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2017-09-23 02:26刘克红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阻塞性心理效果

刘克红

(淄博矿业集团中心医院双山分院,山东 淄博 255200)

舒适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刘克红

(淄博矿业集团中心医院双山分院,山东 淄博 255200)

目的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依次采用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从临床综合指标(焦虑心理、体质量指数、MMRC、FEV%预计值、CTA),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可保持患者心理状况良好,保持生理指标稳定,促进康复,故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舒适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发展,为增进疗效,调整好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状况,对症治疗的同时,配合恰当的护理干预措施非常关键[1]。实验特意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2例进行分析,现将具体护理报道做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给予舒适护理,其中女20例,男21例,年龄52~84岁,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护理,其中女18例,男23例,年龄51~86岁,比较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本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

1.2.2 观察组

本组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其内容具体包含以下几大方面:1)心理舒适护理。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而言,由于病程长、治疗疗效慢,复发率高等情况,大部分患者在心理上容易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对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治疗。还有部分患者对治疗效果存在一定的担忧等,这些因素也会加剧心理负担。所以,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多观察,与患者多交流沟通,并对患者的倾诉认真倾听,对患者存在的为给予认真解答,疏导患者心理,让其能够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配合治疗。对心理问题较严重者,可进一步帮助其掌握调整不良情绪的方法,缓解心理压力。2)基础舒适护理。在对进行治疗过程中,保持病房内温度、湿度适宜,一般情况下,将温度控制在18℃~22℃,湿度控制在55%~50%,定期为患者播放舒缓的音乐,以便营造一个舒适的治疗环境。3)治疗舒适护理。患者治疗中,难免会伴有各种临床症状,护理人员要主动教会患者深呼吸和正确有效的咳痰方法,促进排痰;针对排痰有问题者,可进一步采用雾化对其进行治疗,使得患者的症状尽快得到缓解,便于生理指标的稳定。另外,需加强护理巡视力度,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对症处理,避免影响治疗总体效果。4)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基本知识及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等,并叮嘱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认知水平,提高治疗的依从性[2]。此外,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建议患者日常多食高蛋白、低磷及容易消化的食物,注意保暖,防止寒冷刺激,并定期到院进行复查,日常加强锻炼,促进康复。

1.3 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的焦虑心理、体质量指数、MMRC、FEV%预计值、CTA指标进行观察,详细记录相关数据并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比较临床综合指标,经对比发现,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比较大,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综合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临床综合指标对比(±s)

组别 n 焦虑心理评分(分) 体质量指数(kg/m2) MMRC CTA(分) FEV%预计值观察组 41 28.16±5.04 18.85±2.34 1.23±0.58 9.25±4.03 66.85±12.06对照组 41 37.16±5.01 23.51±4.21 2.56±0.54 18.65±4.16 42.16±11.28 t / 6.852 4.307 2.619 7.013 11.524 P /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3 讨 论

临床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比较常见,该病以病程长,复发率高、渐进性发展的特征,增加了治疗难度,且极易加剧患者的心理负担。所以,治疗的同时,保持患者心理、生理舒适非常关键[3]。实验对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分别从心理、治疗、健康宣教及基础护理方面展开,使患者心理状况良好、且从生理、社会等方面达到最愉快的状态,从而保证护理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结合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心理评分为(28.16±5.04)分、体质量指数为(18.85±2.34)、MMRC为(1.23±0.58)、CTA为(9.25±4.03)分、FEV%预计值为(66.85±12.06),与对照组的相应数据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存在统计学意义。

综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可保持患者心理状况良好,保持生理指标稳定,促进康复,故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1] 杜艳玲,张玉红,邹玉兰.舒适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4):24-26.

[2] 刘淑红.舒适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5,13(7):102-103.

[3] 宁 静.舒适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内科,2014,11(02):238-239.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23.26.02

猜你喜欢
阻塞性心理效果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心理感受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