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不良情绪是伤身的钝刀子

2017-09-15 13:15郭蓉娟
益寿宝典 2017年10期
关键词:小白鼠免疫系统内分泌

文/郭蓉娟

持续不良情绪是伤身的钝刀子

文/郭蓉娟

专家简介

郭蓉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副院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会副会长,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卫生分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疾病分会委员等。

你心情不好,情绪不佳?如果偶尔出现这种情况,倒也无妨。但是,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焦虑紧张或者抑郁状态,必须要调整过来,否则这种不良情绪就会对身体产生一系列影响,如“多米诺骨牌”般层层推进,最终打破身体固有的稳定状态导致产生各种疾病。

众所周知,以前老人们常念叨着“家和万事兴”,常说“心情好、身体好”,现在看来,这些流传千年的说法不仅听起来有道理,而且也通过科学实验得到验证。因此,老年人要想养好身体,先要养好心情。中青年人更是要戒怒戒躁,“年轻时种下的种子,都会在老年时结出果。”

不良情绪首先波及内分泌系统

一个人天天生闷气,或者天天紧张焦虑,不仅自己不快乐,对于身边的人来说,也是个长期的负面情绪源。以往人们看到一个人不开心或者焦虑紧张或者抑郁,不会想到这种不良情绪对身体有什么影响。持续的不良情绪看似没有“刀锋”,但对身体的慢性伤害一点儿不比刀子钝。

长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首先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如有些人消除了紧张焦虑源之后,原来的疾病甚至会奇迹般地痊愈。62岁的老李退休前是一家单位的一把手,他自己开玩笑说,虽然挣的钱不多,但责任重大。20多年前,他刚刚当上中层领导后不久就开始失眠,从此之后,他就忘记了正常入眠的感觉。退休后,他的失眠不治而愈,“我也记不得是哪一天开始就不失眠了,现在真的是吃得香,睡得好。”

我们遭遇到的外界环境所导致的各种情绪,都会对身体产生各种影响。”前两天,有位阿姨到门诊找她看病,这位患者说自己和儿媳妇大吵了一架,特别生气。“我这胸也闷、胃也疼,脑袋还嗡嗡响。”其实,每个人面对不良情绪,都会自然地出现各种反应,这是正常的。我们都曾经遭遇过危险,遇到危险时,这种情绪会影响大脑的神经递质,大脑还会发出信号:危险来了,注意躲避。神经系统的信号传输到内分泌系统,动员机体更多的血供应给四肢,让肌肉紧张起来,随时准备逃跑。”其他的情绪一样会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发挥作用。偶尔出现的不良情绪,虽然会对身体造成影响,但机体很快可以修复。可是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处在这种不良情绪中,身体就难以彻底修复了,必然会将影响波及到内分泌系统,产生各种代谢病。情绪对内分泌的影响不单单是代谢疾病。“过去助孕技术还不成熟的时候,有些婚后久久不孕的家庭,不得不领养一个孩子。不久,这样 的夫妻又自然怀孕,有了属于自己的孩子。这样的家庭很可能是夫妻俩身体机能都正常,但备孕后没有很快怀孕导致双方或一方紧张焦虑,影响了内分泌系统;领养孩子后,原有的不孕焦虑消除了,心情一放松,内分泌系统正常,能怀上自己的宝宝也很正常。

两组老鼠讲述科学道理

心情不好,情绪不好,工作紧张等不良情绪对身体的影响如果局限在内分泌系统,还有挽回的机会。但如果影响进一步深入,到达免疫系统,对身体造成的不良影响就很难逆转。因此,遇到身体通过内分泌系统给你发出的信号,一定要重视。

坏心情产生的影响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传输到最后一个环节时,人的免疫系统就出现紊乱。免疫系统紊乱不是单纯的免疫力低下,还有可能是免疫系统过强,或者是免疫系统识别故障,免疫系统发现不了敌人,甚至还会出现自己攻击自己的情况。现在的研究来看,免疫系统出现故障,很可能是身体内产生的炎症导致细胞能量代谢故障,进而导致细胞死亡,最后导致各个脏器的功能出现问题。

我曾专门研究情绪与健康的关系。就是在实验室将一群健康的小白鼠分入空瓶试验组。这些小白鼠需要每天喝水,但它们的水瓶中某一天有水、某一天没水。因为不知道明天到底有没有水喝,小白鼠们就处于焦虑中。为喝水担心的小白鼠们,在14天后就出现了乱咬、烦躁等类似人类焦虑烦躁的情况,这时解剖发现小白鼠血液和大脑中都出现一种炎症反应,这种炎症就像一种毒物一样在慢慢侵蚀人体器官引起各种症状。

那么,焦虑会影响健康,抑郁也会吗?我将另外一群小白鼠放在抑郁模拟组。它们今天可能会被电击,明天可能会挨饿,后天可能会被迫去游泳……这种慢性的不可预见的危险,让它们整天处于恐慌绝望之中,连续28天后小白鼠就出现了类似于人的抑郁表现。

实验结束后观察发现28天前健康的小白鼠脑内的海马已经被破坏,萎缩得特别明显。“海马是掌管情绪和记忆功能的,如果一个人的海马缩小后,记忆力会下降,老年期更易罹患老年痴呆。”再看它们的腿部肌肉细胞竟然也出现了破坏,这就很好地解释了抑郁症患者出现的极度疲乏的感觉。“这说明情绪对身体的影响不仅仅是对大脑的影响,最后还会波及全身。”

心灵的健康比吃喝更重要

现在老年人都特别有健康意识,很多老年人每天都运动,每天都在关注各种营养知识,也时刻关注自己的血压、血糖,但关注自己的心灵甚至灵魂的人并不多。但有些患者对心情如何不以为然,“生个气能怎么着?从眼前来看,生气不能怎么着,但长时间生气、长时间处于重压之下,必然会将一个人慢慢打垮,到时你就会对生活失去动力,自暴自弃,生活得一塌糊涂。

一个人心态平和时,机体是处于稳定状态的。一个人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他会跟随自然衰老的进程,寿命近天年。年轻时如果就能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待自己。让自己的不良情绪随时能够得到调节,自然是一个理想的状态;但如果年轻时背负了过大的压力,到了中老年阶段身体健康一定会出现问题,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不过,年轻时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到了老年意识到,也能延缓疾病的进程,“好心情是可以治病的。”

让心情好起来的办法很多,比如出行换条道路走,穿衣换换风格,都会改变心情。

“有些人因为生活中接触的新鲜事物太少,所以对自己的身体特别关注,容易出现经常怀疑自己生病的现象。”生活中的一些习惯比如出家门只走一条道儿,吃饭穿衣都是一种风格等,这些“不变”时间久了会减弱外部环境对大脑的刺激,使人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在自身,反而容易产生压力。打破一些旧习,尝试一些改变,能够帮助人们把注意力从自己转移到外界,从而起到转换心情、缓解压力的作用。寿

猜你喜欢
小白鼠免疫系统内分泌
行为免疫系统对个体就医行为倾向的影响*
一类具有抗原性的肿瘤-免疫系统的定性分析
十只快乐的小白鼠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内分泌代谢疾病
十只快乐的小白鼠
人文护理在内分泌护理中的应用
保护好你自己的免疫系统
小白鼠观察记
什么是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Staying healt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