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如画

2017-09-12 03:56陈奕萱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17年31期
关键词:篝火画面感蒙古

陈奕萱

抬头高望。云仿佛要压下来似的,但并没有那“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气势,而是如轻软的棉花般环绕在头顶,又如轻盈的羽毛飘浮在身旁,似乎可以触碰但其实远在天边。这些云朵,有时似鱼鳞般层层叠叠,有时又像小孩随意涂出的油菜,毫无规律却又给人以极美的视觉享受。

云的色彩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原本洁白无瑕的它在夕阳的映衬下显现出漂亮的橙色和粉红色,使人恍若置身仙境。不知名的飞鸟掠过如洗的天空,为大自然的这幅空灵制作添上了画龙点睛的一笔。

举目远眺。草原的山并不陡峭,而是如随手勾勒出的柔和的墨痕一般,有高有矮,有远有近。草原真是廣袤无边,树木都很少见,只有三两座蒙古包孤零零地坐落在远方。牛群和羊群却是不少,大多在草原上悠闲地吃着草。可惜今年草不够高,没能欣赏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那若隐若现的深绿色远山,那浅绿中夹杂着星点淡黄色的草原,那点缀其中的白色羊群和那不时闪过的棕黑色骏马,更是构成了一幅恰到好处的丹青。

环顾四周。正是傍晚时分,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来来回回地忙碌着,空气中不一会儿就弥漫出烤羊的香气。伴随着“噼啪”的声响,熊熊的篝火也燃烧起来。

在豪迈不羁的蒙古男儿和洒脱却不失柔美的蒙古姑娘们的带领下,我们围着篝火,踏起了蒙古族传统的步伐。

蒙古人民那晒得通红的面庞,和我们被篝火映红的脸颊,伴随着皎皎明月,不正是一幅和谐美好的画卷吗?

点评

作文主题鲜明,围绕“草原如画”展开,文辞优美,画面感营造得恰到好处,令人心驰神往。

开篇,小作者运用形象鲜明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描绘出草原白云的各种形态,动态美和视觉美尽显。

接着,小作者移步换景,又描写了草原的山、牛羊等景物,草原的辽阔壮美尽收眼底。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作者将目光从草原的自然美景转移到了草原的民风民情,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为整幅草原美景图添上了最艳丽的一笔。

小作者如能多运用一些修辞,会使作文描述更加饱满,立体。endprint

猜你喜欢
篝火画面感蒙古
蒙古靴
巧设“主问题” 赋予古诗词教学画面感
秋火
蒙古正式废除死刑
雨后
高中生物学课程中走得进出得来的“画面感”培养
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画面感教学的几点思考
阅读理解精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