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之風口

2017-09-12 06:09
澳门月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集團經濟社會

談及創新創業,這兩年來,共享經濟無疑變成了眾人追求的方向,從自行車到汽車,從充電寶到雨傘、馬扎,甚至住宿、休息的地方都能夠共享,仿佛在一夜之間,共享成了創業者瘋狂追逐的風口。國外早已經有Uber、Airbnb開疆擴土,內地衍生出的滴滴出行、神州優車、摩拜單車等在兩三年內早已經蔚為風潮,這一波風口期,何時起,何時止,最終又是否能真正帶來經濟發展模式的更新換代,解決社會發展中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一切,都還在嘗試之中。

本期焦點直擊欄目兩岸四地的專家學者、業界領袖、商界精英齊聚,共同解析時下最為流行的“共享經濟”,結合各自地區的觀察體驗,分析共享經濟究竟能否落地生根的可能性與未來趨勢。在第一板塊:“前瞻透視”中,澳門東盟國際商會曾志龍理事長以多年打拼的經驗為眾人分析共享經濟模式對於社會發展的有益之處,結合亞洲地區的韓國等地的積極主動舉措,他分析澳門發展共享經濟模式的優劣條件,在阿里巴巴集團與澳門合作的關鍵時候,他對於智慧城市與共享經濟的配合發展充滿期待。

進入第二板塊“港島探析”,香港雲端與流動運算專業人士協會陳家豪主席在這股創新風潮之中看到科技的巨大改變力量,在日益“本土”思潮的氛圍中擔憂年輕人視野局限,作繭自縛,因此結合外國公司進入香港研發的案例,鼓勵年輕人以大的格局,延續香港發展中的“外向型思路”,更鼓勵大家探索未來在大灣區建設時代,如何利用共享創造更高的社會、經濟價值。在第三板塊“前進臺灣”里,來自南臺科技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的李佳鈴助理教授以長期觀察Uber、Airbnb發展的經驗入手,分析共享經濟模式在美國的發展經驗,回到台灣市場,她遺憾政府高壓重罰之下,卻難以推動創新法案與部分條例鬆綁,因此要打造適合台灣社會的共享模式,並非朝夕之功。

步入第四版塊“業界直擊”,作為內地崛起的共享經濟發展的核心企業之一的神州優車集團臧中堂副总裁暢談他對共享經濟的觀察,強調共享之核心在於優化現有存量而不是增加資源、甚至是浪費資源,他以神州優車集團的綜合化發展路徑,分析了B2C、C2C等不同的共享模式,將神州集團在共享領域的創新嘗試逐一剖析。

回到最後的第五板塊“在地深思”,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劉丁己副教授從共享經濟的三大基本條件入手,分析在澳門,政府、服務商、消費者各自的角色與現階段的困境,提出共享模式不是單純的複製與擴張,如何找到適合澳門發展的模式並非易事,未來民眾的取態,政府政策的鬆綁與摒棄保守的施政作風都將對澳門下一階段的經濟嘗試產生重要影響。

共享經濟期待解決問題,而目前的實踐中,解決了一部分問題,似乎又創造了更多的難題,如何破解,這個風口我們又該如何把握?endprint

猜你喜欢
集團經濟社會
潞安化工集团司马煤业公司
經典是怎樣煉成的——重讀《中國5—10世紀的寺院經濟》
絲綢之路與唐西州經濟研究述略
絲綢之路與唐西州經濟研究述略
COMPLAINER’S CALAMITY
할리우드 블록버스터의 ‘메이드 인 차이나’시대
余永定 中國經濟正向通縮區間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