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制造业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SWOT分析与对策

2017-09-15 07:18童泽林刘侃侃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湖南制造业

车 娇,童泽林,刘侃侃

(1.长沙广播电视大学,长沙 410005; 2.北方工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144;3.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长沙 410004 )

湖南制造业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SWOT分析与对策

车 娇1,童泽林2,刘侃侃3

(1.长沙广播电视大学,长沙 410005; 2.北方工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144;3.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长沙 410004 )

“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各省制造业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湖南制造业如何把握机遇,战胜挑战是亟待研究的课题.基于此,本文根据湖南的实际,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湖南在推进“中国制造2025”中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尽管湖南一直在推动发展高端制造业,而且也形成了一定的优势,但是相比于沿海地区仍然面临企业创新能力不足、金融资源和人才资源匮乏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湖南制造业应该走出差异化的道路,在产业发展中既发展高端制造业,也承接沿海产业转移; 在资源调配上,既要竞争也要合作; 在管理机制上,既要利用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也要发挥政策引导的作用.

中国制造2025; 湖南制造业; SWOT; 对策

“中国制造2025”是应对新一轮工业革命而采取的国家战略.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中国制造2025”,令国内工业界倍感振奋.对于各省而言,这是本省制造业产业升级、提高水平、发展壮大的重大机遇; 同时,各省积极争取承接2025战略,竞争势必激烈.本文通过SWOT分析发现,湖南制造业应该坚持差异化的发展思路,发挥自身优势,弥补劣势,把握住机会,做大做强本省制造业.

1 湖南制造业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意义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新一轮工业革命.比如,美国正大力推行“美国工业互联网”,德国正在实施“工业4.0战略”,印度也在实施“制造业国家战略”等[1].制造业作为强国之基,其作用对于中国屹立于世界强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目前中国制造业仍然处于大而不强的状态,为提升中国制造业生产水平,中央做出十年规划,到2025年,中国要迈入世界制造强国行列[2].该规划简称“中国制造2025”.

湖南省积极布局和推进“中国制造 2025”战略对于推动本省制造业发展具有重大积极意义[2].从产业发展看,可借助国家制造业战略发展的东风,推动本地制造业的升级换代; 从地方经济发展看,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是湖南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新空间; 从省际竞争看,当其他各省纷纷积极承接“中国制造 2025”发展战略,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打造地方产业特色时,如果湖南制造业没有把握住战略机遇,将降低本省制造业在未来的竞争力.

2 湖南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SWOT分析

2.1 优势分析

首先,“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使湖南制造业获得了国家战略与地方产业规划协同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湖南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加快建设制造强省,构建产业新体系”的产业发展规划,该产业发展规划与“中国制造 2025”的国家战略规划不谋而合.因此,湖南制造业先天具有国家与地方产业协同发展的战略基础.

其次,以长株潭为代表,湖南聚集了一批装备制造企业,逐渐形成了产业比较优势.在三一重工、中联重科、中车株机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逐步形成了制造业产业集群.这为湖南制造业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供了产业条件.

最后,湖南已经具备一定的科技研发力量,能为智能制造、绿色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湖南不仅有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985高校”,而且还有一批实力强劲的科研院所.以2015年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为例,湖南省单位主持和参与完成的项目共计15项,获奖项目包括3个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1个国家科技进步奖,充分证明了湖南具有较强的科技研发实力.

2.2 劣势分析

从整体来看,目前湖南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仍然显得相对较弱.装备制造业是湖南省的优势产业,但与其他强势省份装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相比,例如江苏(4.24)、山东(3.32)、广东(3.53)的创新能力,湖南装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2.60)显得仍然不足.

具体来说,制约湖南制造业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是金融资源和人才资源的匮乏.在金融资源方面,金融服务是限制湖南制造业创新能力发展的短板.与北京、上海、广东、湖北等地相比,湖南金融机构发展缓慢,金融产品缺乏创新,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力度不够,普惠金融发展不足,导致湖南制造企业融资渠道有限,融资成本高,从而不利于制造业的创新研发投入.

在人才资源方面,一方面湖南不仅缺乏高精尖人才,而且人才“东南飞”导致本地人才大量外流.另一方面,湖南仍有近 600万贫困人口,其教育水平低、职业技能不足.在人才资源的金字塔中,塔尖高端人才和塔基产业工人的不足都制约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2.3 机遇分析

湖南制造业具有比较广泛的地域辐射特点.湖南地处中部地区,能辐射到长三角、珠三角和西南地区,因此湖南制造的分布呈现出“一核三极”的特点.在长株潭地区,集聚了湖南金融资源、重点科研院所和高端制造业企业.这些条件为承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供了基础.

此外,岳阳、郴州和怀化三个新增长极分别可以承接和辐射长三角、珠三角和西南地区的产业转移任务.在此格局的基础上,为了实现与承接产业之间的匹配,新增长极地区有可能通过发展模块化生产方式,再逐渐向集成生产的方向去发展.

2.4 威胁分析

在“中国制造 2025”战略发布以后,各省为把握发展机遇,纷纷推出地方版 2025方案.典型地域推进2025的重点规划产业和发展规划见表1.从表1中可看出,各省重点规划产业主要集中于汽车、电子信息、化工、装备制造等种重点产业,实施举措大都包括科技创新、智能制造、质量品牌等.而湖南省重点发展产业是机械工程、电子信息、轨道交通、电工电气和汽车.这五大重点产业基本上都与其他典型地区的重点规划产业存在重叠.可以预料的是,这些规划相同、实施举措类似的产业,将展开激烈的政策争夺竞争、市场资源竞争、技术轨道竞争和高级研发人员、管理人员的竞争[3].

表1 典型地区的重点发展产业及战略举措对比

3 湖南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对策

3.1 坚持差异化发展思路

基于SWOT分析,与其他省份相比,湖南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仍然较弱.但是湖南制造业依然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产业聚集优势,这些条件为湖南推进中国制造提供了基础.因此各地应结合地方实际,走出差异化发展的道路[4,5].

第一,差异化选择智能制造或模块化生产的发展战略.在长株潭地区,应充分发挥资源集聚效应,将信息化和工业化相融合,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在智能制造领域实现突破是战略发展重点.在岳阳、郴州和怀化三个新增长极,重点是承接和辐射长三角、珠三角和西南地区的产业转移任务,实现与承接产业之间的配套,先通过发展模块化生产方式,再逐渐向集成生产去发展[6].当然,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绿色生产,不能为了金山银山,而破坏绿水青山.

第二,差异化实施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的发展战略[7].湖南制造业在走向智能制造的道路上需要开启创新驱动战略,可以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差异化实施原始创新或者集成创新.原始创新是指在工作原理上的创新,是根本性的创新.比如,3D打印机.集成创新是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对机械运动与工作过程进行控制,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应用智能技术去提高产品的智能化程度.比如,数控机床.长株潭地区聚集了湖南省高水平大学、国家实验室或实力雄厚的企业,该地区应该在原始创新方面争取突破.而新增长极地区的企业可以侧重于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式争取集成创新.

3.2 资源调配上既竞争也合作

湖南省重点规划的制造业在转型升级,发展智能化生产的过程中,在金融资源和人才资源方面,不可避免地会与其他省份形成竞争与挑战.为了避免过度竞争,一方面既不能惧怕竞争,另一方面也要寻求互补合作机会,尽快做大做强湖南制造业.

第一,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资源互补战略[8].充分利用省内和省外资源,搭建资源网络平台,推动智能制造生态系统的加速形成.一方面制造业企业要大量收集外省制造业产业的发展信息,同时加大力度吸引人才回流,并积极引入外省人才和金融服务.另一方面,本省制造业企业要积极走出去,加入到全国乃至全球的智能制造的网络中去,借助更大的网络效应,实现企业间彼此互惠互利[9].

第二,构筑智能制造的生态系统,形成产学研创新研发联盟.基于现有产业基础,吸引更多内外部参与者进入到湖南智能制造的生态系统,共同把蛋糕做大.引导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创新联盟,争取建立一批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一批科技产业化平台,实现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向企业转化.

第三,集中力量,攻关重大研发项目.各省在推动“中国制造 2025”战略的过程中,势必会诞生一些重大发明,甚至是原始创新.但是,这样的创新研究成本极高,就某一家企业来看,其创新研发实力显得较弱.因此,湖南在推进“中国制造 2025”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创新研发资助体系去刺激重大研究的开展,鼓励企业敢于竞争,敢于啃硬骨头.

3.3 差异化应用市场和政府对资源配置的作用

湖南制造业在推进“中国制造 2025”战略的过程中,应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政府作为产业改革的引导者和推动者[10].第一,从市场配置要素改革的主体看,企业是发起改革的实践者,政府是改革环境的营造者[11].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这只无形之手具有干预市场的力量,其优势在于可以强有力的推动改革,但劣势在于容易引发市场过热,背离基本经济规律.因此,湖南省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过程,应该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角色分工.

其次,从市场配置要素改革的导向看,应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在推进智能制造或模块化生产的发展战略时,应该形成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良性互动,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制造升级的出发点和发展方向.比如,原来采取大规模流水线的生产方式容易导致产能过剩问题,现如今可根据客户需求,采取即时订单即时生产的方式,这就能更好满足客户需求,也解决产能过剩问题.而这样的灵动生产,是基于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生产方式变革,所以客户需求是引导产业升级的出发点[12].

最后,从产业改革的动力机制看,要依托从下而上的动力机制.纵观历次工业革命,都是因为新技术的产生而引起产业生产效率或生产方式的改变,其改革的动力机制都是从下而上的倒逼机制.虽然“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提出引起了各省的积极响应,但这并不意味着这场产业改革是从上而下的动力机制.事实上,在“中国制造 2025”战略提出之前,已经有企业在尝试进行智能制造.比如,宝马智能工厂可以根据客户的个人订单进行生产,即客户选择具体车型、个性化配置菜单后,宝马工厂根据客户的个人需求生产个性化汽车[13,14].但是为了加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政府应具有引导和推动的作用.

[1]黄群慧,贺 俊.中国制造业的核心能力、功能定位与发展战略——兼评《中国制造2025》[J].中国工业经济,2015,(6)

[2]周 济.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J].中国机械工程,2015,(17)

[3]孙 陈,王章豹.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7,(5)

[4]陈 劲.构建“中国制造2025”创新管理战略[J].中国经济报告,2015,(8)

[5]李隽波.差异化战略与成本领先战略[J].改革与战略,2005,(5)

[6]郑兵云,陈 圻,李 邃.差异化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创新的中介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1,(9)

[7]苏雪串,舒银燕.我国城市群发展的差异化战略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8)

[8]吴 薛,吴俊敏.产业生态圈视角下大数据产业集群培育的研究——以苏州为例[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9]武春友,邓 华,段 宁.产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述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5)

[10]Han B J,Kim N,Srivastava R.Market orientation and organisational performance: is innovation a missing link[J].Journal of Marketing,2015,62(62):30~45

[11]Song J,Wei Y,Wang R.Market orientation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 The moderating roles of firm ownership structur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2015,32(3): 319~331

[12]王 钦.新工业革命背景下的管理变革: 影响、反思和展望[J].经济管理,2014,(12)

[13]贺正楚,潘红玉.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5,(3)

[14]丁 纯,李君扬.德国“工业4.0”: 内容、动因与前景及其启示[J].德国研究,2014,(4)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n Hunan Manufacturing’s Promotion of“Made in China 2025”SWOT

CHE Jiao1,TONG Zelin2,LIU Kankan3
(1.Changsha Radio and TV University,Changsha 410005,China; 2.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Beijing100144,China;3.The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of Hunan Province,Changsha 410005,China)

"Made in China 2025" strategy is both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for manufacturing of all provinces.How to grasp the opportunity and overcome the challenge of Hunan manufacturing is an urgent research subject.Accordingly ,we apply the means of SWOT to point out the advantages,disadvantages,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promoting the "Made in China 2025" in Hunan Province.While gaining certain kind of advantages after having been engaged in high-end manufacturing all along,Hunan is still facing some problems compared to coastal areas,such as the absence of innovation ability,the shortage of financial resources and human resources.In view of the above problem,Hunan manufacturing should take differentiation strategy,focusing on developing high-end manufacturing as well as undertaking coastal industrial transfer; in resource allocation,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are co-existing.In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it is important to use the role of the market to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and to play well the leading role of policy.

Made in China 2025,Hunan manufacturing,SWOT,countermeasures

F8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298(2017)02-0077-04

2017-02-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302096,71402002);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3YJC630245); 北京市教委面上项目(SM201410009003); 北方工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计划

车 娇(1970 - ),女,湖南吉首人,长沙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 市场营销、小企业管理

猜你喜欢
中国制造2025湖南制造业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三线建设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