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

2017-09-23 02:26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冠心病护理人员研究组

罗 艳

(贵州省黔西南州人民医院,贵州 兴义 562400)

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

罗 艳

(贵州省黔西南州人民医院,贵州 兴义 562400)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开展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比较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以后的SAS、SD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有利于改善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的心理状态,可推广。

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终身性疾病,对其的治疗周期较长;加之,患者长期受病痛的折磨,因此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最终影响到治疗的疗效。本文主要研究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价值,并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实施常规护理的31例为对照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41~73岁,平均(58±4.62)岁。另开展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的32例患者为研究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42~74岁,平均(59±3.65)岁。两组在男女患者比例、年龄等资料的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病情监测、用药护理、饮食干预等,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具体措施如下:

(1)健康教育:对疾病认识不到位是引发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主要因素;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向患者讲解冠心病的发病因素、治疗原则、应注意的事项等,以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及时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嘱患者禁烟禁酒,并遵医嘱给予患者降压药、维持机体水电解质的平衡等。此外,护理人员还应根据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及时给予患者运动指导,以提升患者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2)心理疏导:冠心病患者常伴有心前区疼痛,且该病的治疗周期较长,使得患者对治疗丧失信心,最终出现焦虑抑郁情况;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建立其优良的医患关系,并在取得患者信任的基础上耐心倾听患者倾诉,并适时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和干预;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应向患者介绍成功案例,以帮助患者重新树立起治疗及护理的信心。

1.3 效果评定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程度进行评定,其中,评分越高,表示患者抑郁、焦虑等症状越严重[1]。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护理以前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以后SAS、SDS评分均明显下降,与护理以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护理以后的SAS、SD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SAS、SDS评分(±s,分)

表1 对比两组SAS、SDS评分(±s,分)

SDS护理以前 护理以后 护理以前 护理以后研究组 53.62±1.25 29.36±2.58 52.19±3.56 30.26±5.47对照组 52.49±3.26 36.97±1.46 51.24±2.34 39.44±2.36组别 SAS

3 讨 论

冠心病主要是由冠状动脉血管粥样性硬化病变而引发血管腔的阻塞或狭窄,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缺氧;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胸痛、突感心前区疼痛等。临床治疗冠心病的周期较长,致使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严重;因此,治疗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尤为关键。本次研究中,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不仅能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而且还能消除患者的担忧、不安,最终帮助患者战胜不良心理情绪,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和护理[2]。本次研究中,联合开展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的研究组,其护理以后的SAS、SD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戴流芳等[3]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给予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进而促进患者康复,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1] 陈 黎,张 瑛.浅析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有效性[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2):89-90.

[2] 孙洪波.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在改善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3):213-214.

[3] 戴流芳.冠心病伴焦虑抑郁的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6):205-206.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23.30.02

猜你喜欢
冠心病护理人员研究组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