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老年肾内科患者安全护理方面的影响

2017-09-23 02:26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肾内科内瘘住院

肖 扬

(解放军第三医院,陕西 宝鸡 721004)

护理干预对老年肾内科患者安全护理方面的影响

肖 扬

(解放军第三医院,陕西 宝鸡 721004)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肾内科患者安全护理方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0月我院收治的76例肾内科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两组均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安全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安全事故发生率为13.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1.6±3.2)天 vs (29.3±2.9)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肾内科患者行护理干预可取得良好安全护理效果,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升患者安全,有利患者身体康复,同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利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

护理干预;肾内科;安全护理

近些年来,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老年人口迅速增加,老年肾病患者数量也逐步增长。老年肾病的病情复、发展快,且极易产生并发症,具较高致死率。临床进行治疗及护理的过程当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不仅影响治疗及护理效果,而且也不利患者身体康复。为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肾内科患者安全护理方面的影响,本文选取76例肾内科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0月我院收治的76例肾内科老年患者,均与肾脏疾病相关诊断标准相符,知晓本案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神经系统障碍、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及依从性较差患者。依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男24例,女14例;年龄62~80岁,平均年龄(71.2±4.3)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12.2±3.3)年;疾病类型:肾功能衰竭10例,尿路感染7例,肾小球肾炎6例,肾病综合征16例。观察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9.9±4.5)岁;病程2~12年,平均病程(12.6±2.9)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疾病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均行常规护理,包括严密监测患者病情、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并给予针对性疏导、给予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低蛋白及低磷饮食,观察患者电解质情况及体液变化,给予常规用药指导及透析护理。

观察组加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如下:①摔倒或坠床:肾内科老年患者的生理姿势控制能力较差,应加强陪护存在摔倒史或坠床史的患者;将常用物品放置于患者伸手可及的地方;于患者手边放置呼叫器,以使患者发生意外时能及时呼救;加强夜间巡视。②感染及压疮:仔细查看并分析患者血常规检验结果,并做好感染预防准备;定时为患者清洁口腔,保持口腔卫生;嘱女性患者定期清洗会阴部,以免发生阴道炎,若患者存在行动困难,则可由护理人员协助;指导患者适当活动肢体;定期帮患者清洁皮肤,并换上宽松柔软的衣物;指导并帮助患者变换体位,如有需要还可帮助患者进行背部按摩。③水肿:每日定时测量患者体质量、腰围、腹围及液体入量;建议患者采取少量多次的饮水方法,并限制患者每次饮水量;针对病情较重患者可以静脉滴注方式给予清蛋白、利尿剂或类固醇类药物;注意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并及时帮助患者变换体位。④拔管:针对意识模糊、易暴易怒患者,应于拔管前行约束措施;嘱患者家属加强看护,以免患者无意识或因心理因素而排出尿管、胃管或静脉置管。⑤内瘘:避免患者造瘘肢体受压或行剧烈运动;提高护理人员操作水平及技术,加强进针准确率。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安全事故的发生情况,包括摔倒、感染、水肿、压疮、内瘘血肿、内瘘出血等,并比较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安全事故的发生情况

观察组安全事故发生率为13.16%,对照组安全事故发生率为4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安全事故发生情况比较[n(%)]

2.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

观察组住院时间为5~3 6天,平均住院时间(21.6±3.2)天;对照组住院时间为6~52天,平均住院时间(29.3±2.9)天。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328,P<0.05)。

3 讨 论

伴随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肾功能会逐步退化,肾小管细胞也逐渐萎缩,肾小球血管、肾血流量及肾单位数目都将慢慢减少,这就是老年人肾脏代谢功能明显减弱的原因[1]。老年人肾脏代谢功能减弱会导致其发生肾脏疾病。现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肾内科疾病已成为老年患者的重要致死病因之一。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我国普通人群患有慢性肾脏类疾病的发生率为10%~13%[2]。而据相关研究显示,肾内科疾病的致死率在所有老年疾病当中所占比例高达35%[3]。

肾内科疾病的病程长、病情复杂,在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所使用药物种类繁多,且治疗周期长,更加大了护理的难度和风险,治疗期间常有患者出现摔倒、坠床、感染、水肿、拔管、内瘘等安全事故。另老年肾内科患者具病死率高、并发症多、病情变化迅速等特征,再加上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患者的病因也有所不同,且无典型临床症状,致患者预后差[4]。为此,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给予老年肾内科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治疗及康复具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5]。

本文针对38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主要包括摔倒或坠床、感染及压疮、水肿和内瘘等。为患者实施全方位的安全性护理措施,使得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安全事故发生率大大下降,有效提高了患者的安全及生存质量。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单纯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加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其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明显更低(13.16% vs 42.11%),且平均住院时间更短[(21.6±3.2)天 vs (29.3±2.9)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常规护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治疗及护理配合度和积极性,而针对性护理干预则从根本上减少了患者发生安全事故发生率,使得患者处于一种安全、舒适的环境下进行治疗,有利患者康复,同时也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对老年肾内科患者行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患者的安全事故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安全,有利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1] 逄艳丽.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肾内科患者安全护理方面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333.

[2] 季淑梅.护理干预对老年肾内科患者安全护理方面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14):255.

[3] 陈超芳.浅析护理干预对老年肾内科患者安全护理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2):1514-1515.

[4] 陶 佳.护理干预对老年肾内科患者安全护理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8):219.

[5] 卢秀芬.护理干预在老年肾内科患者安全护理方面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10):189-190.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23.41.02

猜你喜欢
肾内科内瘘住院
妈妈住院了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肾内科的应用分析
高频超声监测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的价值
分析精准化干预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的技巧与护理方法
能级对应原则在肾内科护士分层次使用中的应用
肾内科医生:我们为什么建议每个人做尿检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两种治疗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穿刺镇痛效果比较