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旅游经济发展脆弱性动态演变及其阻力因素分析

2017-09-15 05:51黄连云吴建国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脆弱性成都市敏感性

黄连云,吴建国

(西南民族大学 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成都市旅游经济发展脆弱性动态演变及其阻力因素分析

黄连云,吴建国

(西南民族大学 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在成都市旅游业打造“西部旅游辐射中心”的背景下,研究分析2006—2015年成都市旅游经济发展的脆弱性对成都市旅游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定量分析,研究表明:成都市旅游经济发展由于敏感性的持续上升和应对能力提升的不明显,使得旅游经济发展的脆弱性持续上升;同时,通过障碍度分析,表明旅游总收入、接待游客、全年公共财政支出增长率和地区生产总值四个因素是成都市旅游经济发展脆弱性的主要阻力因素。并结合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旅游经济;动态分析;脆弱性;障碍度;成都市

国家“十三五”旅游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充分依托成渝本地文化特色,建设自然与文化国际精品旅游区和打造西部旅游辐射中心。自2006年以来,成都市旅游业已经成为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并逐步成为成都市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2006年,成都市旅游总收入为340.2亿元,到2015年,增加到2040.19亿元,年均增长率为49.9%;同时,旅游总收入占成都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6年的12.3%上升到 18.9%。2016年,成都市“十三五”规划中就明确提出要将成都建设成旅游门户。因此,研究2006—2015年成都市旅游经济发展脆弱性的动态变化及其阻力因素,为成都市旅游经济在未来的发展中有效地控制各种风险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意义。

脆弱性的研究最早起源于自然学科,后再发展到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对于经济学领域的脆弱性的研究始于布瑞古吉洛(Briguglio)[1]在1992年对特定经济条件下岛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其后凯蒂娅(Kales)[2]、埃杰克斯(Ajax)[3]等加以深化和扩展。国内学者对于经济发展脆弱性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有赵国杰[4]对海岸带社会经济脆弱性的研究等;张炜熙[5]首先对区域经济发展脆弱性问题建立了相应的理论体系和提出了区域发展脆弱度评估模型。随着脆弱性研究的深入,武剑[6]、李鹤[7]、张冀[8]等在多个经济领域对脆弱性展开了研究。

在旅游经济脆弱性研究方面,梁增贤[9]以传统旅游城市桂林为研究对象,首次进行旅游经济脆弱性研究。之后,李军[10]运用事件研究的方法,以张家界市为例,对旅游业与工业、农业等产业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分析,认为旅游业与农业有较为密切的联系;陈媛[11]运用集对分析法对沿海较为典型的旅游城市经济系统进行分析,认为游客量增长率、旅游外汇收入占旅游总收入比重、旅游业增长弹性系数是影响沿海旅游城市经济系统的关键因素;李锋[12]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首先对旅游经济脆弱性的概念、分类、形成演变等进行了初步研究。杨懿[13]则以丽江市旅游经济为例,进一步分析了旅游经济依赖性目的地的经济发展脆弱性的概念及形成方法。关于成都市旅游经济发展的脆弱性,目前只有苏飞[14]通过成都市和其他典型旅游城市的对比,对其进行了研究。然而以动态性视角对成都市旅游经济发展的脆弱性分析仍属于空白。

因而,该文基于前人的分析和研究,选用敏感性-应对能力模型对2006—2015年成都市旅游经济发展脆弱性的动态性演变及其阻力因素作出较为详尽和深层次的分析,以期为成都市旅游经济发展脆弱性的调控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1 研究理论和方法

1.1 旅游经济脆弱性理论和研究方法

经济脆弱性这一概念最早由布瑞古吉洛于1992年在蒂默曼提出。1999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把由于不利事件对经济发展带来的伤害正式命名为“经济脆弱性”[15]。对于旅游经济脆弱性的定义主要有:(1)旅游经济脆弱性是不利环境暴露的影响或由于其他因素损害旅游经济的可能性[16];(2)旅游经济脆弱性是敏感性、适应性等概念的合集[17];(3)旅游经济脆弱性是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目的地旅游经济受到内外环境各种因素的扰动,由旅游经济系统的敏感性、应对性和恢复力相互作用,所体现出的旅游经济结构和功能容易受到损害的一种系统属性[18]。

综上所述,旅游经济脆弱性是敏感性、应对性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综合性结果。经济的敏感性指的是不确定因素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及影响程度。旅游经济是综合经济系统,其发展受到更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如果某一地旅游经济发展的敏感性高,则说明此地旅游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越明显。应对能力则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所展现出的能力。其应对能力越高,对经济发展不确定性的应对能力越强。

因此,我们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19-21],选用敏感性-应对能力模型(S/R模型)对成都市2006—2015年旅游经济发展脆弱性进行分析,即:

式1中,敏感性与应对能力成反比关系,EVi表示第i年测度对象的经济发展脆弱性,Si表示第i年测度对象经济发展的敏感值,Ri表示测度对象第i年经济发展的应对能力值。

1.2 熵值法原理

在研究旅游经济脆弱性指标的权重的方法上,大体上分为客观赋权法和主观赋权法两类,其中主要有熵值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客观分析成都市旅游经济发展脆弱性的研究目的需要,因此选择熵值法作为权重确定方法。

熵,是在信息讨论中对不确定性的一种度量。熵的确定性随着信息量的增大而减小;反之,信息量的减少,熵的确定性就会增大。信息熵的公式如下:

根据表4和表5中各项指标的标准值,加权得到相应指标之和,进而求出每一项指标占相应指标之和的比重,再计算出每一项指标的信息熵值和效用值,最后得到各项指标的权重。计算过程如下:

1)计算第i年份第j项指标值的比重,计算方法如下:

2)计算第i年份第j项指标值的信息熵,计算方法如下:

3)计算第i年份第j项指标值的效用值,计算方法如下:

4)计算第i年份第j项指标值的权重,计算方法如下:

1.3 旅游经济障碍度分析模型

障碍度分析的目的在于通过定量分析,找出影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引入障碍度分析的目的在于探明影响成都市旅游经济发展的脆弱性的主要阻力因素,从而探究如何降低成都市旅游经济发展脆弱性的建议。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22-24],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Ai表示障碍度,wi表示第i项指标的权重值,di则表示第i项的标准化值。研究中,样本数量来源范围是2006—2015年,因此m=10。

2 旅游经济脆弱性评价体系构建

旅游经济本身涵盖了社会、经济、交通等多个层面。因此,结合科学性、动态性、可行性等原则,选取了旅游收入、游客总数、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第三产业投资总额占总投资总额的比重,共4个指标作为成都市旅游经济发展脆弱性评价的敏感性指标;选取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园林绿地面积、公路里程、年末三星级饭店数量、全年公共财政支出,共7个指标作为成都市旅游经济发展脆弱性的应对能力指标。

衡量旅游业发展综合水平的量化指标主要是旅游收入和游客总数,两者分别反映出成都市旅游业的发展程度和旅游地对于游客的吸引力。因此,选用S1和S2作为衡量成都市旅游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而区域第三产业的主要以旅游业为中心的相关服务行业,选用S3和S4来表示旅游经济对区域国民经济的贡献和社会资金对于旅游业发展的支撑。

同时,在表示成都市旅游经济的应对能力中,选择了三种类型指标:一是社会经济能力指标。其中,R1反映区域经济实力;R2和R3分别反映区域居民的支付能力。二是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指标。旅游地生态环境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旅游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成都市所公布的统计数据,选取园林绿地面积(R4)作为反映成都市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指标。三是旅游地基础设施建设能力指标。旅游地基础设施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三大因素之一,即选取R5、R6和R7作为地区交通通达能力、旅游地接待服务能力和地方政府基本事业建设能力。

3 成都市旅游经济脆弱性分析

3.1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3.1.1 数据来源

根据表1所确定的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成都市统计局公布的《成都市统计年鉴》(2006—2016)和成都市财政局公布的《成都市财政年鉴》(2006—2016)获取原始数据。见表2和表3:

表2 2006—2015年成都市旅游经济发展敏感性指标原始数据

表3 2006—2015年成都市旅游经济发展应对能力指标原始数据

3.1.2 数据的处理

各个原始数据中在量纲和数量级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选择阈值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经阈值法处理后,所得到的数据均大于0,且小于并不等于1,完全符合熵值法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进行脆弱性测度的要求。经阈值法处理后的结果见表4和表5。

表4 2006—2015年成都市旅游经济发展敏感性指标标准化数据

表5 2006—2015年成都市旅游经济发展应对能力指标标准化数据

3.1.3 指标权重的确立

研究成都市2006—2015年旅游经济发展脆弱性,样本量为10,即m=10。并根据表4和表5的各项数据,通过熵值法步骤的计算,可以得到表4和表5中各项指标的信息熵值效用值和权重值。在2006年成都市旅游经济发展敏感性中旅游收入所占的权重最高,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的权重值最小,说明旅游收入是影响2006年成都市旅游经济发展敏感值得最主要因素。在应对能力的权重值中,处于前三位的指标分别是全年公共财政支出增长率、地区生产总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计算结果见表6和表7。

表6 2006—2015年成都市旅游经济发展敏感性指标权重

评价值可由表4和表5中各项数据的标准值乘以表6和表7中各项的权重值得到,再由加权求和可算出2006—2015年成都市旅游经济发展敏感值和应对能力值,最后再由测度模型,可测算出2006—2015年成都市旅游经济发展的脆弱性。其结果见表8。

表8 2006—2015年成都市旅游经济发展脆弱性测速结果

图1 2006—2015年成都市旅游经济发展脆弱性测度结果

3.2 脆弱性测度结果分析

3.2.1 敏感性分析

从表8和图1中可以看出,成都市2006—2015年旅游经济敏感值总体上较低。敏感性整体上呈小幅度上升趋势,从2010—2013年,敏感性上升趋势日益明显,但是从2014年开始,敏感性上升趋势有所减缓。在“汶川地震”之后,经过2009年的重建和恢复,2010年,成都市旅游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2010—2013年成都市旅游收入和游客总数增幅明显,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6.6%和31.8%,并超过全国水平。第三产业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从67.86%上涨到73.87%,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优势地位进一步加强,然而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10年的50.2%下降到2012年的49.1%,到2013年再次上升为50.2%。显示出成都市第三产业的投入与产出之间不协调。而到2014年,成都市旅游收入、游客总数和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的增长速度均出现一定的减速,其中游客总数上涨幅度最小。第三产业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出现了小幅度的下降。

3.2.2 应对能力分析

从表8和图1中可以看出,2006—2015年成都市旅游经济发展应对能力总体上保持平稳,其中最大值出现在2008年,为0.291 3;而在2009年,成都市旅游经济应对能力出现最小值,为0.192 9。2008年虽然受到“汶川地震”的影响,在应对能力各项指标中除公路里程外,其余指标均能维持上涨的趋势,然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幅度小于2007年。但是,2008年全年公共财政支出为506.4亿元,增长率为40%,是2006—2015年中增长率最高的一年,增强了成都市旅游经济发展的应对能力。与此相对应的是,2009年,是“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第一年,成都市全年公共财政支出增长率出现断崖式下降,仅为18%。不仅如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以及年末三星级饭店数量在2008年的基础上都有所下降。

终孔检查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进行清孔,清孔采用泵吸排渣法进行施工,即下伸直径为50 mm的钢管至槽孔底部,上部连接PN3的大型泥浆泵,从槽孔一端开始缓慢向前移动,以抽取槽段底部的废渣和浆液,同时通过孔口向槽孔内注入干净的浆液。清孔1小时后要求达到下列标准:

3.2.3 脆弱性分析

从表8和图1中可以看出,2006—2015年成都市旅游经济发展脆弱性出现明显的波动。2008—2010年的波动幅度最大,在经历2008年出现第一个低谷后,2009年成都市旅游经济发展脆弱性即进入第一个高峰,随之2010年再次跌入低谷。从2011年开始,脆弱性则迅速上升,到2015年,成都市旅游经济发展脆弱性达到最大值2.451 6。2008—2010年,在成都市旅游经济发展的敏感性稳步上升的背景下,应对能力值则出现马鞍形波动,从2008年的最高点0.291 3下降到2009年的0.192 9,随之在2010年,达到次高点0.291 2。这很大程度上归结于“汶川地震”后,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规模开展,第二产业的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加大。随着灾后重建的逐步完成,2010年,全年公共财政支出增长率的投入大幅增加。2011年,成都市旅游经济发展的敏感性不断上升,然而,应对能力却停留在相对稳定的阶段,因而致使成都市旅游经济发展脆弱性从2011年逐渐加深。其中,2011—2015年旅游收入和接待游客总数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0.6%和19.5%,增加速度较快。相对应的是应对能力的各项指标中,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增幅维持在两位数的涨幅,为11.5%;园林绿地面积和公路里程的年均增长率则保持在个位数涨幅,为5.2%和1.5%。然而全年公共财政支出增长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年末三星级酒店数量等指标的年均增长率为负增长,其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的年均增长率的负增长值最高,为-10.6%。因而,应对能力表现一般。

3.3 成都市旅游经济发展脆弱性的障碍度分析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成都市旅游经发展的脆弱性不断上升,表明成都市旅游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因此,把在研究敏感性和应对能力中所确立的各项指标的权重值和标准化值带入式2中,可以得表9。

表9 2006—2015年成都市旅游经济发展脆弱性各项指标的障碍度

从表中可知在旅游经济发展敏感性方面,旅游总收入和接待游客总数的障碍度分别是22.7%和21.00%,是敏感性的主要阻力;在旅游经济发展应对能力方面,全年公共财政支出增长率的障碍度是14.86%,地区生产总值的障碍度是13.97%,这两个指标是应对能力的主要阻力。因而,旅游总收入、接待游客、全年公共财政支出增长率和地区生产总值是影响2006—2015年成都市旅游经济发展脆弱性的主要阻力。这主要体现在旅游总收入和游客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关系到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成都市自2008年以来,旅游总收入和游客总数增长迅速。截至2015年,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率为55.7%,游客总数年均增长率为45%。然而旅游收入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旅游地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25],属于不稳定因素。游客总数同样也受到景区质量、交通通达性和收入等因素的制约因而成为成都市旅游经济发展敏感性的主要阻力。而全年公共财政支出增长和地区生产总值是旅游地经济实力和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体现,属于旅游经济发展的支撑系统。全年公共财政支出的增长以及地区生产总值的发展相对稳定,特别是地区生产总值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能增加地方政府对公共财政的支出[26]。通过公共财政对地方公共事业如交通、基础设施服务等修建的支持,能够提升本地区对游客的吸引力,从而在某种程度上维持游客的增长。因此,,旅游总收入、接待游客、全年公共财政支出增长率和地区生产总值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旅游经济发展脆弱性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客观地反应出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稳定性。通过对2006—2015年成都市旅游经济发展的脆弱性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成都市旅游经济的发展脆弱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大幅度提高。第三产业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和旅游收入的不断上升,促使成都市旅游经济发展的敏感性不断增加,与此同时,由于全年公共财政支出增长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等因素影响,成都市旅游经济发展的应对能力随着敏感性对的提高而增强。

(2)对2006—2015年成都市旅游经济发展脆弱性的障碍度分析,旅游总收入、接待游客、全年公共财政支出增长率和地区生产总值是主要的阻力。其中,旅游总收入是最大的阻力。并且,旅游总收入、接待游客、全年公共财政支出增长率和地区生产总值四个因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要稳定成都市旅游经济的稳步发展必须着眼于社会经济整体的提升。

4.2 发展建议

4.2.1 优化旅游产业发展,凸显旅游关联带动效应

4.2.2 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增加公共事业建设支出

区域经济实力的增强,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成都市可以通过助推生态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培育新型产业等有效途径,构建三大支柱性产业。放大高新区、成都自由贸易区等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投资、内需与出口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加大对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加快成都市“一小时”经济圈的建设,加强成都市区域间在旅游、文化等的联系,发展全域旅游。同时,通过公共建设的投入,加快推进“旅游厕所文明”的建设,以提升景区服务质量和旅游体验,从而提升成都市旅游经济发展的应对能力。

4.2.3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引领旅游绿色生态发展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价格机制以及环境资源产业化等有效措施[27],防范在旅游开发中对环境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同时,对生态旅游资源科学开发,合理规划,增加生态环境系统对旅游业发展的支撑力。落实成都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方案,创造集旅游、休闲、自然公共教育和自然生态环境建设的示范点。进一步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通过集中式、规模化的城市绿化建设,提升城市绿化覆盖率。加快推进“两山”市域生态屏障建设,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注释:

①根据国家旅游发布的《2010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和《2013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推算出2010—2015年全国旅游收入和旅游总数年均增长率为12.8%和22.8%。

[1]BRIGUGLIO L.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n tndex for ranking countries according to their economic vulnerability[R].UNCTAD/LDC/Misc,1992.

[2]KALES R W.The international of climate and society[C]//KATES R W,AUSUBEL J H,BERBERIAN M.Climate impact assessment.SCOPE 27,Wiler,1985:3-36.

[3]杨爱婷,武剑.我国经济系统脆弱性与可持续发展牵扯:15年样本[J].改革,2012(2):25-33.

[4]赵国杰,张炜熙.海岸带社会经济脆弱性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6(5):12-14.

[5]张炜熙.区域发展脆弱性研究与评估[D].天津:天津大学,2006.

[6]武剑,杨爱婷.基于SPA的广东省区域经济脆弱性及障碍因素研究[J].经济地理,2012(9):32-38.

[7]李鹤,张平宇.矿业城市经济脆弱性演变过程及应对时机选择研究:以东北三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4(1):82-88.

[8]张冀,祝伟.家庭经济脆弱性与风险规避[J].经济研究,2016(6):157-171.

[9]梁增贤,解利剑.传统旅游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研究:以桂林市为例[J].旅游学刊,2011(5):40-46.

[10]李军,保继刚.旅游经济脆弱性特点与产业联系:基于张家界旅游经济的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11(6):36-41.

[11]陈媛,王国新.基于SPA的中国沿海旅游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3(5):94-97.

[12]李锋.中国旅游经济脆弱性测度与优化调控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4.

[13]杨懿,潘华.旅游经济依赖型目的地经济脆弱性及其评价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5(8):161-169.

[14]苏飞,储毓婷,张平宇.我国典型旅游城市经济脆弱性及障碍因素分析[J].经济地理,2013(12):189-194.

[15]PATRICK GUILLAUMONT.On the economic vulnerability of low income countries[R].Report prepared for the United Nations,1999.

[16]HENDERSON J C.War as a tourist attraction:the case of Vietna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2000,2(4):269-280.

[17]CUTTER S L.Vulnerability to environmental hazards[J].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1996,20(4):529-539.

[18]李锋.旅游经济脆弱性:概念界定、形成机理及框架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3(3):76-81.

[19]张秋瑾.西部地区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2014(7):185-192.

[20]卢有斌,李晓东.新疆和田地区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7(1):120-124.

[21]陈佳,杨新军.乡村旅游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及影响机理:基于秦岭景区农户调查数据的分析[J].旅游学刊,2015(3):64-75.

[22]任桐,刘继生.吉林省旅游竞争力的空间维度及其障碍度分析[J].经济地理,2011(12):2138-2143.

[23]何小东,孙鹏.中国区域性旅游障碍研究探析[J].人文地理,2009(1):106-109.

[24]陈爱宣.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障碍与对策[J].经济纵横,2007(9):35-37.

[25]蒋蓉华,周久贺.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国内旅游收入影响因素研究[J].商业研究,2010(8):203-206.

[26]江克宁.地区生产总值与固定资产投资关系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5(17):97-100.

[27]吴志才.旅游生态环境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和对策初探[J].经济地理,2005(3):411-413.

Dynamic Evolution of Vulnerability of Tourism Economy in Chengdu and Analysis of its Resistance Factors

HUANG Liɑnyun,WU Jiɑnɡuo
(School of Tourism&History and Culture,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Chengdu Sichuan 610041,China)

The research of this paper i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Western Tourism Radiation Center”created by Chengdu tourism.Through the study and analysis of the fragility of tourism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engdu from 2006 to 2015,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engdu’s tourism economy.Through quantitative analysis,the research shows that: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economy in Chengdu,due to the continuous increase of sensitivity and the lack of response capacity,has aggravated the economy fragility for tourism development.At the same time,through the obstacle degree analysis,it shows that 4 factors are the main resistance factors of the tourism economic development fragility,namely,the total income of tourism,the tourist reception,the annual growth rate of public expenditure and the GDP of Chengdu.In this case,this paper has combined the above research conclusions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proposals.

Tourism Economy;Dynamic Analysis;Vulnerability;Obstacle Degree;Chengdu City

F59

A

1009-8666(2017)08-0071-09

[责任编辑、校对:方忠]

10.16069/j.cnki.51-1610/g4.2017.08.012

2017-06-16

黄连云(1990—),男,四川德阳人。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文化与旅游经济;吴建国(1957—),男,重庆巫山人。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旅游文化与历史。

猜你喜欢
脆弱性成都市敏感性
工控系统脆弱性分析研究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成都市青羊区:推行“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基于DWT域的脆弱性音频水印算法研究
钇对Mg-Zn-Y-Zr合金热裂敏感性影响
煤矿电网脆弱性评估
基于攻击图的工控系统脆弱性量化方法
受害者敏感性与报复、宽恕的关系:沉思的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