员应该在充分了解本班学生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依据班情进行因材施教。

2、针对个体因材施教

大家都知道,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必然存在的。例如在我们高职院校,学习问题是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是深入了解后,却发现其间原因不尽相同。例如经过谈心发现:学生A是因为家中父母已为自己规划好了未来,将来协助父母打理生意;学生B却是因为对本专业不够了解,对将来的就业感到迷茫。针对这一情况,对学生A主要进行思想上的纠正与引导,比起课业的学习,学习如何为人处事、培养必要的素质更为重要,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鼓励其多为班级做事,增强其责任感和独立性,让其在工作中磨砺心智,发现自身素质和能力的不足,有意识地培养相应的素质和能力。对学生B主要是帮助其了解本专业和发展前景,将自身特点与市场需求相结合,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明确目标,找准奋斗方向。由此可见,在进行辅导工作时切不可凡事一刀切,必须从个体出发,围绕学生自身的问题特点,对症下药。

3、提升自我因材施教

看似简单而繁琐的辅导员工作却与学校管理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辅导员在日常管理中,必须加强业务学习,熟悉学校的管理制度和规章法则,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制度管人与人性化管理有机结合,逐步形成既有自己特色,又与学校制度相契合,并与学生实际相切合的工作方式和工作风格。同时,辅导员还需加强教育方面的理论学习,注重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工作之中,并善于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只有辅导员具备良好的素养与技能,才有可能对学生因材施教。

总之,在辅导员工作中坚持因材施教,是对历史的继承与发展,是对理念的落实与践行。“教学不是灌溉,而是点燃火焰”,因材施教就是点燃学生灵魂和思想的火炬。因此,辅导员必须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振斌,冯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戴锐.辅导员工作理念转变与研究型辅导员的成长[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 35(2).

[3]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endprint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辅导员高职院校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