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广泛性浅议

2017-09-18 18:29任满收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年20期
关键词:广泛性跨文化文化

任满收

[提要] 本文给文化下了定义,分析论证跨文化的广泛性,并且对跨文化管理决策进行分类。

关键词:文化;跨文化;广泛性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人们往往认为跨文化沟通与管理指的是跨语言、跨国籍、跨民族的沟通与管理。实际上,跨文化沟通与管理是广泛存在的,而且跨民族、跨国籍的沟通与管理未必是跨文化的。这里,首先要确定文化指的是什么。

一、文化的定义

笔者认为,文化具有主体性,离开主体谈文化没有意义。文化是主体(国家、地区、组织、群体、个人)的客观存在。主体的客观存在又可以等同于主体拥有的资源。所以,文化是主体拥有的资源。所以,跨文化的本质,应该是主体拥有的相关资源不一样。物资、资金、阅历、能力、时间、空间、信息等都是资源。而主体所拥有的相关资源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资源的结构和性质上。

二、跨文化的广泛性

因为文化是主体的客观存在或拥有的资源,而主体的客观存在或拥有的资源包括主体的经历、能力、物资、时间、空间、信息等,而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拥有完全一样的客观存在或资源,所以任何两个人之间的沟通都有可能是跨文化的,任何两个人都可以找到跨文化的点。例如,甲和乙的沟通,可能因为性别的不同而具有跨文化性,也可能因为专业的不同而具有跨文化性,还有可能因为职位的不同而具有跨文化性,还有可能因为年龄的不同而具有跨文化性,还有可能因为读过的书不同而具有跨文化性。所以跨文化是广泛存在的。

(一)跨文化是沟通的本质属性。沟通,指的是信息发出者与信息接收者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反馈过程。沟通的跨文化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沟通主体文化在沟通前后发生变化。任何两个人之间的沟通,甚至自我沟通,都会导致沟通主体沟通前后拥有的信息量或者态度、境界发生变化,也就是说主体的文化发生了变化,由沟通前的文化1变成了沟通后的文化2或者可以说沟通前的主体1变成了沟通后的主体2,这是跨文化性在沟通上的第一个体现;任何两个沟通主体之间,必然可以找到文化上的差异,这是跨文化性在沟通上的第二个体现;任何两个沟通主体之间的沟通内容,都有可能落在二人的文化差异上,这是跨文化性在沟通上的第三个体现。从跨文化性在沟通上的以上三个体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跨文化是沟通的本质属性。

(二)跨文化是管理的本质属性。管理的跨文化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管理者决策前后的文化发生变化。管理者由决策前的文化1变成了决策后的文化2或者可以说决策前的管理者1变成了决策后的管理者2,这是跨文化性在管理上的第一个体现;管理者决策前后的组织文化发生变化。管理者由决策前的组织文化1变成了决策后的组织文化2或者可以说决策前的组织1变成了决策后的组织2,这是跨文化性在管理上的第二个体现;管理者的决策可能有若干个可选方案,从若干可选方案中选出拟实施方案的方法可能有若干个,管理者在这若干个方法中选出拟选用方法的过程是跨文化的。这是跨文化性在管理上的第三个体现;管理者的决策可能有若干个可选方案,从中确定拟实施方案的过程是跨文化的。这是跨文化性在管理上的第四个体现;管理者在不同对象面前的身份不一样,在下属面前,是上级,在上级面前,是下属,在平级面前,是同事,因此承担有不同的职责和任务,在行为方式上也有不同的要求。也就是说,管理者本人会在不同的环境里转换来转换去,而在不同的环境里,有着不同的身份,而不同的环境有着不同的文化,这是跨文化性在管理上的第五个体现;管理者的决策内容可能是关于不同文化的,这是跨文化性在管理上的第六个体现。从跨文化性在管理上的以上六个体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跨文化是管理的本质属性。

(三)跨文化是生活的本质属性。生活是五彩缤纷的。每个人一生当中,势必要与别人打交道,而这个“别人”包括各种各样的人,因此也代表着各种各样的文化。俗语中的“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里的一座山,就是一种文化;人是一种文化,鬼又是一种文化。这是跨文化性在生活上的第一个体现;生活中的每个人,既是沟通主体,又是管理主体,都在不停的改变。改变前的文化1变成了改变后的文化2,或者改变前的主体1变成了改变后的主体2,这是跨文化性在生活上的第二个体现;每个人在不同的环境里有不同的身份,在孩子面前,是父母,在父母面前,是孩子,在朋友面前,是朋友,在亲戚面前,是亲戚,在单位,是员工或上级或下级或同事,因此承担有不同的职责和任务,在行为方式上也有不同的要求。也就是说,每个人会在不同的环境里转换来转换去,而在不同的环境里,有着不同的身份,而不同的环境有着不同的文化,这是跨文化性在生活中的第三个体现。从跨文化性在生活中的以上三个体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跨文化是生活的本质属性。

(四)跨文化是学习、教学的本质属性。学习,本质上是学生与教师或知识技能掌握者之间的沟通。学习,是缺乏知识和技能的一方从掌握有值得学习的知识或技能的一方那里获取信息,进而内化外显的过程。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本质上是被学习者的文化影响学习者的文化的过程,因此具有明显的跨文化性。

反过来,教学本质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教学,是教师把知识或技能传授给学生,并且使得学生掌握知识或技能的过程。教师的教学过程,本质上是教师的文化影响学生的文化的过程。古语“教学相长”说明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文化与学生的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过程。所以,跨文化是学习、教学的本质属性。

三、跨文化管理决策分类

根据跨文化管理决策的层次,可以分为内源性自我跨文化决策、外源性自我跨文化决策、人际性跨文化决策、组织跨文化决策;根据决策的过程,可以分为内容性跨文化决策、手段性跨文化决策。

(一)内源性自我跨文化决策,指的是决策者因为自身的需要而进行的跨文化决策。例如,决策者因为个人发展的要求、面临环境的改变等产生的需求等,需要决定是不是去学习深造,或者是不是要改变,从而改变自己的文化。决策者需要对决策实施后的结果进行一定的预测,并且对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如果决定改变,决策前是一种文化,决策实施后是另一种文化,两种文化不能同时存在,并且具有不可逆转性,只能补救。决策后的文化有可能是预料中的,也可能是预料外的。不同的情境下,这种决策的结果具有不同的不确定性。具体的决策也可能是不改变。但是无论改变与否,因为决策涉及前后两种文化,这种决策都是跨文化的。

(二)外源性自我跨文化决策,指的是决策者因为面临不同的文化环境而具有不同的身份,而社会对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要求,决策者需要就个人的言行举止做出是否需要调整,如何调整等决策。当然,决策者能否、是否及时转换身份,會产生不同的影响。但是不管决策者能否、是否及时调整身份,这一类决策都是跨文化的。

(三)人际性跨文化决策,指的是因为沟通对象或管理对象的文化背景与决策者的文化背景不同而进行的相关决策。例如,当甲与乙沟通的时候,甲的文化背景要求少跟对方进行目光交流,而乙的文化背景要求多跟对方进行目光交流,甲或乙需要就是否进行目光交流做决策,这一类决策就是人际性跨文化决策。俗语中的“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入乡随俗”说的都是这种决策的一种结果:调整适应对方的文化。当然,也可以选择按照自己的文化要求去行事,但是会有不同的结果。

(四)组织跨文化决策,指的是决策者就组织的相关问题做出的跨文化决策。例如,关于组织内部的变革、组织与其他组织或人员的交涉等遇到的跨文化问题的决策。

(五)内容性跨文化决策,指的是决策内容是若干种文化的发展、选择等问题。

(六)手段性跨文化决策,指的是决策方法的跨文化。决策者决策的方法可能有若干种,在这若干种方法中选出一种的过程是一个跨文化的过程。

主要参考文献:

[1]Business Communication Student Manual including Activities[M].Australia Victoria University,2012.7.

[2]Business Management Student Manual[M].Australia Victoria University,2010.12.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endprint

猜你喜欢
广泛性跨文化文化
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证候、体质及其关系的研究进展
年味里的“虎文化”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文拉法辛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早期疗效
文拉法新缓释片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效果观察
宣传工作要把握时代性体现广泛性增强实效性注重长效性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