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是养生的起点

2017-09-15 13:15王继卫
益寿宝典 2017年10期
关键词:慧能佛家钱财

文/王继卫

平和是养生的起点

文/王继卫

“和”,一个人人都喜欢的汉字。民以食为天,“禾”字旁一个“口”,当农业收成好了,口中有粮吃了,人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有了保障,这是和最起码的前提了。孟子说“食、色,性也”,人生莫过于食、色二欲了。食乃维持生命,色乃繁衍生命,此二欲为实欲,适可而止,不能贪著,否则失去平和,反而有害健康。

除实欲外,人还有虚欲,只能随缘而得,不可强求。人生如戏,知足常乐,同样不能执着,否则有害健康。道家讲“有即无,无即有”,佛家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果欲望过重,其结果只能是可怜、可悲、可叹。

“世上本无枷,心锁困住人。”世间本无烦恼,一切烦恼全是自己招来的。

看看生活中的人,没有恋人想恋人,结婚以后却吵闹不休甚至要离婚;没有子女想子女,有了子女累老人,不孝子女成了自己的掘墓人;没有官职想权力,有了权力,宠辱皆惊,何来幸福可言?没有钱财想钱财,有了钱财忘乎所以,欲壑难填,结果遗患无穷。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而这些痛苦却都是自己造成的。佛法说“一切唯心造”,为什么?执迷不悟啊!现在这个社会充满了种种矛盾: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个人与社会的矛盾,个人内心的矛盾。同时,种种矛盾也充斥着世界。一方面是科技的高度发展,种种发明创造本是为了使我们获得更充分的自由,结果反而为其所束缚。另一方面是人文精神的失落,我们有时候会不自觉地失去自我,沦为物的奴隶,有时以“我”为中心,强调什么自我凸现、自我中心、自我张扬……然而这些恰恰说明了“自我”的失落。从佛学角度来说就是贪、嗔、痴三毒无限膨胀的结果。

天地下和,无焦无虑、无忧无愁,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因而能长久。一切成败毁誉都不影响平和宁静,这就是佛家所讲的“八风吹不动”。

这里讲一个佛教故事,一位僧人替一家施主做法事,事后主人发现家中丢失20两白银,便怀疑是僧人所为,于是气势汹汹地到寺院中问罪索取。僧人明白来意后,取出白银20两说:“施主请把银两拿回去吧!”这个人抓过银子气冲冲地回家去了,嘴里仍啰嗦不停。等他回到家中,弟弟告诉他,昨天因为事情紧急,来不及告诉哥哥,拿走了银子没有及时交代。他听后感到万分羞愧,急忙回到寺庙送还银两,向大师道歉。大师接过银子只说:“阿弥陀佛,善哉,善哉!”一个有口皆碑的大师,被人诬陷偷银子却泰然处之,不怒不争。从现在的观点来看,双方都没有证据,如果对簿公堂,也只能是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但必定会引起更多人的猜疑。一个法师,心中无染,心中无锁,外界的一切变化都对他丝毫不起影响,心中平和。相比之下,对照我们身边的儿女情长之苦、追逐名利之累,大家应有所悟啊!

六祖慧能大师说:“如来,如来,本来如是。”铁矿能炼出铁因为它本质是铁,金矿炼出金是因为它本质是金。我们硬要从铁矿中炼出成金,岂非妄想?这与鹅卵石中孵不出小鸡的道理是相同。因此,对子女生养以后,提供正常的长身体和学习条件以外,让他们懂得人生大道就可以了,不必过多操心。

平和即心理平衡,合于自然松静之道。人只有心静才能去躁,沉稳才能避开轻浮之举。水面静,才能映出完整的月亮,心静才能接受宇宙良好的信息和能量。烦恼生于不悟。佛教中有风动幡动之争的故事。公元676年正月初八,广州法性寺印宗法师讲经,有幡被吹动。两个听经的法师一个讲是风在动,另一个讲是幡在动。而慧能说:“风未动,幡也未动,而是你们的心在动。”慧能从观察事物的另一个角度来阐明一个道理:心静而专注听经不应感觉到风幡在动,心猿意马精力没有放在听经上才会看到风幡动。心静则安!慧能大师牢记五祖弘忍的告诫,为避免佛家内讧,持衣钵远离寺院南行隐姓埋名十五年,干的是所谓下等人的活,到了师父规定之日才公开佛家宗师的身份——六祖。他的心是何等的静啊!这正是一静去百愁。再看达摩祖师的画像,祖师脚踏一杆芦苇过江,须发飘飘,身心松静,与天地融为一体。此时芦苇只是载体,真正渡江的是他的心。心通天地,天地人合一,那么天地之间还有什么东西能阻挡呢?再看《临济录》里的一段故事。有天晚上,大含和尚一个人在读经,一强盗持刀入室。大含和尚平静地问:“你是要钱还是要索命?”强盗说要钱,和尚就随手从怀中取出钱袋扔给强盗,说:“拿去吧。”说完又看书了。强盗拿了钱正要逃出去,和尚突然大喊一声:“等等,出去把门关好。”这一喊吓得强盗呆若木鸡,屁滚尿流地逃窜。这个强盗事后对人说:“我打家劫舍,历尽风险十几年,从未像这次吓得魂飞魄散。”你看平和的威力竟如此巨大。

静守心房,顺乎自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物场”。场静,周围乱也变静;场乱,周围静也乱。因此,佛家讲“境随心转”,“心净则一切净。”场效应是客观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生物场是相互沟通影响的。从养生的角度讲,懂得心境平和,远离烦恼,打牢养生的基础,这是养生的起步。寿

猜你喜欢
慧能佛家钱财
钱财与声名
北在哪?
石崇炫富
禅争
慧能,不识字的禅宗六祖
白色在中华文化信仰中的象征意义
简述梁漱溟的佛家思想
我的口袋我做主
“坠我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